《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以赛亚书2
(2015-06-10 23:45:30)
标签:
基督教张恩弥赛亚以赛亚书大卫之约 |
分类: 青橄榄—讲章分享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以赛亚书2
《荒漠甘泉》1月11日
“你们的神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赛40:1)
安慰和供给安慰,这是以赛亚先知所负的使命。世上充满了需要安慰的人,可是如果你要作一个安慰使者,你自己必须受过训练,否则不足胜任。这种训练的代价极大,因为,你必须亲身尝过那种使人流泪流血的苦楚。这样,你自己的生活可能就会变成一间病房,在那里你可以学习安慰的艺术。你自己必须先受伤,当那位大医师替你洗涤,消毒,抹膏,包扎创伤的时侯,你就可以学习初步的救护。你是不是正在希奇为什么你目前会经过一阵特别的忧愁?等到十年以后,你才会明白。那时候你会遇见许多人受你从前所尝过的痛苦。你可以见证你怎样从前和他们同病,怎样得着医治;把病情说明了,照着神从前包扎你的方法敷上一点止痛油。那时侯,你会明白为什么你从前受这许多的苦楚,你也会感谢神所给你的训练和替你预先储蓄在你生命中的经历。◆例:护士
芬妮.克罗斯比是教会历史上闻名全球的盲眼诗人,写过很多优美的诗歌。当她讲述她童年,如何因医生的误诊而导致失明,她曾经这样说道:「这个错误令那个医生一生遗憾。诚然,这个不幸可能是因为那个医生的过失造成的,但是,神却是不会弄错的。我真心相信神的心意是要我在黑暗中生活,以致我能更懂得唱诗赞美他,并鼓励其他人颂赞他。」
神安慰我们,不是要我们享受安慰,乃是要我们作安慰的使者。——乔怀德
以赛亚书犹如一部小型的圣经,圣经分成新约与旧约两部份,以赛亚书也明显的分成神的审判与神的安慰两大主题,恰好与新、旧约互相呼应,例如:
1.以赛亚书第1~39章:本书的开始,是神责备人的罪为开始,同时预言公义的君王将要来临,而以色列赎罪作为结束,充分的把旧约的特质──神公义的审判表现出来。
2.以赛亚书第40~66章:以基督的先锋为开始,以新天新地的实现作为结束,充分的显示新约的特质──救恩的成全,是神安慰苦难中选民最佳的礼物。
在这一大段中,神让以赛亚先知看见选民被掳至巴比伦以后更远的事,就是被掳归回以及接着弥赛亚两次的来临,将带给世人更伟大的拯救。虽然先知当时所处的世代仍是黑暗,百姓也充满悖逆,但是先知敏锐超越的眼光,能透视神救赎的计划;在这一大段的预言中,他似乎已经看到神救赎选民离开巴比伦,因此他为以色列的复兴而欢欣鼓舞!
一.《以赛亚书》的信息(2)(40~66章)——神的安慰
从第39章翻到40章,我们仿佛完全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不同的时间、地点、情境。这部分主要的主题是宣告神惩罚的结束,神为了被掳之民要实施拯救的恩惠,以及按照神的话语要进行恢复。40~66章是一极美丽的诗歌,共二十七章分三大段,每段九章,而前二段均以“恶人必不得平安” 〈48:22;57:21〉为结束。这句重复的话不仅把本大段分成三个段落;同时也把本大段的主题「神的安慰」显明出来,因为公义的神借着审判,要去掉一切的罪恶,但是在审判之前,神显出祂慈悲怜悯的心,借着基督道成肉身,为世人担罪,使信靠祂的人因着救恩大得安慰,而不信的人必定沉沦,不得平安。此段作者透过被掳后的情形,来释放出神是安慰者的信息,预言选民将来会归回及要受之祝福。
1.
在前三章论及谁来救赎?首先提到神是救赎者,他是创造主也是救赎主,神救赎的大能不容置疑,因此神藉先知指出,祂要透过外邦君王来拯救选民脱离巴比伦,这是人无法测透的事,对今天的我们来讲,这是一个已在历史上应验的预言,让我们更深信祂进一步的预言,借着祂的仆人要成就一件新事,就是使万国都能承受救恩。
接着先知在第43~45章指明了救赎的应许,并且借着圣灵及仆人的工作能成全救赎的大计。先知再以古列的受膏及统治预表基督的救赎,以选民被救脱离巴比伦预表末世的教会信徒必脱离败坏的世界而蒙恩。
先知蒙神差遣,传神安慰给百姓。很明显,先知的眼光是跨越到选民被掳的时代/或是说被掳时期的先知特别提到的,那时神的百姓国破家亡,骨肉分离,沦落异邦为奴;现在先知预告他们必能复原,归回故土,并且发出安慰的信息。先知强调神的安慰来自神的伟大。40:1神重复命令以赛亚要“安慰”百姓,可知神充满对犹大百姓的同情与怜悯。神的心非常着急,希望快速搭救他们。 这时读者已进入巴比伦的兴起时代,世局大不如前,犹大国步入亡国之路,此时此境,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神藉先知的口,带安慰的信息给百姓,可见神的爱深不可测,神的恩出人意表。
神好像在说:“我的百姓啊,你们都受安慰吧!”接着说,“争战的日子快结束了,罪刑已满了。”选民将从巴比伦,得释放归回,太平盛世在望。神再三吩咐先知对耶路撒冷说出神的安慰。这安慰分别表现在七种安慰之上:
(1)41章以色列的圣者带来的安慰——他自己在东方兴起一人(41:1~7);神自己帮助其仆人以色列(41:8~24)使选民从苦境转回复原,在北方兴起一人(41:25~29)(于东方、北方都是兴起古列 这位耶和华的受膏者)
(2)42章耶和华的仆人带来的安慰;
(3)43~44章以色列的归回带来的安慰;
(4)45章神的受膏者古列带来的安慰
(5)46章巴比伦偶像之坠落带来的安慰
(6)47章巴比伦衰亡带来的安慰
(7)48章以色列受管教后回转带来的安慰。
◆最后以色列的安慰者:弥赛亚,赛49:5~26,使安慰最终达到高潮。
2.49至57章专论神的仆人──基督(罪孽得赦)
首先在前三章论到祂要施行救恩,是由于选民之国在扮演「神的仆人」的角色上失败了,因此祂要唤醒以色列人认清「选民」身分的尊贵,在自觉之后当努力,成为复兴神国的核心。
接着第52~54章以神的义仆基督为典范,我们要效法祂的舍己,成为多人的赎价,使神与选民的关系重新建立起来,如同夫妻破镜重圆。此时神的国已成为普世之国,不再是以色列人所独享的。
在第55~57章指出仆人的救赎带给信靠祂的人满心喜乐,灵里享有真正的安息。但是蒙救赎的人必须「行事为人」与「蒙救的恩」相称,在各样的事上表明是得救的人。
3.58至66章论及神的救恩如何使地上万族都得见祂的荣耀(百姓加倍的刑罚已完结了)
在前三章说明救恩的显明,是借着蒙恩的人表现出敬虔的信仰生活及公平待人的处世方法,来发出主荣耀的光辉,使黑暗所遮盖的大地都得见真光,并且接受真光。
在第61~63章,指出救主基督亲自显明祂就是真光,祂被神的灵膏立,把好信息传给谦卑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祂的公义如光发出,为神的选民施行拯救,击退仇敌,建立耶路撒冷成为可赞美的城邑〈即属灵的教会〉,使全地的人都能归入,享受永远的荣耀。
在第64~66章里,先知由回顾过去的历史之后,又看到未来神大显荣耀的景象,心中对于主的大爱感念不已,但是当祂面对现实的环境,看到百姓仍然背逆,先知就献上恳切的代祷,愿神裂天而降,为神的百姓广施怜悯。神给予先知祷告的答复,指出百姓受苦的原因,同时借着异邦的蒙恩,激动那背逆的以色列民发愤悔改,使神普救万民之目的得以达成,并且蒙恩的人得以在新天新地与神同住,分享神国的权柄及荣耀。但是对于那些悖逆不顺服的罪人,神必在火中降临,以火和刀施行审判,罪人将会永远沉沦。
第一,核心信息似乎是60~62章的救恩宣讲。核心信息的前后是百姓没有神的亮光(59:9~10)和神的赦免(11~15)的抱怨和对神的启示的祈求(62:15~64:12)。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在语境中而不只是犹大。蒙救赎的选民要持守公义和公正,要守安息日(56:1~2;58:13~14);必须弃绝贪婪和不诚实(59:1~8);敬拜中的亵渎行为必须清除(65:1~7)。
第二个强调的重点是神的主权是对万邦万国的。
第三个强调的是救恩的应许是针对忠贞到底的百姓的。
第四,新的年代,神与百姓的关系更加的紧密
第五,这一部分(58~66)只是前两个部分(40~48;49~57)预言的部分成就。因为余民在政治上还没有独立性,物质匮乏,信仰混杂。这个时候顺服对于百姓尤为重要。
以赛亚先知在四十至六十六章的预言是遥指犹大国被掳之后的事,文中所描述的似乎是先知自己经历被掳后的事,其实这些事在以赛亚先知时代过去很久很久之后才发生,其实被掳而归回之事发于以赛亚之后两百年左右。
二.《以赛亚书》的重要思想:
1.本书的上帝观:
(1)以色列的圣者:
这个短语在《以赛亚书》中出现过25次(其中1~39章12次, 40~66章13次)。在《旧约》其余书卷中这个短语只出现过6次(王上19:22;耶50:29;51:5;诗71:22;78:41;89:18)。
对以色列圣者的道德认识,可能是主前八世纪先知的一个共同特点。以赛亚先知继承了以色列民传统的圣洁观念,并且认为人们应该把对上帝的圣洁信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到了主前八世纪,当时的祭祀已经变成了虚空的形式,人们提及“不洁”一词的时候,只会想到礼仪或宗教礼节上的不圣洁。此时以赛亚先知领悟到不洁不是因为不遵守礼仪,而是没有听从神的话,人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与神的恩宠隔开。所以在人道德上败坏所遭受的刑罚,必定是出于神的圣洁。所以在圣殿异象中,他向神认罪说: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6:5)。耶和华差派撒拉弗用炭火洁净他的嘴唇,肯定了以赛亚对神的认识。耶和华所期望的,是他的子民有正确的行为。如《赛》1:16~17所言:你们要洗濯、自洁,从我眼前除掉你们的恶行;要止住作恶,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辩屈。
(2)耶和华是独一的主:
虽然在十条诫命中明文规定“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但以色列民进入迦南地后仍然没有停止多神崇拜。
在先知以赛亚生活的处境中,亚述、巴比伦等外邦帝国兴起,神的选民接连为外邦所胜,这引发了一个严重的神学问题:耶和华是不是比亚述、巴比伦的神更软弱?加之亚述人、巴比伦人习惯于把战败国的神从他们的圣殿带走,以此象征自己的神是最强大的神。这也更让当时的百姓痴迷于多神敬拜,对于这种神学难题,以赛亚先知清楚启示出神是能行万事的一位。他强调神是掌管万国(赛17:13)、天地(赛66:1)、人的思想(赛55:8~9)、时间与变迁(赛31:2,41:4,46:6,48:12)的宇宙万物的独一主宰,亚述只是神手中的杖(赛10:5),用它来惩罚以色列,在不久的将来,神必定会惩治骄傲自大的亚述(赛10:12~13)。万军之耶和华,必为百姓成就大事!在作者的信仰中,耶和华不单是以色列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他更是控制列国的主人(赛40:11~17);他是创造地极的主(赛40:28~29)。
(3)耶和华为救赎主:
“救赎”一词在旧约圣经共出现122次,有26次是用在《赛》中。以赛亚鼓励被掳的以色列民,他们所信仰的上帝是“以色列的救赎主”(赛41:14),他会令他的子民得胜(赛48:17),他们要与耶和华一同欢乐(赛41:14~16);对于困境中的百姓,他发出恩言,“你们是无价被卖的,也必无银被赎(赛52:3)。”
2.人与上帝的关系:
(1)耶和华的日子:
在以色列民不健全的宗教生活中,有一种十分错谬的观念,他们的乐观认为耶和华的恩惠,是看在他们曾与上帝立约的关系上(出19:5~6)。针对这个错误的观念,先知以赛亚发展了传统观念,明言“耶和华的日子”不但是赐福的日子,也是审判的日子,而审判的不只是外邦人,也包括以色列民,从此可让我们看出先知对神普世观念的认识。“必有万军耶和华降罚的一个日子,要临到骄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为卑(赛2:12)”;“耶和华的怒气向他的百姓发作,他的手伸出攻击他们,山岭就震动,他们的尸首在街市上好象粪土。虽然如此,他的怒气仍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赛5:25)”本书中多次论到“那日”,或“必有一日”,或“末后的日子”,或“耶和华的日子”,“上帝报仇的日子”,或“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等,所指的就是终末要来的事。本书1~35章中,差不多每个大单元都附载了末世论的应许。这终末要来的事,就是上帝要惩罚恶人,除掉罪恶,重整世间秩序而创造新天新地(赛65:17~25)。
(2)大卫之约:
大卫之约的本质上是神救恩的应许,要透过大卫的国而成就(撒下7:2~16),这个约里面提到大卫的家和国必永远的坚立。以赛亚对约的认识是:犹大必须信靠神,并且要单单信靠他(赛26:4),这样,神就会保守信靠他的人全然平安(赛26:3)。基于这个原因,先知反对犹大君王当年所采取的靠埃及、靠亚述的外交政策,反对以色列民寻求人的短暂帮助,也反对他们暗地里与埃及(赛30:1~2)或与巴比伦(赛39:5~6)结盟。他认为这些计谋是背信弃义,并且是抗拒神的,是不再忠于神永远的约的表现。他警告说,他们这样做只会带来全地荒凉(赛24:5),而这正是主前701年西拿基立的攻击所做成的。不过,当亚述执行了他刑罚的职责,并且变成亵渎神的时候(赛36:15),以赛亚就转变了,要求以色列民抗拒亚述,并且宣告锡安必不会遭难(赛37:21~25)。
在《以赛亚书》40~66章中,以赛亚把约人格化了,且成就在“耶和华的仆人”身上,这可说是旧约启示的一个高峰。耶和华对他说:“我要使你作众民的约(和合本把‘约’改译为‘中保’,以小字指出原文为‘约’),作外邦人的光(赛42:6;49:8)。”在(赛54:10),先知表明,他藉“这仆人”为以色列民所立的约是“和平的约”,在稍后的(赛61:8)中,先知进一步宣称他要与百姓立“永约”。
(3)耶和华的仆人:
“弥赛亚”希伯来原文意为“受膏者”,其希腊文音译为基督。从《诗》105:15中,我们可知弥赛亚最初泛指“所有具备属灵恩赐的人”。后来以色列民众因着大卫王朝的衰落而产生沮丧,进而把希望寄托在对未来的的盼望上,此词也渐渐专用于指以色列将来的拯救者--弥赛亚。先知以赛亚对弥赛亚也充满盼望,他清楚地告诉百姓,弥赛亚不但是与人同在的“以马内利”(赛7:14),他也被视为与全能神等同(赛9:6),其名号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11:6)。”
在以赛亚书40~66章中,为了对被掳巴比伦的百姓传达最适切的盼望与安慰的信息,拯救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因此作者对弥赛亚的身份有新的看见。在《以赛亚书》40~66章中,有些特殊的章节,它们是《以赛亚书》42:1~4;5~9;49:1~6;50:4~9;52:13~53:12,传统被称为“仆人之歌”,若把这些诗歌从上下文中分离出来,也不妨碍其连贯性。
这位蒙拣选的仆人,不仅要带给以色列民救恩,更要成为外邦人的光。末了万国要来俯伏敬拜他(赛49:7)。这位仆人在高升以前(赛52:13),要先经过受苦和死亡,以此来代赎罪孽。这位仆人从近期来看,是指古列王,因为神已指定他为牧人(赛45:1)。然而从神要藉这仆人的死为赎罪祭来应许以色列民将有更大的复兴来看,这仆人是远非古列所能承担得起的,关于这仆人的应许,只有在弥赛亚身上得应验。
三.《以赛亚书》对当代教会的启示
以赛亚虽然是旧约时代的先知,其预言也是对以色列选民发出的。但是,他所预言的一切对于新约时代的教会依然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通过以赛亚对以色列选民所犯罪行的谴责与警告,我们看到作为末世的基督徒如何在黑暗悖逆的时代中作光作盐,面对世界中的罪恶时,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回应态度。正如,以赛亚先知那样,所发出的预言不是为了讨权势的喜悦,而是站在一个公义的立场上向罪恶发出挑战。
在末世的时代中,教会也要抵制各种罪恶,不可远离神的应许与救赎。因为,末世的世代仍然是一个充满盼望的世代。在这个世代中,我们看到神通过先知的预言所应许的新天新地正是一个美好应许的实现。
所以以赛亚先知的预言对今天的教会来说依然是有劝告、安慰、应许与盼望的意义。因为耶稣基督的降临己经将这应许实现出来,并且将来还会继续成就!
结语:
因此,在被掳巴比伦的历史背景中,以赛亚预见到从被掳之地回归和王国的重建。可是,他所见的远远超越这些而达未来的弥赛亚世代。这位要来临的弥赛亚将会是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的受苦仆人,因着他的受苦,我们的伤员得到医治。并且,他也是那位将会引进新天地与新秩序的神仆,在那时整个被造界将重归完全的和谐。
由当中的预言让我们明白犹太人所盼望君王式的弥赛亚,原是借着仆人式的弥赛亚——耶稣基督,他道成肉身,为世人受苦并受死,被钉于十架之后,复活升天得荣耀,成为君王式的弥赛亚,他借着圣灵统治他以宝血所救赎的教会,时候将到,教会要在主荣耀的凯旋之中,得胜仇敌,被接回天上,成为新耶路撒冷,让被赎的人享受永远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