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食新煮义

(2007-11-12 17:19: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胃口没^文化--吃与喝
  前一阵子,《绿色空间》栏目的几个同事来找我,帮他们策划一个关于吃的系列节目。吃了他们几顿饭,也出了一些主意,我以为这事情就这么完了。但上个月,他们把文案写了出来,又来找我,希望我做这个系列的谈话嘉宾。就是坐台啊?这我几年前干过一段儿,曾经给我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过严重的摧残,甚至让我怀疑人生(延伸阅读《哪位同学到台上来?》)。但经不住他们几次三番的忽悠,比如我可以借机宣传《森林之歌》啦,还称我为美食家什么的,靠,我晕糊糊美滋滋就把事情给答应下来了。
 
  后来想想,美食家我根本算不上。
 
  我说过一段话,自以为很牛逼:“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门上的锁一直紧闭,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对很多人来讲都是如此,小时候的食物范围样式基本确定了,长大后走到天涯海角也难以更改。就像苏东坡,比大脸猫还爱吃鱼,曾经试着春江水暖,看着蒌蒿满地,流着哈喇子得出“正是河豚欲上时”的结论,那是他最喜欢的。然而,晚年他被弄到海南特别行政区支边,儋州那地方,马鲛、乌鲳、石斑……都是上等的海鲜,可苏东坡却写下了“病祛腥咸不买鱼”的话,这不是老苏闹小孩子脾气,他喜欢的是河鲜,海鲜不习惯的说。
 
  一般人都会有苏东坡这样的情结,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和游历,一直有陌生的食物在门外徘徊,有时我们会接纳其中的某种食物,我们的那扇“门”也就留下了一个缝隙,有点咣里咣当。还有一种人(如沈老大),他们游历得范围太广,接纳的食物种类太多,尽管锁也没打开,但门已经像破鞋一样千疮百孔了--这种人,我们通常称为美食家或美食评论家。 
 
  前两天公映的《美食总动员》,小米最后给那位苛刻的美食评论家做了一道Ratatuille--就是片名的那道菜--应该翻译为普罗旺斯乱炖,食评家当场颓了,坐着时光隧道的和谐号列车,迅速回到了童年,见到了久违的娘亲……可见,再操蛋的美食家也有解锁的心理需求。
 
  扯远了,回到节目预告,《美食新煮义》这个系列是半个月前录制的,具体的内容介绍可以看《绿色空间》的主页,播出时间为CCTV-10,每晚19:37,从今晚一直到周五天天有,次日7:20和14:30重播。值得显摆的是,为了显示我人缘比较好,会做菜的三位美女--阿米、苏苜蓿、王小星会在我这片老绿叶的衬托下隆重登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