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号

(2007-10-28 17:05:17)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最近,小孟姑娘受到老王鼓惑,见天儿上班之前,会在大门口买两注彩票。
 
  两注彩票不过四块钱,但到达办公室后,小孟总会和老王切磋几分钟那些乱七八糟的数字。作为电视台的制片,他俩自然认为,像彩票这种靠数字发大财的机会,绝不会属于那些出差永远对不上帐的编导和摄像,进而经常探讨万一中了奖,那么傻多傻多的钱如何处理。
 
  办公室一共三个人,老王和小孟说得热闹,老康则在一旁一声不响。终于有一天,小孟中了个五块钱的小奖,激动地对老康说,快了快了,开始有资金回笼了。老康哦了一声:“别指望挣钱,那钱是你回报社会呢。”见小孟不以为然,老康拉开抽屉,拿了一沓子纸票--足彩体彩双色球应有尽有。“猜猜,这点儿值多少钱?”小孟鼓足勇气从二百、五百、一千、五千一直往上猜,老康摇头,又摇头,又摇头,总说再往上猜,小孟不敢猜了。
 
  老康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十几年前,听别人说“要想富当剧务”,他于是来了电视台。但不幸的是,老康没赶上好时代,又不是电视剧或者文艺晚会剧务,所以光勤劳了没能致富。有彩票之后,他迅速成为坚定的掺乎者,从单注到复式,全栏目就数他热情最高,尤其是广经中心一小摄像中了五百万的消息传来,老康连梦话都完全转移到以彩票建设为中心了。
 
  老康五大三粗的,但心很细。我属于那种买股票大跌打麻将点炮的主儿,自己知道没戏,跟他买过几次彩票,也就是凑凑热闹。有一次我自己选了十五个号码,组了十注,结果,开奖居然没有一个号码沾边儿!白卷!这也够神的吧?我自己拿这事儿开玩笑,没想到,两天之后老康悄没声地拽着我去彩票点,买之前,他很认真地让我先选十五个号,他自然选的是我挑剩下的。见了鬼,那次他依然没中,倒是我中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五十块钱。
 
  老康有个闺女,大名康思睿,今年四岁。去年有一阵儿,思睿经常闹病,老康于是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现在看病贵,药也贵,“靠,才住两天院,就九百块钱,” 老康有点上火,“都够买一个3D复式的了。”据说这样的复式彩票老康也买过几回,但大都打了水漂--打水漂还能听声儿呢。
 
  邯郸农行那俩看金库的糗事儿见报后,老康被刺激大了。五千万都这么没影儿了,更何况……“权当给全民健身和福利事业添砖加瓦吧。”老康安慰自己。可巧,那天他家的胡同里,正换健身器材,因为场地还不够平整,思睿被居委会的给劝回家来,老康一听当场火了:“不行,思睿,去告诉他们,那些玩意儿是你爸出钱换的,看谁敢拦着?”
 
  我们都以为自此老康和彩票绝缘了,但据小孟说,康老师每次照样买,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一来他再不声张,改地下了;二来他永远只买两注,而且是相同的号,雷打不动--用他的话说这叫“养号”,慢慢养着,就和你们养狗养鸟养花一样,是个念想。“千万别让我逮着,一注可是五百万啊,哼哼。”老康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多。
 
  闻听此言,我第二天真的悄悄观察了一下老康进办公室的样子:他先看了看四周,慢慢地拉开抽屉,把那张价值四元人民币的小纸头庄严地放进去,关上抽屉,上锁,然后嘴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疑似人民币一千万的微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碗汤的乡愁
后一篇:两个小段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