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口舌没^纪律--想到说 |
几天来,没什么事。
每天坐在电脑旁,但也没什么心情更新。
每自比蓝领工人,苦力。
在遇到大地震这样的最需要表明我在现场的时刻,却只能在办公室眼馋别人的图像。
心里失衡,特别愿意挑别人的毛病。
当然,人家拍新闻的,难免仓促。
但我知道,震区的摄像机已经摩肩接踵了。
大把的纪录片人在那里挥汗。
最可恨他们还会打电话来闹心。
“我在都江堰,目所能及的人像极了小川伸介镜头里的面孔……”
“我在拍一所医院,正按照怀斯曼的风格进行记录……”
“再给我讲一遍那个片子,吴乙峰拍的台湾921地震,我看看能不能借鉴?”
……
感觉最近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劳伦斯、伊文思全都在中国附体了。
羡慕的不行!
每天激动同时郁闷着。
只能把自己的一些转瞬即逝想法打电话告诉在前方的人们。
这些想法有的已经落实到了电视屏幕,
有的估计也被记录到了磁带上。
心稍宽。
绝没有想到的是,
两天前,任务来了。
领导要求《见证》拍一个关于地震的纪录片。
听到这个消息,我有点傻。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最难熬、最揪心、最宝贵、最改变命运的时间段已然过去,
用韩寒的话说,演艺界人士都在纷纷赶赴成都准备秀呢。
我们去干什么?
连续两天,N个策划会。
本来觉得主意蛮多的,这会儿怎么一头雾水?
曾经心仪一个少女,你夜不能眠。
但命运无常,时过境迁。
现在她来到你身边,却已人老珠黄。
造化弄人。
简单做了一个方案,领导迅速通过。
见证一半以上的人员明后天即将开赴四川,
节目的具体方向只有一个粗线条的计划,
更多的细节需要到那里落实。
车辆、证件等等后勤保障都更是空白。
前景不明,摸石头下水先。
如果您对这个节目有什么方向性的建议,
或者掌握一些第一手的影像资料,
或者可以提供某些拍摄线索,
或者能在当地给我们提供方便。
请在此处留言,
或给我发邮件 hizi1788@163.com
不胜感激!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有可能您提供的拍摄素材或是线索不能立即和观众见面,
但我们还是会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
并且作为文献保存。
我服务的媒体叫中央电视台,
它的播出有自己的原则。
另:
今晚七点,
《森林之歌》校园巡映及主创人员交流活动第四站。
地点:北大英杰交流中心
欢迎捧场。
待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