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其他 |
去年的父亲节那天,我收到了一大堆祝福的短信。
哦,原来还有父亲节这事的。感叹之余,随手挑了其中的一条,发给了我爸。过了一些日子,我妈妈对我说,那天,我爸收到我给他发的短信,看到“父爱如山”几个字,就哭了。我赶紧解释,那不是我写的,只是转发别人的短信……但很快我就觉得这个解释非常无聊--那个短信起码不是违心的吧?
所以今年我早就想好了,为了让老人过一个平静健康的革命化父亲节,我绝不再转发任何非原创短信,请他老人家吃顿饭在我看来更实惠一些。
没有想到的是,周六那天,陈乐给了我一个信封,收信人是我,而且规定只有父亲节才许打开。我知道那是给我的信,我会不会像我爹一样泪流满面呢?很期待。
第二天,当着乐乐的面,我打开信。“亲爱的爸爸,这是我第一次写信,就写给了您,您可不要得意哦……”瓦!溜溜的五百字。末尾署名是“崇拜您的乐乐”。看得出,儿子费了大劲了,使用了很多成年人的用词(后来知道学校的语文老师还帮他润色过),而且卷面工整得令人发指,和平时的作文有霄壤之别。把信读完,心里有些温暖,又读了一遍,预想的涕泪沾衣效果还是没出来,不禁对自己有些失望。什么原因,一时也想不明白。
父亲节的中午,请我爸妈撮了一顿之后,乐乐就要去玩滑板。那天北京很热,直到五点来钟,乐乐才像打开笼子的鸟一样冲了出去。乐乐滑板技术进步很快,已经能自如地走八字、绕小圈儿了。看他在广场上风驰电掣,我不仅很快忘记了前几天他考试不理想的事情,而且像狗仔队员一样追着他拍照。拍完了还要打开回放,逐张询问,这张可以上博客吗?因为在乐乐的信里,伊不希望我再写他的“糗事”……亏他还会写这个生僻字。
孩子体力好,我几圈儿就跑不动了,坐在树荫下吐舌头喘气儿,远远地看着他。这时候,上午的问题我好像想明白了。我自己小的时候,能够接触到的人和事都非常有限,对世界的认知大多从我爹那里得来,所以他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到我的一生。我爹也正是为了言传身教,首先要“日三省吾身”,把自己弄得很累,直到现在都这样……而现在的孩子信息源太多,怎么可能要求他们只相信父母的话呢?就像前面的那封信,差不多是学校作文的惯性在起作用,观念还是三十年前的,而且太成人化了。
想到这里,我准备跟儿子好好谈一谈。比如我想说,其实啊,我俩是最好的朋友,我不希望在这种信里把我称作“您”,太见外了。还有,我都一把年纪了,别再给我提这样那样要求,爸爸是有缺点的爸爸,你长大了比我强就行。还有,你现在挺棒的,学习这件事啊,差不多就行了……嗯,等他再滑过来就这么说。
然而,等儿子真的到了面前,话却说不出口了。 吭哧了半天,说了一句:“儿子,该回家了,还有两个单元没复习呢……”说完了,我真想抽自己。
前一篇:饭否鸟
后一篇:黄氏语文第三季(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