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报道:PMI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这是好消息,其中释放了中国企业家对未来具有信心的积极信号。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数据,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增加至19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2020年11月份,制造业PMI为52.1%,这是中国抗疫成功,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持续的标志。 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7%和53.9%,分别高于上月0.8和1.1个百分点,均上升至年内高点,且两者差值自6月份以来逐月缩小,表明制造业供需循环持续改善,复工复产复市复心效果显著。 与抗疫相关及线上办公产业有关的高技术的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6%,位于较高景气区间,由此推动了相关产业链之制造业总体向好。 进出口景气度也在稳步回升。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均为年内高点,且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保持逐月回升走势,我国进出口持续恢复向好,特别是抗疫物资出口持续向好。 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52%和50.1%,高于上月0.4、1.4和0.7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上,民企代表中小企业景气相对较弱,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占比为42.3%,助企纾困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显现,但仍需加强。相关调查看,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要继续增强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 智本创新论五元运行模型认为,企业家信心指数持续上升到50以上,是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的前提。经济恢复增长,如果内需能够同步扩张,促进业绩恢复增长,将带动投资者信心增长(权益基金同比增长60%以上,中小投资者已达1点7亿户),信心增长带动估值回升(以工行为标志),估值回升推动政策红利扩大,政策红利扩大推动股票供需两旺。 因此,只要货币不出现紧缩而是配经济复苏扩张需要放水,企业家信心提升或可转为投资者信心指数提升,最终引入更多的资金入市,共同筑梦中国牛市。 能否如此乐观?还得看信用债风险链对市场的冲击波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