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0213智本创新:用国学智慧考察中美关系(管理创新)(13)

(2019-02-13 15:37:02)
标签:

财经

股票

文化

分类: 智本国学

智本创新:用国学智慧考察中美关系(管理创新)(13)

 

问:根据您的智本创新理论,品牌创新是中美商品、货币、资本之间价值转移的关键,但关键的关键,是智本型的管理创新,包括国家宏观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创新。西方经济学,认为政府行为是看得见的手,是对自由市场运行的干扰,因此不会创造价值。

请问:如何通过智本创新理论,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协同的?或者您认为,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协同作用?

答:智本创新理论来源之一是国学。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发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协同作用,古老的国学智慧中已经有答案。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三章)中提出了宏观治理和企业管理原则:“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宏观经济治理和微观企业管理都要遵从价值规律之道。宏观经济治理要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新境界,宏观政策决策者遵从价值规律、无为而治的原则,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政策执行者要守住政策边界,不造作生事、不无事生非;政策实施者内心安逸宁静,不设置自身的利益红利,对内放水养鱼,藏富于民,保持政策稳定,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才能稳定预期,提升无风险收益,即可以发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两手作用,实现高效率、高效用与高效益的统一。

因此,现代经济运行中,宏观经济治理要把握好三个维度:

一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宏观经济治理,重点是遵循价值规律即无为而治,比如货币政策上不随意加酸辣粉(SLF)、麻辣粉(MLF),财政政策上轻徭薄赋,尊重企业家的创造性,发挥价值规律的最大作用,即正常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放权让企业、让消费者自己去玩,即压缩、收敛宏观经济干预的范围,尽量将经济生活正常化市场化。同时,由于人性缺陷的存在,价值规律运行过程中,市场失灵的情况会出现在,宏观管理力量聚焦于国防、安全、司法、保障、医疗、救济等公共或公益服务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正常环境,对市场失灵进行较正,为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创造平安的环境,打击违法乱纪、改良社会风气、净化市场风气。

二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最好的宏观环境是合乎价值规律的政策稳定,政策稳定,预期就稳定,稳定预期,有利于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增加信心。要稳定预期,就得简政放权,让消费者自主、自立、自富。因此,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宏观经济治理明确权限、确定行为边界,即“有形之手”只有在自然失灵、社会失灵、市场失灵之际才出手。

三是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宏观政策是对社会、对消费者对市场的一种要约和承诺。如果政出多门,如果政策多变,向市场作出了矛盾的或者无法兑现的承诺,这些政策(承诺)如果太多就不容易兑现,如果政策(承诺)出现矛盾情况,市场就会无所适从。宏观政策顺应市场,敬畏市场,尊重市场,无为而治,即提前知晓经济运行的未来轨迹,从最初出现困难萌芽状态即细小的地方就做好预案,从而不会将经济向下发展到不可挽救的时候才去挽救。宏观经济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经济数据细小变化之时就纠正之,不是出现了危机才花大力气去弥补困难或者失误。

为此,从宏观治理上看,需要做好下列工作:

一是战略制定上无为而治。国家宏观战略目标明确,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不随意更改制度、政策、机制。政治清明、“无为而治”,平等地对待所有企业,一切以公正的法律为准绳,保护正当利益,禁止非法行为。

二是战术管治上细处着手。现代国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甚至危机。这些矛盾、冲突与危机,有些是外部强加的,有些是内部处理不当引发的。无论是外部强加的,还是内部引发的,开始时候可能是小事细事,如果能够从细微的变化中,推断出未来可能的趋势,及时做好预防,就可能将困难或危机在开始时预防好,解决好。

三是诚信建立上防范风险。国家既然是全体国民的信托代表,承担了全体人民的信用的寄托与希望,也是社会信用的标杆。因此,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机制代表了国家向人民做出的信用与承诺,如果政策、制度、法律、机制稳定,代表了国家的信用稳定,企业也好,居民也好、国际资本也好,对国家发展的预期就稳定,风险因素就下降,国家的信用评级就会上升。国家的信用评级直接关系到国家或一国企业在国际融资的成本,融资成本事实上是一国与他国进行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地位与力量比较问题。

从企业视角看,要通过管理创新创造价值,需要做好下列工作:

一是战略上无为而治。企业战略上“无为而治”,是指企业要顺应市场规律,遵从市场规律,以市场来检验为企业管理水平高下的标准:凡是市场看好的,得到客户欢迎的,能够提高市场扩容和客户价值提升的产品与服务,就得继续提供,从而满足市场的需要和客户的需求。当然,“无为而治”,还包括客户潜在的但客户未必清晰的需求,这些需求随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会向客户展现出来。企业战略创新上如果能够无为而治,顺应政策创新的要求,顺应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大战略的实现,在一些细分行业上突破,就会促进新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企业也会因此而获得不菲的利润。在现代世界,没有比国家战略更大的战略,如果能够提前预测并顺应国家未来的战略安排,提前在一些技术、市场、管理、产品上进行储备或者创新,就会引导市场、引导潮流、引导出客户的需求。有些企业在创业板相关企业潜伏了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由于他们具备常人没有的战略眼光,提前介入并潜伏于相关公司,当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推出,同时又推出科创板的时候,他们的战略机会顺利抓到。

二是战术上图难于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碰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或者新问题开始时很少很小,不会影响大格局,容易为管理者忽视,量小量变积累起来后,会导致质变。因为,市场上的事情,有现象、有本质,还有决定运行的潜在的规律。现象是变化不定的,本质与本相却是稳定不变的,规律在其它因素干扰下,容易出现市场失灵或市场异相。按《易经》的讲法,所有现象,必有原因,有原因必然有规律可寻,有规律必然可量化,可量化则可以进行系统的预测并知晓未来可能的趋势,包括这些趋势的时空结构。因此,企业管理者如果懂得价值规律,就会在现象变化的初始时,及时掌握小量少数现象后面潜伏的规律或变异,从而提前做好预防,从而可以从容地启动危机管理。

三是强化软硬实力创造利润。做好诚信建设,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打基础。人人心中都存在一杆评判企业是否诚信经营的秤。如果管理者按大道的要求去行事,产品与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生活、就业、消费、享受、发展、尊严、安居、乐业的需要,就会得到消费者信任,企业的市场边界自然得以扩展。诚信已经是全社会的“公益高地”,也是全社会的品牌高地和信用高地,更是企业发展的效益高地。

诚信建立的前提是管理者相信消费者是真正聪明的人,相信消费者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相信消费者具有鉴别、欣赏、处理自己生活与消费的能力,相信消费者是不能被随意忽悠的。因此,真正的聪明管理者,不会自吹自擂,而是将主要精力花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放在如何提升消费者价值提升中,广告宣传实事求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的利益、愿望、期待相对称。管理者的诚信自然而然建立在消费者心中,只有消费者心中认可的诚信,只有建立在消费者口中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品牌。

诚信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企业最大的软实力。如果企业能够做到诚信地推出性价比合适的产品与服务,乐意奉献自己的父母兄弟消费,到市场上也会得到客户的欢迎,得到客户欢迎,才能从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转变,企业效益才能保障。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的管理,就会从消费者的价值提升角度开发产品,提供服务。消费者是讲实惠的,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得到价值提升,就会认同这些产品或服务,无论这种价值提升是在购买、消费、废物处理时,还是在消费、享受、体验过程中,只要感觉到管理者对他好,他就会自觉地成为忠诚的客户。财散人聚,当消费者感受到管理者散财予他时,就会聚集而来,购买消费生产的产品或服务。

管理者如何对待客户,客户也会如何对待管理者。管理者心中有消费者,以消费者之心为心,惠民利民,就会充分调动消费者购买与消费的积极性,就会形成与消费者同命运共呼吸的生命共同体。因此,管理者只要顺着消费者的天然良心,听从消费者的追求利益呼声,按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办事即可。只有适应消费者内心诉求的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形成市场的供应力量,相关的销售行为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衷心拥护。多予少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实惠,需要管理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创造来源于对资源、政策、技术、渠道、市场等要素的重构,通过要素市场的重构,产生新价值,当这些新价值的创造与消费者共享时,新市场自然形成并不断扩展。

管理者要想持续得到消费者认可,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提供品质保障、性价合适、服务满意的产品,又得防止管理过程出现漏洞,即防止上下游供应链或销售渠道中可能出现偷工减料、使奸耍滑、假冒伪劣甚至供应链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可能。在企业管理中,既要有保障发展良好人性的制度空间,又不能让人性中恶之花自由绽放。管理者因此有责任保证不损害他人、企业、国家利益,真正尽到对社会的基本责任。只有既保障产品质量,又尽到社会责任的管理创新,才能持续创造价值,这些企业,不仅是消费者的福气,也是投资者的福气。

诚如是,中国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就能够自立于天下,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也会自然胜出。当然,最大的管理是战略创新的管理,如何制定蓝海战略,这是我们下篇需要重点讨论的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