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行为金融解析之60:道莅天下

(2010-07-31 23:21:20)
标签:

宗教

人祸

《道德经》

圣人

情感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直译:

治理大国就象烹饪小鱼,不能多翻动(否则就翻烂了)。

用清静无为的法则治理天下,所有神灵鬼怪(自然灾害、歪风邪气)就不再作祟、无法兴风作浪了。这并不是说这些神灵鬼怪都不作祟了,而是它们作祟也无法伤害人类。

不是神灵鬼怪不想伤害人类,而是得道圣人不会祸害百姓。只要得道君王不伤害百姓,妖魔鬼怪也就无法伤害人类,百姓免于人祸,则能够避免天灾,则大德与大道相交,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对比:

本章的主题是治理大国之道,就是要“以道莅天下”,则可以避免人祸与天灾。 自然灾害,往往是人祸引起。人祸,往往又是君主兴事多事造事扰民引起。君主多事,则食税多,折腾得百姓穷困潦倒;君主多事,则乐于军事侵略,田野荒芜,仓库空虚,救济无粮食。因此,老子在本章仍然讲的是如何无为而治,不折腾老百姓的问题。只有无为而治,百姓富裕,国库充实,自然灾害就无法伤害人类,因为百姓有自救济的能力,国家有救济的条件。因此,减少人祸是避免天灾的条件与前提。君主以道治天下,就是少事无事好静无欲,则天人合人,天地相交,环境友好、社会和谐。

引伸:

“治大国若烹小鲜。” 烹调小鱼小虾不能来回翻动,否则就翻烂了;治理大国的政策要相对稳定,不能搞不断革命,否则轻易动作容易发生全局性的灾难。因此,大国的政策宜用改革或者改良去慢慢推动,速度不能太快。老子给我们的启示是,治理大国,要无为而治,在一定的火候下或游戏规则下,尽量稳定政策少出新政策,因为动则多事,多事就得多征税,多征税就容易导致民穷,民穷则容易生变,或者坏了风气,即出现各种各样的“鬼花样”。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 如果治理国家按照大道的根本法则即“无为而治”,天下就清净太平了。天下太平,百姓具有自主自立自强自富的空间,社会上民间的鬼(即歪门邪道的)东西就无法起作用。社会上民间的歪门邪道来源于“有为而治”,来源于管治者的多动多事,来源于不断翻动、搅拌、挤压百姓生产与生活空间。“鬼”来源于内心对于利益权位享受名望的贪婪,因此“鬼”来源于非“道”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从利益的角度看,在人类社会,内心之鬼无处不在,要想限制“鬼”在社会中在百姓生活中的破坏作用,管治者先要限制“有为而治”的念头和行动,即限制非“道”的因素。如果正“道”为管治的原则与方向,那么歪门邪道的“鬼”东西就难以有作为。

根据大道相反相成负阴抱阳的原则,管治者以“道”治国,自然灾难或人心之“鬼”并不是没有伤害人类的能力,只是伤害人类的能力无法发挥。正如健康的人仍然携带感冒病菌一样,只是健康的力量强大,感冒病菌潜伏下来而已。因此,即使在大德管治天下,也无法保证“大成若缺”的大道运行过程中没有灾难,只是人类在大道的光芒下,有能力避免灾难的扩展,能够应对各种自然的和社会性的灾难。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自然灾难或者人心之鬼没法“伤人”,不是妖魔鬼怪牛鬼蛇神没有客观的伤害人类的能力或主观不想“伤人”,而是得道“圣人”管治下的天下,百姓幸福、国家强大,自然的灾害和社会的灾难没有“伤人”的机会。因为得道“圣人”无为而治,无事无欲,百姓自强自富,百姓家庭富裕身体健康,既有能力应对一般灾害,又不会死于苛政,也不会被苛政激发出来的动乱之“鬼”伤害。
因此,要想不被自然之灾或者社会之灾(如兵灾)伤害,首先要有得道圣人的无为而治,只有得道“圣人”在位,才能真正为百姓创造宽松的自主的自富的生产经营空间,才能建立应对外国入侵的国防体系、防备灾难的救济机制、公正的司法体系,百姓因此有机会避免人祸,也有机会避免开灾,诚如是,则百姓生活在人性的光芒之中,不再为外在的不可知力量异化,无论这种被异化的力量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灾难。如果百姓能够生活在既无人祸又可避天灾的的天下,则真正的以道治国的理想国就建立了,这是人类几千年的理想国和大同天下:环境友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