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的行动哲学
(2009-12-16 22:39:25)
标签:
宗教酸儒道德文章胜利者明德文化 |
胜利者会在小事上妥协,但却能恪守价值观;失败者在小事上据理力争,然而对于价值观却轻易妥协;胜利者会说:“让我去做吧。”但失败者会说:“那不是我的工作。”胜利者永远都是答案的一部分;失败者永远都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上述文字引自《凤凰网》中的“一日禅”。
曾子在《大学》中说,只有“明明德”者,才能发扬光大不言而喻的道理,道德文章一样美好。道德文章美好者,不是书斋的书虫,而是要深入群体,进行社会实践,以造福民众的行动来检验自己学习认知的真理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真理与提高品德,从而止于“至善”。因此,坚持价值底线与服务民众、主动行动完善自我是人生实践中的一体三面,不可或缺。
由此可见,“一日禅”主要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体现了儒家的行动哲学思想。当然,儒家也看不上“眼高手低”、只能说大道理而没有实践勇气,特别是没有“亲民”和“新民”思想的“酸儒”,这种“酸儒”往往会走向“犬儒”主义,只顾自己而无“无我”精神。
因此,在重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候,要发扬的是行动实践哲学、奉献群体的精神。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行动中奉献者,都是正气的聚集者,也是明德与亲民的模范。
前一篇:快乐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