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国旺首席经济学家的微博
李国旺首席经济学家的
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27
  • 关注人气: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识宗的理论

(2009-11-30 10:07:00)
标签:

宗教

唯识宗

遍计所执性

种姓

诸法

文化

1、三性说。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无著、世亲等瑜伽行派认为,诸法实相应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也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而是远离有无二执以为中道。这样即有虚妄分别与空性两面:

依分别的自性说为“依他起性”(相对真实);

依分别的境说为“遍计所执性”(妄想);

又依空性说为“圆成实性”(绝对真实)。

法相宗继承此说,且结合唯识说,以为三性也不离识,谓诸识生起之时,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意识从而周遍计度,执为“能”、“所”二取,则是遍计所执。

该宗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世界现象都由人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而前七种识再据以变现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

在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又有不定为何乘之“不定种姓”与三乘也不得入的“无种姓”,因而建立五种姓说。这与向来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不同,是该宗中心思想之一。

2、五重观法。为与唯识说相适应,主张用唯识观。窥基提出五重唯识观是:

(1)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

(2)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

(3)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

(4)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为第四步。

(5)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3、因明学说。因明原为瑜伽行派所创。窥基对因明作法,多有发展,主要有:区别论题为“宗体”与“宗依”;为照顾立论发挥自由思想,打破顾虑,提出“寄言简别”的办法;立论者的“生因”与论敌的“了因”,各分出言、智、义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过类”都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将全分的一分的分为自、他、俱;推究了有体与无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