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品发表------《揭阳日报》2014年03月04日发表随笔《不拉窗帘的瑞典》

(2014-03-22 23:30:11)
标签:

教育

情感

世相

异域风情

分类: 世界纵横

随笔《不拉窗帘的瑞典》发表于2014年03月04日《揭阳日报》

电子版链接http://www.jyrb.net.cn/content/20140304/detail145975.html

http://www.jyrb.net.cn/upfiles/image/img20140304/20143410203264.jpg

附修改后的原文,欢迎推荐选载:

                             

请拉开你的窗帘

                                                           /和庄 

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学校和拓展训练机构合作举办的大学生国际冬令营活动,随团去瑞典学习交流。紧张的日程安排,迴异的教育理念,秀丽的湖光山色,新奇的异域风情,让我大受裨益,大开眼界。晚上,我和一名瑞典学生一起,被安排住在斯德哥尔摩城区的一家宾馆。

这名瑞典学生名叫斯文森,皮肤白皙,高高瘦瘦,非常友好礼貌。我和斯文森只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用完晚餐,我们一起回到宾馆的房间。我站在窗前,凭窗而望,欣赏斯德哥尔摩灯火辉煌的夜景。对面几家居民,一个个窗户硕大,窗台上摆放着盆花、蜡烛、玩偶。每家窗子旁边都有一盏电灯,在夜色中熠熠闪着光辉。透过窗户玻璃,各家的活动一清二楚:一位老太太在喂猫;一对夫妻相拥着,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一位奶奶在为小女孩在梳头;一位金发碧眼的少女在看书……

出国之前,老师提醒我们,在国外要尊重当地的风俗,遵守他国的法律法规,展现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我觉得不应该窥探人家隐私,就拉上窗帘,想和斯文森说说话,或着躺到床上看书。

“请拉开我们的窗帘。”斯文森微笑着对我说。

我以为斯文森想看夜景,就拉开了窗帘。

我和斯文森说话,看书。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斯文森并没有到窗前去。

我觉得到了洗漱睡觉的时间,又走到窗前,把窗帘拉上了。拉窗帘时,我发现对面居民家窗台的灯还在亮着。窗帘仍然没有拉上,他们却大部分都睡觉了。

“请拉开我们的窗帘。”斯文森又对我说。

“我们要休息了。拉上窗帘吧。”我建议。

“不用。请将窗帘一直保持拉开状态。”斯文森很执着。

我弄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不好刨根问底。强龙不压地头蛇,在人家一亩三分地上,还是听他的吧。

在国内习惯了拉上窗帘睡觉。头一次睡在透明的大窗子里,加上环境生疏,我一夜辗转反侧,几乎没有入睡。中间几次起来到窗户前观望,每次看到的都是对面居民没有拉上窗帘的窗户和窗户前亮着的灯。

早上起来,透过晨曦,我又清晰地看到了对面各家窗户里的活动。

带着疑惑和不解,我向带队的老师和翻译询问。他们告诉我,瑞典地处北欧,纬度高,冬天的光照时间特别短,所以他们格外珍惜每一丝光线。每一个瑞典家庭都喜欢在自家窗户上挂灯,给黑暗中的行人带来光明,也让自己感受到浓浓的暖意。为了多进光线,瑞典人对大窗户情有独钟。窗户没有护窗板,甚至连窗帘也不是必备之物。就是有窗帘也是一种装饰,都舍不得拉上。瑞典的法律和道德相对宽容和开放,基本不干涉私人生活,大家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拉上窗帘来保护私密空间。不拉窗帘还与瑞典人的宗教信仰有些关系。自16世纪以来,瑞典人大都为基督教新教教徒。新教要求人们行动做事要光明正大,坦诚相见。不拉窗帘可以表示他们做事光明正大,所有屋内的行为都遵纪守法,可圈可点。对拉上窗帘的人家,好像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家反而不理解。

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斯文森为什么不让我拉上窗帘了。

此后在瑞典的日子,我一直拉开着窗帘。

不同的思想和环境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保持距离、尊重隐私是进步的表现,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理解包容更是文明的象征,更有利于建立和谐、互信、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请拉开你的窗帘,敞开你的胸怀!

                                                               (欢迎推荐选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