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多用食总管
----说
醋
醋古代又称为醯、酢、苦酒等,是烹饪中常用的一种液体酸味调味料。古代人类在世界各地从很早起就开始食用醋。我国通常认为酿醋始于西周时期。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关于“醋”字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其子黑塔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在缸里存放起来。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时,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起来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据说,直到今天,镇江恒顺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
醋的成分通常含有百分之三到五的醋酸,有的还有少量的酒石酸、柠檬酸等。因其在烹调中位居“五味之首”
,酷爱吃醋的古人给它起了一个拟人的称号--“食总管”。按生产方法的不同,醋可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酿造醋,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酿造醋又可分为米醋(用粮食等原料制成)、糖醋(用饴糖、糖渣类原料制成)。米醋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再分为熏醋、香醋、麸醋等。理论上讲,几乎任何含有糖份的液体都可以发酵酿醋。配制醋是以食用冰酸醋,添加水、酸味剂、调味料,香辛料、食用色素勾兑而成。人工合成醋又可分为色醋和白醋(白醋可再分为普通白醋和醋精)。醋以酿造醋为佳,其中又以米醋为佳。由于酿造的地理环境、原料与工艺不同,也就出现许多不同地区及不同风味的食醋。最著名的醋种当属明朝时发明的“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等。醋的酸度就是醋瓶上标明的总酸含量,也就是每100毫升多少克,这个克数就是醋的度数。2000年9月1日,我国发布了食用醋总酸含量的标准,要求醋的度数不能低于每100毫升3.5克。如果低于3.5克,不仅醋的味道不醇厚,也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不宜保存。随着人们对醋的认识,醋已从单纯的调味品发展成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和饮料型等系列。
醋在中国菜的烹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有人相信它还具有保健、药用、医用等多种功用。醋中的碱性矿物质元素如钾、钢、钙、镁等含量明显多于氯、磷、硫等酸性元素,故醋属碱性食品。碱性食品使人心情畅快、精力充沛,同时有促进免疫、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醋酸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功效,可以帮助休息,恢复疲劳,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醋还能加速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及分解,有一定的减肥作用。日常生活中有技巧的使用醋作为调味料来进行食物的烹调,对健康有所助益。烧菜时加些醋,可以促进菜中钙、磷、铁等成分的溶解,并被充分吸收利用。醋酸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它能在30分钟内,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菌、赤痢菌、腐败中毒菌、好盐性菌等。醋拌凉菜,既调味,助消化,又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醋煮沸蒸发,消毒空气,对预防流感或流行性腮腺炎等有一定效果。喝醋还能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对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有帮助。此外,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醋可以解酒防止恶醉,治疗香港脚、头虱等疾病,用酸辣汤发汗治伤风,用醋熏法进行室内消毒等等。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食醋量是20毫升~40毫升。生活中吃醋方法一是平时在炒菜、做汤、吃面食的时候,常放一点醋。另外就是有意识地喝一点醋。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醋伤脾。醋对某些人有一定的禁忌,脾胃虚弱、骨头受伤、肝硬化、胃溃疡、胃酸过多者,最好不要吃醋。
后来“吃醋”二字有了引申义,用以喻指男女感情上的嫉妒。引申义的形成来源于历史上的一段典故。房玄龄是扶助唐太宗取得帝位的有功之臣,太宗几次要赐给房玄龄美女,都被房谢绝。太宗对房丞相不爱女色既佩服又疑惑,派人明察暗访,方知房惧内不敢接受。就安排太监给房夫人送去一壶“毒酒”,列出两条路供夫人选择:要么同意丞相纳妾,要么服毒自尽。房夫人听罢传话,一言不发,端起“毒酒”一饮而尽。却不料夫人并没有死去,原来太监送去的不是毒酒,而是一壶醋,是唐太宗用来吓唬房夫人的。宁愿死也不愿和另一个女人分享老公,可见女人的妒性是如何之大、之猛、之烈。
“吃醋”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亦然。只是吃醋的方式不同,外在表现也很不一样。女人适当适时的吃醋是种可爱,也是一种娇嗔,所以可以大张旗鼓。即使表现过了,也不会招来太多非议。男人则不同。对于男人而言,宽容大度该是本色,代表着心胸,表现过了便会遭人诟病,使形象大打折扣,所以他们不得不掩饰,以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在意,但那酸意还是会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小小的,隐隐的,却也让爱他的女人心里甜甜的。历史上由于男人吃醋,一怒为红颜杀人乃至发动一场战争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诸如吕布为貂婵而杀董卓,吴三桂因陈圆圆而把清兵引入山海关……
吃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爱和关心的别样表现。潜意识里则是感情专属和害怕失去的一种保护。在人生的情感旅程中,时不时地吃点“醋”,也是对身心的一种有益调节。事实上,有“醋”可吃的人是幸福的,因为那一点点“醋”味,可以让你爱的人更在乎你,或者,让你爱的人知道你很在乎他(她)。曾在网上读过一句话:“吃醋,是一种高尚的情感。”虽不能说是至理名言,但体现了一种精神。因为爱,所以吃醋,醋味越浓,爱得越深。女人不吃“醋”,就不可爱;男人不吃“醋”,就不配爱。醋海无边,爱无止境———这就是“吃醋”的最高境界。恋爱或婚姻中,如果两个人对彼此视而不见、一点醋都不吃,爱情也就淡而无味了。偶尔恰到好处地吃一回醋,说不定就能给平庸琐碎的生活“吃”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是醋劲大了,未免就过犹不及让人生厌。吃醋过了头,按照现代医学的分析是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特点就是固执、多疑、心胸狭隘、好嫉妒、对挫折过分敏感。
吃醋如此多娇,捻酸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要。让我们都来吃醋吧
|
撰附竹枝词二首:
一
房谋难断自家务,束手干笑妇人妒。
挚爱何惧皇权压,宁死不认哪壶醋!
二
正行何惮饮盗泉,私欲苟无心路宽。
人生五味笑相历,世间谁人不捻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