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神灯与《变形记》
(2012-02-05 22:33:29)
标签:
家庭教育变形记好妈妈 |
分类: 家庭教育 |
湖南台《变形记》中断了一段时间之后,在2012年又卷土重来,开播后又大受欢迎。人们从《变形记》中看到了孩子的重生,看到了环境改变人的力量,在感动和感慨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更多地思考。《变形记》的模式经常是在城里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孩子,不仅不知感恩父母,好好学习,反而经常叛逆、和父母斗狠,和老师斗恶,和同学斗猛,常常是抽烟、喝酒、打架、逃学、离家出走、网络沉迷无所不备。城里的父母常常在这类孩子面前败下阵来,他们要么气急败坏,要么无可奈何,而《变形记》的开播,似乎让他们又看到了一丝曙光。因为《变形记》中的这类让父母头痛无奈的孩子,在经过到农村的贫苦家庭洗礼之后,常会出现惊人地变化:他们会变成普天下父母所期待和渴望的好孩子:友好、体贴、礼貌、爱劳动、爱学习、尊重他人,知道感恩。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城里的孩子只要在艰苦的农村里走一遭,度一次,就会带来洗心革面的变化,就会给到父母想要的变形。于是人们似乎得出一个结论:城市里的优越是孩子变坏的罪魁,农村的贫苦是拯救孩子的良药。于是坏孩子变成好孩子的模式就是:生活在城里的坏孩子,到贫苦的农村体验之后,就能摇身变形成为一个好孩子。农村和苦难成了神灯,农村家庭中的父母成了阿拉丁,似乎孩子的好坏与贫困与富足划上了等号。这也会给人的一种错觉:是农村的苦环境把孩子改变了。真相真是这样吗?
《变形记》最新一期节目《美丽加减法》的女主人公是李耐阅,她成长在大城市里,出生在一个富足家庭中,可是她却是一个叛逆十足让父母头疼的女孩:抽烟、喝酒、对父母凶狠、喜欢恶作剧、任性、自我。她的父母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大多数时间不在家里,从片子里可以看到父亲对女儿的管教很严,规矩多多,也溺爱有加;妈妈给孩子的就更加体贴关爱,除了无限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外,甚至还陪睡。大山里的姑娘罗珍初到“新家”,在商店里接受李耐阅的妈妈用90元买的一条裤子时,倍感压力。但在习惯了“新妈”的消费之后,自己随手拿下几十元一袋零食亦毫无愧意。当罗珍在上学回到“新家”后,自己非常不习惯闲在那里什么也不做的境遇,她自己有一种非常“空”的感觉,同时觉得自己的体质也下降了,感觉自己被剥夺了劳动的机会和权利,让自己感受到了被家排斥,也感受到了自己失去了价值。最后罗珍自己总结:城市里的孩子压力太大了,什么都要学,没有农村的孩子有那么多的自由;城市的空气很污浊,没有农村的新鲜;城市的天空也没有农村的美丽,到后来她留恋的却是被城里人认定为贫苦的农村生活。当然,让他更加留恋的是她能够感受到爱的妈妈。
于是我在想,如果让山村小姑娘罗珍从此就留下来生活成长在李耐阅家庭里,从此接受新妈妈和新爸爸的养育,在这种模式下,罗珍是否也会变成李耐阅呢?而叛逆的李耐阅如果也从此生活在罗珍的农村家里,李耐阅是否也会变成那个当班长,受同学欢迎,爱自己妈妈和哥哥姐姐,勤劳懂事,爱学习的罗珍呢?
城里人也会有好孩子,农村里也有问题孩子,重要的不在于城里还是乡下,重要的是孩子落在什么样的父母手里:往往是好父母造就了好孩子。此与贫富没有什么多大关系。
当我们的孩子不如我们意愿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作对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不喜欢我们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厌恶学习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沉溺网络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不珍惜我们劳动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的时候,作为父母首先不要急于去指责孩子,首先要反问自己:我们都做了些什么,让孩子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在网络中有一段流行很广的讲述孩子与成长环境关系的格言:“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此段格言前句说得是遇到什么样的父母,后句说得是在什么样父母那里,能成为什么样的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能成为什么样,能朝什么方向发展,一点也不取决于孩子,而全然取决于父母有什么样的作为。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做一个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父母呢?
很多父母说我给了孩子那么多爱,可是孩子一点也不领情,却反而与我们为敌,自己感受到很委屈,很冤枉。
在爱方面,不是给的人说了算,而是接受的人说了算。如果接受的人感受不到爱,那说明给的人是给的他们自己需要的爱,而不是对方需要的爱。
所以当父母给的爱孩子不领情时,这样的爱常常是父母想要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此我们在给孩子爱时,就要常常自问一句:这个爱是自己需要的,还是孩子需要的?
一个合格的父母是给孩子能力:离开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孩子独立,让孩子有能力离开自己,能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幸福地生活,才是父母养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可是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所看到的是,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离开,父母的所作所为处处让孩子变得没有能力。
合格父母要能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规则,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父母想要的那个人。
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父母给到自己孩子的最好礼物是夫妻恩爱,一个好的婚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失去了这个前提和基础,孩子的成长之路就会变得异常痛苦和艰难。
其实阿拉丁神灯的秘诀很简单:父母好好爱自己,爱配偶,给孩子树立爱的榜样,给到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为孩子能够成为他想要的那个自己创造条件,如此孩子才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