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已无本·拉登

(2011-05-03 10:01:00)
标签:

本拉登

死亡

奥巴马

反恐

杂谈

分类: 华府小记

奥萨马·本·拉登——一个世界头号恐怖大亨,一个美国人苦苦追捕十年未果的传奇人物,一个无处不在又不知死活的“幽灵”,今天终于用自己血肉模糊的尸体揭开了这个世纪之迷:他死了。

“他的死是我们国家打击基地组织的最重大胜利。”美国总统奥巴马没有等到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向世人宣布:“像今天这样的夜晚,我们可以告诉那些在基地组织恐怖袭击中失去亲人的家庭:正义已得到伸张。”

这是一个迟到了几乎整整十年的正义,但它仍足以告慰“911”恐怖袭击中丧身的三千亡灵。从白宫到纽约世贸遗址,或哭或笑的美国人尽情释放,今夜将是美国人的不眠之夜。

对于美国人而言,“九•一一”已然成了民族记忆,成了一页翻不过去的历史。不仅仅因为那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因为制造这一惊天惨剧的凶手仍逍遥法外,甚至不知死活,而今天世上已无本·拉登,美国人有理由为之高兴。

 

             奥萨马的地域  奥巴马的胜利

 

 

历史总是如此今人的的巧合,奥巴马在5月1日宣布抓捕拉登的“任务已完成”;而八年前的这一天,前总统布什站美国海军“林肯”号航空母舰甲板上也宣布了另一个“任务已完成”——即伊战任务已结束。然而,布什耗两任之功,伊战仍以“未竟之业”交给奥巴马收拾。

     对于拉登之死,奥巴马自然可以将大功记到自己的功劳簿上。在整个演讲中,他多次突出了自己的作用,比如在上台后不久就指示中情局局长将击毙或捕获拉登作为头号任务,比如下令对拉登发动了这次袭击等。

     奥巴马上台后大力调整反恐策略,积极改组情报部门,过去美国人对此颇有疑虑,拉登的死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奥巴马有别于布什的战略的成功。这对于已经宣布竞选连任总统的奥巴马而言,可能将会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筹码。鉴于其民意支持率最近的低迷状态,拉登之死看起来是那么的及时。

     奥萨马(Osama)与奥巴马(Obama),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只有一个字之差,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巧合。然而,两人的命运在5月1日这一天恰是如此的不同——拉登走向了地狱,而奥巴马却因此获得了最大的胜利。 

           

                世上已无本·拉登   美国烦心事未了

      

     作为基地组织的灵魂和象征,本·拉登之死不仅对基地组织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美国的反恐战争也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外媒评论称,它必定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标志着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战争”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然而,拉登已死,美国的烦心事却未了。就在奥巴马宣布拉登死讯后,美国国务院立即发布了一份旅行警告,称拉登之死可能引发反美袭击。

  奥巴马也坦言:“本·拉登的死是美国在努力击败基地组织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但是这并不标志着我们工作的完结”。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有了“越反越恐”的趋势——近年来美国虽挫败了多次恐怖袭击活动,但其中出现的苗头却另人担忧——他们当中有许多是美国公民。这就意味着美国毕十年之功决战境外,不仅未能彻底击败恐怖分子,反而出现了更难防范的本土化趋势。

      这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美国自己种下的恶果。为了所谓的反恐,美国先后启动了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不仅付出了多于“911”死难人数的生命代价,也付出了万亿美元的经济代价,而且还给美国社会带来更大的不安全感,机场等公共场所常年草木皆兵,安保措施一再升级,民众怨声载道。

更重要的是恐怖袭击遗留的伤痕不但没有随年月弥合,反而进一步撕裂美国。 在两场战争的同时,美国本土伊斯兰恐惧症蔓延,反伊斯兰情绪去年就已升至9·11以来的最高程度,激进主义者借9·11煽动仇恨。而这种仇恨反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国本国伊斯兰教信徒成为恐怖分子的可能。

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的反恐战争开始出现变质,打击恐怖分子几乎变成了“文明之战”,这不但让华盛顿逐渐失去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也渐渐形成伊斯兰世界对其意图的疑虑。

奥巴马在当天的讲话中特意重申,美国绝不与伊斯兰世界为敌。然而,这只是一个正确的开始。美国若要真正打败恐怖分子,首先要消除的恐怕还是自己“单边主义”的“心魔”。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