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亚东安特卫普昕昕损耗杂谈 |
分类: 红皮书 |
编辑/王念念、杜峥
http://s9/mw690/621f577ctccf29efd85c8&690
“离”是人生的常态。或者说,“离”是一件灌满了酸性液体的容器,回忆浸泡其中,以不同的速率溶解,直至消失。消失的过程,就是从偶然走向必然的通路。我们常说,实现梦想的喜悦足以抵消卓绝付出的辛苦,但我们很少留意到,梦想实现的瞬间,你也就离开了梦想。在拥有和别离的角力中,别离从来都是赢家。
http://s6/mw690/621f577ctccf2a4d907a5&690
于是,选择接受哪一方的馈赠便成了谜题。你可以大义凛然地前进,一头扎进生活的微澜;也可以大步后退,躲回自得其乐的隐秘场。你在无数次机遇中抓住了某些东西,又无一例外地为这些东西所累。你是寄居在肉身中的洁净和肮脏,却不仅仅只意味着如此局限。你是获得,是接纳,是相逢,是满足——然而,你狂喜了吗?
通过张亚东的镜头,我们看到了孩提到暮年的裂缝,不规整、不美丽,但细致动人。张亚东没有试图修补这道裂缝,而是用一种狡黠且自卑的方式直接呈现。最终的成品就在这本书里,它可能包含了孤独、冷漠、温馨、伤感、愤怒,核心却只是一个词:别离。离开瞬时状态,进入随意折叠和扭曲的空间。它意味着损耗,但没有那种获得不是以人的损耗为代价的,你愿意损耗多少,并如何看待被损耗掉的部分,这,就是别离的意义。
我们再说一次:“离”是人生的常态,或者说,“离”是一件装满了酸性液体的容器。你敢不敢把自己放进去,接受别离的痛苦和重生,取决于你自己。不需要太慎重,请追随直觉。
LADY:这本书是这一次旅行完成的?
张亚东:是,一次一个月的旅行。
http://s7/mw690/621f577ctccf2a5b1ca96&690
LADY:为什么你的镜头更多地面对孩子?
张亚东: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孩子开始,而且孩子身上保有那种纯真、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最打动我。包括恶作剧,都是只能在孩子身上很完美地体现。人长大以后会变得无聊、世故。可以说孩子是我的老师,我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打不败,无论遇到多难过的事睡一觉起来就忘了。生活里,我希望生活得像孩子一样。我想哭的时候就哭,想笑的时候就笑。
http://s4/mw690/621f577ctccf29e58dd63&690
LADY:在某个陌生的有没有特别感动的瞬间?
张亚东:故事还是挺多的,每一张照片都有故事。比如我在美国看到一个女孩,我看见她,突然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好像她那儿还存着她借过我的什么东西似的那种感觉。我就走过去,问她,“我想让你给拍张照片。”她说,“来啊,没问题。”很多城市我都有好像曾经在那生活过的感觉。看见一个孩子在一个破烂的地方玩得很开心,我就想到我小时候也是这样,逃课去玩耍。事实上就是,你曾经过的童年,别人现在在替你过。
http://s11/mw690/621f577ctccf2a26de4ea&690
LADY:旅行中,会去当地百姓生活过的地方看看吗?
张亚东:太会了,比如去迪拜,我就找到了一个当地人买鱼的市场,去看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当地人朴实得要命,好得要命。
http://s6/mw690/621f577ctccf2a005e505&690
LADY:这次旅行中最喜欢哪个城市?
张亚东:哪个城市我都喜欢,最喜欢的应该是安特卫普吧。在安特卫普,我去看了当地一个选秀乐队的演出。就是一帮十七八岁的小孩,但他们的演出震惊了我,突然我就很喜欢那个城市。虽然是个选秀乐队,但是他们的音乐感动了我。
LADY:旅行中会带什么装备?
张亚东:相机、简单的录音设备和我自己。
http://s8/mw690/621f577ctccf2a646df47&690
http://s13/mw690/621f577ctccf29c7596dc&690
http://s1/mw690/621f577ctccf2a7518700&690
http://s2/mw690/621f577ctccf2a87f8ce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