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鸦片战争之前

(2013-05-17 17:12:39)
标签:

战争史

中国历史

分类: 社科文化

通往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155634/

    鸦片一名阿芙蓉,花名罂粟,而津液成膏块者曰烟土,熬炼之成为鸦片,本为药材,涂于烟上吸之能麻醉,能治痢疾,但积之成癖,则一度不吸便如大病复发,痛苦难堪。而吸食鸦片者伤精败神,涸血烁体,终身罹成痼疾,且不能生育,其为害等于鸩毒,世人皆早知之。清廷严法禁律曰:“国外商人贩卖者枷一月,杖一百,遣边充戍卒三年;侍卫官吏犯者枷二月,杖一百,流三千里为奴。”清嘉庆初年(1796年以后)中国全国奉诏,申立严禁,对外裁其税额列为禁品,凡洋船至粤须具并无鸦片之甘结于黄埔岛,方准其至广州开舱卸货。其有隐藏偷带者,一经查出,加等治罪。每有发见,辄销毁之,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因烧鸦片三千二百箱(每箱百余斤)。然禁令愈严,秘密买卖愈盛。(引《清代通史》卷中第二十章页九○八)

    有英国商人与广东奸民勾结,窃在广州湾中之伶仃岛及大屿山等地,设悬英国旗之船坞,屯积鸦片谓之“鸦片趸”,由专事包揽走私者,备快艇,具炮械,名为“快蟹”者往来载运,交广州私设之“大窯口”,以分售于各地之“小窯口”。其勾通吏役,订有契约,自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二十一年之间,由英商走私进入中国口岸之鸦片为三十六万一千四百余箱,计三千六百万余斤,中国全国四亿人口,每人平均分得一两半鸦片,每两值黄金一两,英国商人得去中国黄金约六亿两。此国际庞大之贩毒走私案,英国上下全部知悉,当中国禁止鸦片,英领事义律,请其政府派军舰支援时,英政府谕其驻在广州之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ilst)曰“勿以军舰驶入广东河口,以召中国政府之猜忌”。又曰:“女皇陛下之政府,不能援不德义之商人。若中国政府实行国法,致我国商人受损害,系商人自孽自得,须自负责任。”及英女皇维多利亚向其国人要求对华鸦片战争之军费时,其众议员责难政府曰:“我政府若重道义,数年前当与中国政府协力严缉奸商。纵不然,宜与奸商断绝关系。彼等以不正当贸易,所蒙损害,政府可不过问。乃事不出此,致中国政府不知我政府之意向何在,以有今日,政府不可不负责任。”于是英国会激烈辩论,进行表决,以二六二票对二七一票,通过对中国鸦片战争,其决议文为:“对于中国人侵害英国商人行为,必须得满足与赔偿,以此目的,捕获中国船只及货物,自属正当。如中国政府肯认赔偿,并行让步,则英政府亦不必为复仇而战争。”(引《清代通史》卷中第二十章页九三○、九三一)


    所谓“满足与赔偿”即指焚毁英国鸦片毒品损失;所谓“中国政府让步”,即指中国禁鸦片毒品之大员林则徐所提出三原则:(一)新到各船所载鸦片须全数缴出;(二)交出林维喜案正凶;(三)运鸦片之英国船及贩鸦片之英国商人克日离去。是此西洋与东方之第一次战争,由英国国会通过法案所发动,由走私贩毒过不名誉,乃避重就轻,名之曰“通商战争”,并将战争所得之最惠条件公之于各国,使各国皆大欢喜。然公道自在人心,德人斯托伊(Stoye)在所著《英国与世界》一书中说:“此次战争是英国殖民史上特别可羞之一页,因其国家特别奖助鸦片毒品之贸易。”

    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二十五日(阳历三月十日)以禁烟钦差抵粤,限令鸦片各商将鸦片毒品全部缴出。鸦片商不从,则徐即撤退十三行仆役,断绝鸦片商接济,并将十三行围封。各商行无奈,五月中交出鸦片二万余箱(每箱百余斤),奉令焚毁于虎门外。则徐此种果决作风与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大出英人意想之外。毒品焚毁,英人损失最重。英人不甘,遂准备与中国一战。


 

    自十九世纪以来,英国产业既最发达,商权海权已称霸于列强,在汽船舰炮鼓励之下,其国之上下久蓄征服世界雄心。其在远东方面,以东印度公司为主体,击败各争衡者而掌握全印度之后,便乘机伺隙,力图染指中国。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因未谙中国内情,不便冒昧从事,只求与中国通商而已。及嘉庆以后,看出中国皇家与人民间之隔离,以及痛痒各不相关等弊病,便露出其帝国主义之本来面目,对中国以通商为由,而开始有计划之武装走私,其走私之商品即为鸦片烟毒。是其有意寻衅与中国一战,可用下列数事以证明之。

    英国历史家麦加特(Mat Carthy)在其所著之《现代史略》中说:“吾人所以发动鸦片战争,其作战原则,明白言之,即英国有权强迫某一民族接受一种贸易,而不顾对方政府之反对,和对方国民一致舆论之反对。”此其国内学人指责其帝国主义可憎之恶面孔也。

    英国以鸦片为商品以毒害中国,而要求与中国建立改善通商关系,称为平等互惠。中国不愿接受此等鸦片毒贩之平等互惠,而英国商务监督义律,报告其政府外务大臣之官文书云:“要得到平等权利,唯有诉诸武力,始能发生效果。”于是,就在林则徐赴粤禁止鸦片之前年,即道光十八年(1838年),英国东印度舰队司令迈特兰(Frederirk Maitland),率领其舰队进出于中国广州湾海面上,以执行其国家武装走私鸦片之政策,而寻求战机也。(后引《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卷一、页一五五商务“国学基本丛书”)

    林则徐移中国皇帝之谕帖,请英国协力禁止鸦片烟毒商品,并以和平手段迫使各国鸦片商人交出全部鸦片毒货焚毁于虎门。为彻底禁毒计,乃限令各国商人出具不再贩卖鸦片之甘结,其甘结文为:“以后如再作鸦片买卖而被发觉,货则入官,人则正法。”其有不具此项甘结者,中国即勒令其回国,不准再来通商。当时葡萄牙、美国各商人遵守具结者甚多,惟英商不肯具结,而义律不令英商具结而令静候英政府指示;中国以驱其离去回国威胁之,义律即欲率领英商各船退驻澳门,指中国断绝英国通商,以为应付。而义律因乃阻止其他英国商船进入中国各口岸。欲将拒绝鸦片走私案一变而为拒绝通商案。因而英国海军大将伯麦(Sir Gondon Bremea)论之曰:“断鸦片可,断一切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是鸦片之战实由英国不肯具结禁运鸦片而起,义律与其政府另找借口曰通商,乃有意寻求使用武力之借口而已。

    正在英国不肯具结不再走私鸦片之际,有英国水手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二十七日(阳历七月七日),在香港对岸之尖沙嘴,因领酒不得遂起暴动,村民男女老幼受害者甚多,而九龙村民林维喜竟为英水手殴毙。林则徐要求义律交出正凶,听中国法律裁判,而义律却自组法庭,判凶手罚金二十磅,监禁六月,并以千五百银元抚恤死者家属了事,则徐以英人处在中国领土以内杀害中国人,而不假中国以裁判权,殊属有伤国体,因务要英国交出凶手。

    义律既不肯具结,又不肯交出杀人正凶。则徐与邓廷桢即禁绝英人薪蔬食物,以逼英人离华返国。义律乃率领其眷属,及澳门英商人五十七家,迁居于香港对岸尖沙嘴货船上,等候英国舰队到达,以便与中国作战。


鸦片战争之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