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心理学

(2013-04-22 09:34:16)
标签:

金融

心理

分类: 金融理财

通往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966340/

 

    几个世纪以来,市场交易者就已经非常清楚,金融市场是群体行为的一个典型范例。交易者们当然清楚,因为他们自己就有切身体会:他们感受到了恐惧、怀疑、贪婪和不时的后悔。因此,毫无疑问,他们一直在探索,试图找出这么一个系统,来帮助他们预测这个市场可能出现的一些情感因素的影响。那么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他们发明了奇怪的图形(“技术走势图”)来表示市场价格变化,然后要么根据价格变化、要么根据市场统计(“技术分析”),在图上画不同的直线和曲线。他们宣称这是炼金术,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市场的强势和弱势,因此能够使他们做出更好的交易决策。

查尔斯•道
    我们在前面谈到,日本的稻米市场最早使用图形,但是西方人在19 世纪80 年代重新发现了图形的价值,他们用的是一种“账面法”。只有少数交易者使用这种图形,但是,他们在如何解释这些图形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1900~1902
年,《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系列论述股票价格变化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文章的作者是该报创始人兼主编查尔斯•道。除了这份报纸外,他还创立了著名的道琼斯金融服务系统。
    继道氏之后,威廉•彼得•汉密尔顿担任《华尔街日报》的总编,他认为道氏是一位“极端保守”、冷峻、富有进取心而又很聪明的人,道氏“了解自己的事业”,从来不会受任何事情的影响。有一段时间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搞到一个专座,这样可以加深对证券交易的实际认识。不幸的是,1902 年,年仅52 岁的他就英年早逝。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文章外,他对市场的其他观察和认识都没有来得及发表。但是后人总结了他对市场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谈到的“道氏理论”。

道氏发现了什么
    道氏的一项发明是,他从1884 年开始,利用一些有影响的股票绘制价格指数变化图。后来在1896 年,他把一些工业股票合并形成“工业平均指数”,一些铁路股票合并形成“铁路平均指数”(后来扩充为“运输指数”)。这给他研究市场特征、总结市场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道氏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 个部分:
n
股票指数提前消化一切影响。市场参与者拥有解释股票价值的所有重要信息,总的来说,这些信息都已经反映在价格波动中。
n
市场价格运动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主要的”、“次要的”和“短期的”。价格波动永远是这三者的综合结果,它们同时作用,但不一定在同一方向。
最大的运动是主要的,这是一种持续几年的趋势。当所有的坏消息都已经在价格中得到反映,未来的第一线希望开始萌发,大牛市就不知不觉来到了。这是牛市的“第一阶段”。在牛市的“第二阶段”,这些希望得到确认,经济情况也得到实质性好转。大牛市的“第三阶段”反映出没有客观实际支持的极端乐观主义。主要的熊市同样也有这三个阶段,只不过反过来罢了。
次要的运动持续数周或数月,往往包括对前期主要趋势1/3 2/3 的修正。
短期的运动持续不超过三周。相对而言,它对外界随机扰动比较敏感,对于预测其他价格运动也没什么作用。在后面的几章,我们还要谈到这三种价格运动的应用。
n
支撑位和阻力位发出买入或卖出价格信号。当价格波动在一个狭窄区域持续两三周或更长时间后,可能存在市场主力的“收集”行为(在价格上涨之前)或市场主力的“派发”行为(在价格下跌之前)。
n
有量才有价。如果成交量很大(换手很高),则价格变化的信号就比较强烈。成交量跟随趋势变化,如果市场涨时有量跌时无量,则市场将会上涨。
n
趋势必须由头部和底部确认。只要新的头部和新的底部不断抬高,上升市场就将持续。反过来,只要新的头部和新的底部不断降低,下跌趋势就不会改变。
n
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股票市场的最初运动是不可信的,除非工业平均指数和运输平混指数都开始朝同一趋势运动。

    道氏理论被后世追随者熟记下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道氏的熟人sa•纳尔逊于1903 年出版了《股票市场投机入门》一书,在这本书中,纳尔逊归纳了道氏的许多原理,第一次介绍了“道氏理论”的基本概念。
1922
年,威廉•彼得•汉密尔顿在《证券市场晴雨表》中进一步发展了道氏理论,当然他也受到“巴布森图”的影响。然而,汉密尔顿在《华尔街日报》和《拜伦》杂志上的大量文章吸引了越来越多读者的注意,应用道氏理论,他准确预测了市场变化,精准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文章中最著名的是他剖析投机家基恩炒作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的系列文章,汉密尔顿对基恩炒作手法的揭露是那么准确,以至于基恩怀疑汉密尔顿在自己手下安插了间谍。但是,在《证券市场晴雨表》中,汉密尔顿向吃惊的人们解释道,他所用的工具不过是技术图形和道氏的六项原理。
    汉密尔顿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关于遭受重创的市场的。10 21 日,在主要股票交易所开始崩盘的前一天,他在《拜伦》杂志上写了篇文章,警告可能出现的心理情况。随后几天,市场出现了他所说的心理转折点。4 天后,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题为“趋势变了”的文章(还是利用道氏原理),指出牛市实实在在地结束了,股票市场的趋势反转表明经济形势开始恶化。但是,当时没有人相信他的言论,现在我们知道历史证明他绝对正确。他的最后一篇文章写于同年12 3 日,题目为“回去休息吧”。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个意思:6 天后,汉密尔顿去世。

    道氏死后整整30 年的1932 年,又出了一本论述道氏理论的书——《道氏理论》。在这本书中,作者罗伯特•雷亚系统整理了道氏理论和汉密尔顿方法及其应用。雷亚还出了另外一本书——《股票指数的故事》。

进一步的阐述
    在第一个著名的交易原理得到大量追随者的奉承之后,论述分析资本市场的书籍和文章越来越多。有些提出逻辑假设,然后说明这些假设是否得到实际检验,另外一些致力于探讨事实的合理化分析,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谬论和迷信。

    有人发明了“裙子底边指标”,将股票市场与妇女裙子的长度联系起来(当裙子长时,做多买进;裙子短时,做空卖出)。自动交易系统如洪水般泛滥,伴随着同样多的批驳这些交易系统的科学报道。

       1948年,美国出版了《股票走势的技术分析》一书,作者RD•爱德华兹和马吉研究了难以计数的股票的多年长期走势,他们发现了许多特征形态(现在我们称之为“技术图形”),这些形态反复出现,显然具有预测价值。他们仔细描述了所有这些现象,并加以分门别类,对于所有靠技术分析买卖股票的人士来说,这种方法至今仍然很流行。

    随着个人计算机在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出现,研究单只股票走势的操盘手前进了一大步。在这期间,英国金融咨询家布莱恩•马勃发明了基于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价格变化的“金叉”和“死叉”概念。

    谈到计算机图形交易这个话题,不能不提到JW•怀尔德。在《计算机交易系统的新概念》一书中,怀尔德描述了一个他称为“相对强弱指数”的公式,该公式有效反映了市场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反复波动的情绪气氛。怀尔德这个公式有意义的地方是,虽然它很新,而且是为使用计算机专门设计的,但是如果用它来分析20 世纪初或更早期的股票走势,它依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金融心理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索尼秘史
后一篇:迷途的罗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