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新西兰刚刚好

标签:
打工旅行新西兰 |
分类: 时尚生活 |
通往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645163/
丢了护照,草莓季也面临结束,正当我不知何去何从时,在Naked Bus误车事件中偶遇的布伦特发来了短信,问我是否有兴趣去他住的东岸城市黑斯廷斯,他可以帮我申请到那边的苹果包装厂的工作。我当然愿意,在草莓厂没攒下多少钱,又丢了护照,找工作攒钱是第一要务。一不做,二不休,我马上约好草莓厂的两个有车的工友,一起敲定了工作,开车去东岸。
进入“大公司”
黑斯廷斯是新西兰北岛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东岸较大的人口聚居区,这里有着数不清的酒窖和农场,并保留着完整的毛利文化,有高比例的毛利人口,这使得黑斯廷斯有别于新西兰其他的旅游城市。虽然这里超市、影剧院等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却鲜有三层以上的楼房,城市中心区域也见不到很多人,城市中没有公共交通方式,这让我尤为惊讶。
我们的苹果厂在中心城市的外围,从布伦特家开过去用不了10分钟,而这10分钟的距离,可以让我们没有过渡地从城市的环境立即进入乡下的气氛中。苹果厂门口是一条笔直的窄路,路两旁是高高的杨树,我在恍惚间觉得好像回到小时候,这里看上去像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北方机关大院或高校,只是路两旁的苹果园代替了俄式办公楼,包装厂就藏在苹果园内。
第一天上工,我和草莓厂一同过来的两个工友提早半个小时到了苹果厂,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了。这里同样有许多通过中介签约过来的瓦努阿图工人,与草莓厂不同的是,这里的新西兰本地人不在少数,亚洲人则屈指可数。听了一段关于设施、安全的简短介绍后,我们领取了工作制服,接受了视力检测。虽然还没正式开始工作,但一系列的安排已经让我感觉这是家“大公司”,当然,没什么见识的我心中的对比对象只不过是之前的草莓
厂而已。
这里的包装工作听上去很简单,只是把有残损的苹果挑出,然后把合格的苹果整齐地排放在传送带上的纸板托盘里,再由传送带尾端的工作人员装箱。“大公司”就是比较“高级”,相邻的两条流水线不可以互相拿果,因为传送带是根据苹果的大小来分配装箱的,不同尺寸的苹果是绝对不可以混放的。相比之下,草莓厂的全手动操作瞬间“山寨感”十足。
质检人员也相当尽职尽责,他们会不停抽查我们是不是包了烂果进箱。不要以为我们口中的“烂果”是你平时看到的腐烂的苹果,这里的“烂”只是表明苹果有类似划痕、小裂口或碰撞痕迹等瑕疵。这里大部分装箱的苹果是出口产品,下了流水线后会直接放入冷柜存放,直至后外下单出货,存放期有时会有半年,所以每个小瑕疵在漫长的等待中都是致命的。之前的视力检查也是为了工人能更好地挑出烂果,所以一夜之间,瓦努阿图的不少工人都戴上了工厂配发的黑框眼镜,看来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有视力问题——我后来在瓦努阿图也没见过一家眼镜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