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跨越大洋的交流:我与“万言信”作者杨林柯的对话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亲子教育类 |
中美两国教师跨洋交流
对话全美最佳教师罗恩·克拉克
对于这次跨洋对话,两位老师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交流吸取对方教育理念中自己需要的东西。本报记者特别征集了杨林柯最希望交流的问题发给罗恩。昨日,罗恩回复了杨林柯的问题,看完罗恩的回复,杨林柯老师感受很深。在中西方对于教育价值的追求的探讨上,罗恩谈到了中西方的不同之处,对此杨林柯很有触动:“中西教育有很多相同的东西,比如都关心孩子们在学习中的收获,但中国家长更关心结果,忽视或轻视了孩子们在过程中的快乐。而美国的家长则更关心孩子们的快乐与同伴的认同,有更多元的价值追求,有社会学方面的正面意义。中国的家长要学习美国家长的教育理念,向教育寻求更高价值。”
对于罗恩谈到的美国教育的观点,杨林柯觉得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我感觉美国的教育更理性,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只关注成绩,他们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是中国教育和中国家长应该学习的。而且罗恩与孩子们的关系很好,注重生活教育,用心在做教育,重视和孩子的心灵互动,用生命来影响生命,这一点也是我们教师应该学习的。”在看完罗恩对自己问题的回复之后,杨林柯表示在教育措施的选择上,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另外,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对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法要包容,不能一刀切,简单化,容许多元,鼓励探索。
杨林柯说:“不管中西,教师都是教育最重要的生产力,没有好教师,不可能有好教育,而好教育需要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付出努力。只有伟大的教师才能带出伟大的人性、伟大的人格。
关键词1 智慧与关爱
杨林柯:教育的智慧和对学生的关爱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罗恩:没有孰重孰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当一个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时,他(她)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教育他们,学生们也会更乐意、更容易接受知识。我曾经向一名非常智慧、非常有经验的老师约翰逊小姐学习教育的经验,她可能是我一生当中遇到的最睿智的人。她在科学与数学方面简直就是个天才,但是她的学生们在她的课堂上却感觉非常痛苦。不得不说,她是一个非常无趣的老师,一心只想着按时领取薪水。她可以一整天站在讲台上对着她的学生用单调的语言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天,虽然她很聪明,但是她不知道如何与她的学生互动,并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去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欲望。更糟糕的是,她的学生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老师并不是真正地关心他们。她的学生的成绩也是学校里最糟糕的。
而那个年级学生成绩最好的班级是由赛伦小姐负责的。虽然赛伦小姐很年轻,而且经验也不是很丰富,但是她每天都以微笑对待自己的学生,让她的学生知道她是多么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当学生们做得好时,她从来不吝惜自己的掌声,奖励他们烤饼干,她的课堂上从来不缺乏欢乐的笑声。她的课堂是一个充满乐趣和吸引力的地方。她的学生们也很热爱自己的老师。因为学生们意识到老师也是同样爱他们,所以学生们也很希望老师开心,因此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坚持学习,甚至周末也不例外。
在学期结束的最后一天,我会看着学生们走向校车,因为我知道他们将会回家度暑假,坦白地说学生们不是走向校车,而是跑向校车。
我注意到,约翰逊小姐班级的学生早早地就不见了踪影,争先恐后地奔向校车,而赛伦小姐班级的学生们却是依依不舍,互相拥抱,彼此告别。他们彼此都不希望离开对方。赛伦小姐已经影响到学生们的一生,永远。因为学生们喜欢赛伦小姐,所以他们喜欢学习,这种影响力是你永远无法衡量的,这种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一生。
关键词2 家访与家长会
杨林柯:你和学生家长如何交流?是家访还是开家长会?
罗恩:我会在每年开学前的一天到我将要在新学年教的每个学生的家里去家访。对每个学生的家访只会持续1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只是让家长们了解我的“规矩”,我的期望,以及让他们知道我希望和他们紧密地保持联系。在孩子们的一生中,有两种影响力最为持久也最为强大——老师的影响和家长的影响。如果这两种人不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话,孩子们可要遭殃了;但是如果两者齐心协力,孩子们将会受益无穷。我还会在每周星期三的晚上定期邀请家长们到我的课堂上来开家长会。有些老师会说,“我也尝试各种方式开家长会,但是很少有家长会主动站出来说明他们存在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这时我会问这些老师,你们是否有亲自打电话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老师必须要真正用心地去建立和家长的联系,特别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需要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时,这种做法才是更有必要的。
关键词3 成绩与态度
杨林柯:美国的家长对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态度是什么?如果学生的成绩满足不了家长的要求,家长会抱怨老师吗?
罗恩:如果学生表现不好,家长们肯定是非常沮丧的,但是他们也通常会找借口,最常用的借口就是责怪老师,这让所有的老师都感到崩溃。在美国,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天分的,但是当老师为学生打出分数的时候,他们的家长就会感到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他们会认为这老师有问题。有时候,在美国,有些不太优秀的老师会给学生很高的分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家长们不再找老师的麻烦。当我刚刚开始从事教育事业的时候,我给一个女孩子的一科打了很低的分数,因为她在考试中很粗心,而且很多答案都是错误的,这时,孩子的母亲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她声称她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此前遇到的老师也都很优秀,她在暗示,因为我给她的女儿打了低分,所以我就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这让我感到遗憾和失望。
关键词4 教育理念
杨林柯:如果你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与学校里主流的教育理念发生出入,你会怎么办呢?
罗恩:我刚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我和任何人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都不一样。我在上课的时候,会站在课桌上,会唱着教课,会刻意穿着打扮,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课程更贴近生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如火的热情。但是其他年长的老师并不喜欢我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关上教室门不让任何人知道我在干什么,在那年的年末,我的成绩是全校老师里最好的,那种感觉真的太好了。更重要的是,我是整个县里所有学校成绩最好的教师,要知道我们县里有8所小学。我的校长约见了我问我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当我告诉她我的方法后,她鼓励我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你有志于做一个老师,你就一定要做好挑战主流的准备,你必须做出成绩。你的学生必须喜欢你的课,他们也必须得到高分。一旦你证明了自己,人们就会尊重你,尊重你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会让你在课堂上行使自由的权利,这就是我所遇到的情况。我的成绩每年都很高,所以我的方法开始被推广,现在我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已经遍布世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关键词5 知识与关系
杨林柯:你觉得教师传授知识重要还是和孩子搞好关系重要?
罗恩:我的总体目标是希望我的学生们学业有成,但是同时我也希望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我并不是我的学生的朋友,我是他们的老师,所以他们必须对我表示出足够的尊重,但我还是会与学生建立一种关系。比如说,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会给学生们用幻灯片展示我和他们同龄的时候我是什么样子的,我会给他们看我攀岩的照片、驾皮划艇的照片、我和朋友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了解我是一个真正的充满了思想和感情的人。我还希望他们看到我有许多亲密的朋友,我希望他们对我说,“你能让那么多的人喜欢你,我们也能做到。”诸如此类的做法会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和紧密感。我也会去在意学生们喜欢看什么电影,听什么音乐,总之学生喜欢的我都会留意,我会尽一切可能把他们喜欢的东西和元素植入到我的教学工作中。
关键词6 “朽木”可雕否
杨林柯:有一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孔夫子却说:“朽木不可雕也”,对这两句话你如何理解?
罗恩:在美国,我们有这样的谚语,“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是你却无法让它喝水。”这与中国人的理论是相同的。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的能力,但是有些孩子只是缺少学习的欲望。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世界需要伟大的老师。如果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们就会学习。换句话说,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老师,缺少与自己学生的交流,那么你的学生就是“不可雕也”。
关键词7借鉴与学习
杨林柯:你觉得中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中西方如何在教育价值追求上互相借鉴与学习?
罗恩:在西方的教育观念中,家长需要关心自己孩子能否接受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同样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他们允许自己的孩子参加游戏,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和文艺活动,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在一起。西方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收获快乐并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让孩子受到认可,孩子们就必须多才多艺,参与大量的课外活动。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受到了很多外力的驱使,比如让孩子得高分,让孩子上名校,但是中国的家长过多地关心最终的成绩而缺少关心如何使孩子喜欢学校。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家长们更关心、更在乎的是他们的孩子们学习的旅程是否愉快。(华商报记者赵媛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