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管人才----赢得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优势

标签:
杂谈 |
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我的印象中,大概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这其中极为典型的标志是大量的西方人力资源的著作被引进,其中发行最为广泛的估计是加里·德斯勒所著的《人力资源管理》了,其被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交替出版了七至十四个版次,其反响如潮,其间还引进了其他各种版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著作,进而又出现了一批详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如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开发等等)的著作,国内的学者应势编写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书籍,可谓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从学术研究上还是在实践管理中都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的企业需求、适者生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生态空间,我们不禁要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究竟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认为下列七大基本素质是必备的: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不能想象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或是形体,沟通能力永远是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人的第一项基本功。不具备与员工沟通的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在所有的组织层次上,大约有至少75%的工作时间用在沟通方面,因此所有的成功者都会涉及到沟通领域”。沟通、沟通、再沟通,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功。
较好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对组织而言构建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必须,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而言,首先应当成为学习能手,终生学习,永不懈怠。
熟练的法律法规运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绝不是MBA课程中的一两门课程能够解决的,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应当在合法的前提下运用人力资源的管理技术,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定应当是劳动法律专家。
敏锐细致的洞察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学会“察言观色”,对上对下都应十分敏感,应当成为企业中最能洞悉人的心理活动的人,而不是木讷的、迟钝的、事发之后才疲于应付的人。
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解决突发事件及意外事件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当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危机的时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能够临危不乱、冷静应对。
富有号召力的组织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而言则要求其具备相当的号召力,这便同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密切相关。
圆滑的劳资关系处理能力。能不能“圆滑”地处理好劳资关系已成为对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关键指标。同样要解决问题,我们当然需要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妥善解决问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
摘自《软硬兼施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