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数九歌”中的三九第一天,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换九就要变天的。昨天气温下降,寒风刺骨,寒气袭人,今天清晨气温骤降至零下五度,河塘里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记得每到隆冬季,大凡二九天换三九时就会变天,忽然降温后或风雨交加或大雪纷飞,但也有寒风过后天气转晴的日子。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冬季一种民间的节气歌。“数九”从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很流行了。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经昨晚气温骤降,河岸边的流水处结上了长长冰凌,悬挂在水榭上,约有两尺来长,倒映在水中,阳光下的冰凌晶莹剔透,分外好看。
荆州人管冰凌叫;“凌勾子”。记得小时候每到雪后的冬天,屋檐下吊挂着长长的“凌勾子”,那时空气质量特别清新,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工厂和汽车,放学后小伙伴们在屋檐下,用竹篙打断冰凌,捡起来放在嘴里有滋有味的吮吸着冰凌的融化的水。还不停的说;味道真好,冰凌里如果放点糖,味道就更好了。
由于时代久远,无法拍摄到老式的屋檐,暂借用蜡梅花上的“凌勾子”替代一下。
说到凌勾子,我又想起前不久在成都工作时,因不懂成都方言闹出的一个与“勾子”有关的笑话。(沟与勾同音)
营造风景林后,原树木种植地的排水沟渠受到影响,需修整还原排水系统。公司分派员工前来施工,我见到来人后客气的问到;你们来修沟子的?不想那几个员工对我怒目而视,闭口不答。我觉得不劲,就问其他同事这是怎么了?同事说;老师您弄错了,我们这里把刚出生的小孩有青色胎记的屁股叫;青沟子……。
原来是这样的,成都方言中的“沟子”是“不雅处”的专用名词是不能随便引用的。
就在我居住小区高楼下,有一棵蜡梅花树,楼上有水长时间滴下来,落在蜡梅花枝上,昨晚零下几度的气温,滴落的水珠在花枝上凝结成冰,随着水滴不停的淌下,冰凌越来越长,越来越多,成了形态各异的冰挂,水在低温下的物理变化,给人们带来隆冬季节的感观,冰凌中的花朵,如诗似画一样的美景。
图片摄在进入“三九”第一天时,冰凌中的蜡梅花。
隆冬的季节里,虽然寒冷,但是也给人们留下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见到的壮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