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孩子一边的图画书作家——伯宁罕创作赏析

(2015-05-19 17:39:17)
标签:

育儿

绘本

图画书

伯宁罕

分类: 书生活

http://s14/mw690/001NoG2Vgy6SolIEwiNed&690

伯宁罕生平

    英国图画书作家约翰.伯宁罕生于1936年4月27日英国萨里郡的法恩汉姆,他曾说过:“没有压力的童年为我的创作打下了最好的基础。”

    他的母亲曾经在著名的福禄贝尔Froebel(世界首家幼儿园创办者,德国教育家,倡导人性教育)学校教书,并且按照他的说法(电话访问),应该是一名出色的画家,可惜受到时代限制没有发展的机会,在他小时候还常常读凯迪拉克的图画书给他听。伯宁翰的父亲曾是一名新主教派的老师,在一战时赢得过一枚勋章,但本身是和平主义者。父亲对于那枚勋章的解释是“哦,他们肯定有很多,所以就给了我一个。”后来他成了一位推销员,并且为了供三个孩子读书,出租了家里位于伦敦西南的房子,全家住在拖车里。

    也许是由于经常搬家,也许是由于他的父亲推崇体制外的教育方式,伯宁罕童年时曾经换过9所学校,这九所学校都是实验性的,直到12岁时进入寄宿学校——夏山(萨莫希尔)学校就读,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不过他毕业时只得到了英国文学的结业证书,包括美术在内的其他科目全部挂科。即便如此,开放式的教育对于他的创作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当时他曾经偷拿了学校食物柜的钥匙,被学校的创办人A.S.Neil发现后,并没有像大部分成人一样,“他認為是用愛不是用逞罰或是威權可以達到成果的。我想他是對的,他只要將鑰匙歸還,並不需要逞罰,他也是那種一眼就可以看穿你的人,不可能對他說謊,他已經看透我,我也尊敬他,絕不再偷鑰匙。”《甘伯伯去游河》里面的甘伯伯在事先提醒大家、但仍然翻船后,也没有责备任何人,还邀请大家去喝茶。显然身上也有Neil的影子。

    部分受父亲影响,1953年他加入英国教宗之友协会(贵格会)成立的FAU组织,该组织主要由出于良知拒服兵役的人员组成,主要工作内容为战地急救。之后他去苏格拉、意大利、以色列等地服替代兵役,1956年,20岁的他进入伦敦的中央艺术中心学院学习,三年后,他以一本由手、脚印组合而成的画册作为毕业作品,获得了设计学的国家文凭。就是在这所学校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海伦·奥克森伯里。

    毕业后由于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把握,他又去了以色列,为一家电影公司制作模型和木偶,直到1960年的秋天才又回到伦敦。他一边为伦敦交通局画海报、帮杂志社画漫画、设计圣诞卡,一边尝试拿着他的作品集到各个出版社去寻求出版,希望能成为一名专业的插画家,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总是:“等你完成一两本书之后,再让我们看看吧!”直到1963年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宝儿》,从此他踏上了绘本创作之路。

http://s6/mw690/001NoG2Vgy6SolNmvbff5&690

 

(蒲蒲兰与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合办的带着绘本看画展:伯宁罕)

创作观点

    自从一次亲眼目睹座位上的孩子们由于不耐烦扭来扭去并被某位邓抚姆林的粗鲁教师投诉说他的学校演讲是浪费苏格拉艺术局经费后,他很少去学校做演讲。他说:“我不是花衣吹笛手,孩子们把我吓坏了。”2009年5月接受电话采访时他曾说过:“我创作时并没想专门为孩子创作。我也从没想过因为对象是孩子而做些特殊的事情。”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说道:“我并非是为让孩子能理解而创作,我只是创作。”他还认为图画书文本是“由2000字到80字的浓缩”。

    这种不为写给孩子而降低标准的态度让他的作品老少咸宜,既为孩子喜爱,又让老师和父母为代表的成年人反复阅读。

    他把每本图画书都当成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我在努力尝试,争取每次都能有所突破。”比如对传统经典《柳林风声》插图的处理办法,他说,从前从来没有看过杨柳风,如果看过,一定会被E.H.Shepard等名家的画影响,所以他要求编辑邮寄给他一本完全没有插图的书。画好以后,所有的画作都丢了,于是他又重新画了一次。伯宁罕曾经说过:“我自己关于儿童阅读的印象是,当你阅读时会获得绝对的乐趣,而当你试图从阅读回到现实时,书中的人物会自己活过来。”所以他在进行图画创作之前会画大量草图,来描绘书中人物的样子,因为“在我开始创作之前必需要完全了解他们。”

http://s12/bmiddle/001NoG2Vgy6SolRLE9l1b&690

http://s9/mw690/001NoG2Vgy6SolRNkF268&690

(《柳林风声》伯宁罕版插图)

 

对于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伯宁罕曾经说过:“當插畫者總是習慣製造強烈視覺效果,但是圖畫書並不是在每一頁製造大的聲響,如果可以音樂的術語來形容,圖畫書用是種沈靜的律動,對文字和整體並不必突出,這樣的效果超過想像的大。”

   关于他作品的多样画风,台湾的庄世莹已经做了非常好的综合,推荐如下:

伯宁罕默默独力的进行他的第一本绘本创作(不准确,后文有描述,编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63年他完成了「Borka:The Adventures of Goose with no Feathers」,并立刻以这本书于翌年得到英国童书插画家的最高荣誉凯特‧格林威大奖。书中那隻没有羽毛的鹅Borka,不能得到同类的认同,在全家族都南飞过冬时被遗弃在原地,因而展开牠独自冒险的历程,最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在伦敦的公园裡建立了温暖的新家。Borka这段追寻自我的过程,颇像伯宁罕的景况自道,从这本书之后,他开始进入儿童文学的创作天地,包罗万象的作品题材、丰富的想像力、锐利几至疯狂的幽默,都深深的攫取了孩子们的心。

在「Borka」之后,伯宁罕于1964年创作了「TRUBLOFF-The Mouse who wanted to play the Balalaika」,叙述一隻住在中欧的小酒店裡的老鼠,为了想学会巴拉拉卡琴,不惜追随吉普赛人而离家出走,最后终于成为演奏三弦琴的乐手,并且重返家园与兄弟姊妹组成乐团。同年伯宁罕也为Ian Fleming所写的「Chitty Chitty Bang Bang」配插画(这本书曾在1968年由张剑鸣先生翻译为《万能车嚏嚏砰砰》),他用重叠与轻巧的笔触创造出一辆有翅膀的模型车。

接着1965年伯宁罕的作品为「HUMBERT-Mister Firkin and the Lord Mayor of London」,Humbert 虽然是一匹跟随着主人四处收破铜烂铁的工作马,但从来志向远大,伦敦市长的就职典礼途中发生了意外,Humbert适时的帮助了市长,获得市长的邀宴和奖盃,成为牠最荣耀的一刻。1966年的「CANNONBALL SIMP」是一隻又胖又丑的小黑狗,没有人爱牠,被主人狠心的丢弃在垃圾场,但牠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坚持不放弃追寻朋友和一个家的愿望,终于在马戏团裡遇到一个失意的小丑,一起开创了他们的新生。1967年的「HARQUIN-The fox who went down to the valley」是一隻好奇心重、追求冒险的小狐狸,描绘牠如何运用机智避免家人被猎人追捕的英勇事蹟。

从伯宁罕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较鲜豔厚重的色彩和工整漂亮的笔法,大多以动物为主角做单一的主观叙述,故事的发展多为一段追寻的历程,因为主角的勇于突破成见,得以获致温暖的结局,这个阶段的作品并且流露出明显的英国文化色彩。在1969年伯宁罕描绘的「SEASONS」的四时递嬗中,我们似乎已可感受到伯宁罕作品风格的微变,他不再依赖长篇的叙述来讲故事,而是用更饱满的视觉意象来带动故事的推展。1970年的「Mr Gumpy's Outing」(《和甘伯伯去游河》,1994,台英)中,伯宁罕充分的表现出在创作上的自我突破,他在图画中自在的运用各种媒材和线条,画面上流动的光影随着小河淌水,引领着读者加入甘伯伯和动物们一起游河,表面上的故事性似乎削弱了,但其实读者的参与度更高、故事更具开放性。伯宁罕因此书再度得到凯特.格林威的首奖。1973年的「Mr Gumpy's Motor Car」是同样故事主角的姊妹作。  1974、1975年间,伯宁罕陆续为幼儿创作了八本小书:「The Dog」、「The School」、「The Friend」、「The Baby」、「The Cupboard」、「The Snow」、「The Rabbit」、「The Blanket」,小开本的设计非常体贴幼儿,画面处理得乾淨而单纯,故事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况,在与幼儿进行共读时很容易引起共鸣。另外于1985年出版的「First Steps」,内容包含了字母、数字、颜色、相对观念。以及1994年的「John Burningham's ABC」,伯宁罕都是以生动活泼、轻鬆有趣的单幅画面,让幼儿从情境中自然的学习事物。

1977年的「Come away from the water, Shirley」(《莎莉,离水远一点》,1998,远流)表现了伯宁罕更上一层的叙事功力,以左右两页同时呈现「现实」与「想像」的世界,形成有趣的对比,作者在不同的时空中怡然穿梭、出入自得,就像孩子没有边界、不受拘束的天性,相对的映照出成人世界的划地自限。1978年的「Time to get out of the bath, Shirley」与前作类型相似,但将时间压缩的更短,表现了更为海阔天空的心理空间。在1978年的「Would you rather...」(《你喜欢…,1991上谊》)中,伯宁罕尽情的发挥了他幽默、俏皮的本事,无厘头的问题和滑稽突梯的图象,很能满足小朋友爱恶作剧的心理。1980年的「The Shopping Basket」和1986年的「Avocado Baby」、「Where's Julius?」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1984年的「GRANPA」(《外公》,1994,台英)为伯宁罕赢得马歇尔奖。他在这本书中温馨的处理了「祖孙情谊」和「生命告别」的主题,同时深深的感动了大人与小孩。伯宁罕把这本书的版税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后来还把本书製作成动画片。1989年的「Oi!Get Off Our Train」(《喂!下车》,1998,远流)虽然仍以儿童和动物为主角,但却是伯宁罕首度在作品中提出「环境保护」的议题。同样的主题在1999年的「WHADAYAMEAN」中,伯宁罕表现得更为急切、焦虑,他的作品中少见如此大量沉重的说理,由此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环保、地球、人类的未来,有着深沉的思考和关心。  伯宁罕1991年的「ALDO」(《我的秘密朋友阿德》,1997,远流)像是他送给读者的一份神秘礼物,无论是大人或小孩,在心底的最深处都会希望能拥有互相扶持、分享一切、如阿德般的专属朋友吧!1994年的「Courtney」(《寇特尼》,2001,和英)也是人们的好朋友,但是势利的成人无法看到他的好,只有童稚的赤子之心,才能开启智慧之眼识得人生真正的价值。伯宁罕蛮喜欢替他书中的主角取个长长的名字,唸起来音韵抑扬顿挫就已经趣味十足,1996年的「Harvey Slumfenburger's Christmas Present」中,耶诞老公公不辞千辛万苦、舟车劳顿,为的就是希望能赶在耶诞前夕将礼物送给Harvey,这个温暖的的故事具体的实现了「耶诞精神」,只是让人好奇的是:Harvey的礼物到底是什麽呢?1996年伯宁罕还出版了另一本作品「CLOUDLAND」(《云上的小孩》,1996,远流),这本书的绘作方式和他过去的作品略有不同,插画是以照片为背景,再将人物剪贴上去,变成了似幻似真的场景,给这个虚实交错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契合的舞台。这种表现手法在前述的「WHADAYAMEAN」和1998年的「John Burninghamm's FRANCE」中有更纯熟、精采的表现。

伯宁罕最新的近作是2000年出版的「HUSHERBYE」,乍看有些让人惊讶和怀疑,他一连出版了许多有份量的作品,「HUSHERBYE」看来像个小品,只是要小动物、小孩、月亮上的人…一一安睡,但是当一页页裡的万事万物、飞禽走兽、地球、月亮…都在「HUSHERBYE」的温柔声中各得其所、酣然入梦,所有纷乱的心灵都得到了抚慰,我突然明白这是伯宁罕在世纪末为这个动盪的世纪、变乱的世界所提出的祝愿,HUSHERBYE!  经过四十年来的锤鍊,伯宁罕具有纯熟的绘图技巧和精准的设计概念,但我们从他的近作中可以体察到他的画风「由繁入简」的转变,更素朴的色彩、更自由的线条、更自在的挥洒叙事,这应该是他不断的思考与冥想所得到的答桉吧!虽然他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他的作品却是属于任何年纪、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热情的生命、自由的心灵-约翰.伯宁罕的创作历程就是一本最精采、尚未完成的绘本。

 

创作经历

 

    除了童书作家,他还是一位壁画、展览模型、杂志插画与广告的自由设计师。事实上,他认为自己是艺术家,是光与景的画家。他还曾经应邀设计过火车车厢。我们曾经有幸在日本京都梅小路公园乘坐过,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伯宁罕的设计。

http://s2/bmiddle/001NoG2Vgy6Som0vadHc1&690

 

    1963年,他的第一本图画书《宝儿》(Borka: The Adventures of Goose With No Feathers)获得了当年的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1964年,他与同是图画书画家海伦·奥克森伯里结婚。

    1969年海伦获得格林纳威奖,1970年,他因《和甘伯伯去游河》(Mr Gumpy's Outing,1970)再度获此殊荣,并成为首位两度荣获格林纳威大奖的作家。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为英国小学教材之一。他的《外公》(Granpa,1984)还为他赢得了1984年的科特·马希拉奖。

    外公的故事是以他最小的女儿艾米丽与曾经住在他们隔壁的岳父为原型的。“有人说外公是关于死亡的。我觉得它的主要意义在于讲述祖孙之间的关系。亲人之间是有纽带的,尤其是在祖孙之间。”尽管他羡慕书中那种祖孙的天伦之乐,他的另一个女儿露西也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但他却遗憾地说:“我和海伦是毫无指望的祖父母。因为我们实在太忙了。那种爷爷退了休,跟奶奶除了看孩子之外无所事事,总在迫不及待想再来一个外孙的生活并不适合我们。我们甚至比20年前更忙。当你年纪越大,就越想趁着还有时间能多做些事。”

    伯宁罕为007的作者伊恩·弗莱明所写的儿童冒险小说神奇飞天车系列Chitty-Chitty-Bang-Bang做了插图。这套书1964-65年出了三卷,于1968年由罗尔德达尔(没错,就是那个罗尔德达尔)和肯休斯改编为同名电影。这辆具有飞天遁地功能的神奇小车后来成为了英语小说史上最出名的一部。在伯宁罕官方网站上为儿童所做的公益售卖卡片,依然使用了这部小车的形象(见本文题图)。

 

 http://s12/mw690/001NoG2Vgy6Som2WYm7db&690

    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莎莉,离水远一点》(Come Away   from the Water, Shirley,1977)、《你喜欢》( Would You Rather,1978)、《莎莉,洗好澡了没?》(Time to Get Out of the Bath, Shirley,1978)、《鳄梨宝宝》(Avocado Baby,1982)、《迟到大王》(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 the Boy who is Always Late,1987)、《喂,下车》(Oi! Get Off Our Train,1989)、《我的秘密朋友阿德》(Aldo,1991)《哈维·史蓝芬伯格的圣诞礼物》(Slumfenburger's Christmas Present,1993)、《寇特尼》(Courtney,1994)、《云上的小孩子》(Cloudland,1996)、《魔法床》(The Magic Bed,2003)等。

    2012、2014年伯宁罕两度入围安徒生插画成就奖(2012年获奖者为彼得·西斯Peter Sis;2014年为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中少社曾出版曹文轩文他配图的《羽毛》)。现在,作为一位已经创作了三十多本图画书的作家,他已经在大西洋两岸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作品被译成十数国文字。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Jonathan Cape公司出版,当然也包括1963年出版的首部作品。这家出版社的编辑Tom Maschler可以说具有超前的意识,允许伯宁罕充分发挥他的个人写作与插画风格,让《宝儿》有机会一炮而红。马斯勒与伯宁罕早期的合作可以说引发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对儿童作品认识的改变,促进了儿童作品从说教式到个性丰富、色彩斑斓的演变。《宝儿》是当时英国第一本用四色印刷的图画书。伯宁罕对于Tom的评价非常高,他说:“我所工作的編輯Tom Maschler很不一樣,他總是說"Let's do book"所以當我做Granpa時,他馬上打電話找John Coates來看,John是Raymond Briggs的無字書The Snowman動畫的製作人,他告訴John"我已經幫你找好下一個作品了,來看看嗎?"於是就在轉角工作的John看了之後馬上同意。Tom就是有這樣的遠見,他也說服約翰藍儂寫詩。”

    有趣的是,厄苏拉“纵容”下的桑达克所著的《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也是在1963年出版,并获得凯迪克金奖。他们两人同时在英国与美国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儿童作品呼应。在2006年伯宁罕出版的同名自传中,桑达克在序言中写道:“我们为童书开创了新的局面,让绘本不仅更贴近孩子那难以捉摸的世界……我们跨出了自由的第一步,向前奔驰。”

 

另一半

 

海伦·奥克森伯里是世界著名的童书插画家和绘本作家,她可是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常客哦。1969年,奥克森伯里凭借《昆格勒·万格勒的帽子》和《我家宠物是条龙》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大奖;1999年,由她重新绘图的经典童书《爱丽丝漫游奇境》再次帮她斩获凯特·格林纳威奖。不仅如此,1988年、1991年、1993年和1994年,奥克森伯里凭借《我们要去捉狗熊》、《农场主的鸭子》、《三只小狼和大坏猪》和《太多》四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

 

 http://s7/mw690/001NoG2Vgy6Somceubkc6&690
        (夫妻俩的合影)
http://s4/bmiddle/001NoG2Vgy6SomchnwLc3&690
         (夫妻俩合作的图画书)
 

 

奥克森伯里擅长用铅笔线条和明亮的水彩表现画面,大陆已引进的三种绘本都是水彩画。在《我们要去捉狗熊》中,她还用黑白和彩色交替的设计来表现主人公捉狗熊途中遇到困难时和克服困难后的不同情感氛围。不过,和沉默、不苟言笑的伯宁罕不同,奥克森伯里幽默而热情,她不仅创作了很多绘本,还热情向大家推荐绘本。她认为图画能缓解儿童对文字的恐惧感,帮助孩子更顺利地走进图书世界,她建议“要尽早让孩子接触图画书,因为这是他们未来一生阅读和学习的踏脚石”。听起来是个优秀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呢。

 http://s14/mw690/001NoG2Vgy6SomhFQZvbd&690

http://s8/mw690/001NoG2Vgy6SomhHphd87&690

http://s4/mw690/001NoG2Vgy6SomhJnura3&690

http://s16/mw690/001NoG2Vgy6SomhL5Bdef&690

    "I think that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writer for children you have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certain age group. I've stuck to mental age of five," 这是伯宁罕对于儿童图画书创作经验的精彩总结。他的图画书之所以广为孩子喜爱,仅仅是因为,他在内心始终是个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