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三九岁了
作者:szknife 标签:生活2012-04-02 01:38 星期一 晴
生日的前一天晚上,讲完皮兰德娄的《宝贝坛子》,爸爸说:“好啦,该和八岁的三三说晚安了。”想起明天的生日,三三突然有些感触:“哦,八岁过去,就再也没有八岁了。”
还好,九岁的生日,仍然是快乐而满足的一天。
因为清明节的调假,虽然是星期六,这天大家都要上学上班。三三试过邀请好友到家里来开生日会,果然同学都忙来不了,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开心的是,三三决定不参加明天学校组织的集体春游,这样明早不用上学,就可以和妈妈一起睡个大懒觉了。
晚饭后,三三和妈妈一起,到街对面的面包店去取预订的冰激淋蛋糕回来。点了九支小蜡烛,认真地许了愿,切了蛋糕和姥姥一起吃。影碟机里已经放上了妈妈精心刻录的MV,全家人捧着蛋糕盘子,一边吃一边欣赏。八年,从初生到长大,从天南到地北,每一张照片都唤起一段记忆。在Secret Garden的背景音乐中,数十张精选照片看过一遍,又细看一遍,最后定格在字幕:送给我们最爱的三三。
三三说:“好感动,我应该泪流满面吗?”
这一天,刚好还赶上“地球熄灯一小时”。吃完蛋糕,一家三口手忙脚乱地在八点钟前关了家里所有的灯,出门去外面散步。路上,爸爸讲了个《快乐的小汉斯》的故事。小汉斯从开始有他的头那么大一坨金子,换马换牛换猪换鹅换石头,到最后两手空空,却高兴得跳起来。爸爸说,这个故事有点禅宗的味道,小汉斯为什么那么快乐?妈妈说,如果小汉斯有大智慧,开头就不会收下金子。三三说,我们来扔沙包吧。
沙包是她自己早先缝的,拳头大小,里面的填充物不是沙子,是做手工用的棉。三个人一路走,一路在昏暗的路灯光里,兴致勃勃地玩抛接沙包游戏。路过一家健身用品店,买了一根跳绳,运动项目才终于转向。爸爸发现,许久不见三三跳绳,技术突飞猛进啊。妈妈说,那当然,她们班有几节语文课不上专门用来练习跳绳呢。
妈妈钻进路边服装店淘便宜T恤,三三就在店门前的空地跳绳。连走路,也改成了跳绳跑,在花坛和路人的间隙穿行。三三说,这叫障碍跳绳。结果是,汗水满头,贴身的衣服湿透。另一个结果是,吃到了明治雪糕,还尝了一口妈妈的笨拉拉。爸爸说,今天不错,你和汉斯一样,每个愿望都实现了。
九岁的生日礼物,妈妈和三三商量好了,等清明假期去杭州厦门玩的时候,看到喜欢的再补买。其实爸爸老早就准备了一套鸟山明的漫画《阿拉蕾》,计划当生日礼物送给三三,而且已经抢先读了一本半,断定了正是该同学喜欢的那盘菜。不幸的是,有一天爸爸故意试探问:“你想要什么样的礼物?”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书!”就这样,爸爸偷偷地受了一回伤,不仅满怀忿恨地放弃了先前的送礼方案,而且还对自己贪得无厌的囤书行为痛苦地反思了好久。
一小时半的散步接近尾声,大家心情都不错。爸爸还是觉得,没有礼物的生日总好像缺点啥。终于没忍住,很低调地对吃着雪糕的三三同学说:“虽然讲好了礼物后面再补,虽然你不喜欢书做礼物,嗯,两个虽然,但是,回家洗完澡,我还是想推荐一套书给你。只读其中一本,如果你不喜欢,我送给别人就好了。”
回到家,满身是汗的该同学大叫累死了累死了,我要上床休息一下。脱下外套,钻进被窝,顺势抓了本《寻宝记》,开了台灯就翻起书来。爸爸大声说:“出那么多汗,要洗澡啊!”显然,没有人听到,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爸爸又说:“你难道对我说的书一点好奇心也没有吗?”
答说:“有啊。”
“那你先去洗完澡,马上就拿给你。”
“如果要洗澡,我宁愿不要书!”
可惜,这不是选择题。要或者不要书,澡都得洗。最终三三还是在某人发话之后,潦草地冲了澡。《阿拉蕾》第一册已经在枕边等她。
然后,爸爸妈妈分头忙自己的事,那位同学捧着书,好长时间,一点声音也没有。一本书读完,已经很晚了。爸爸在门外远远地望见她合上书,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九岁了,还是对洗澡、洗头满怀敌意。爸爸曾经一度非常不解、不满,并为此进行过多次失败的斗争。可以预料,继续斗争也不会有更乐观的结果。也许罗尔德•达尔是对的,没有孩子愿意洗澡,而且洗得太干净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隐形的显形的恶女巫,会闻风而来。脏点臭点,才能更安全。
有三件有趣的小事,值得记录下来。
第一件。这个月的家长读书会上,从班主任刘老师口中得知,某一天,三三同学感冒流鼻涕,用过的纸巾团团堆在课桌上,一阵风过掉了一地。刘老师生气了,罚该同学打扫卫生。(从此后,用过的纸巾进了书包,背来又背去。)
第二件。三三同学最近习惯拿左手的手背当草稿纸,所以手背上经常是黑乎乎的笔迹纵横。该同学解释说,列着乘法竖式的,是“数学皮肤病”,写着字词的,是“语文皮肤病”。爸爸好奇:“没有英语皮肤病?”答说:“没有,要是写了完整的单词,会被误认是打小抄!”,“皮肤病”的这个说法,倒是创意十足。可是某一天,教三三学长笛的老师受不了,警告她说,下次你要是没把手背洗干净,就不要来上课!
第三件。每天早上爸爸送三三上学,下车前都会提醒她整理好衣领裤脚。有天爸爸说:“把外套拉链拉上吧。”该同学爱理不理:“为什么要拉?”爸爸说:“整洁呀,你看路上走的同学,有哪个是敞着的?”于是三三开始拿眼睛搜寻反驳证据。可惜一直走到学校门口,遇到的所有学生外套都是拉上的。爸爸很得意:“你看,我说了吧。”该同学不屑地说:“那是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家长!”说完拉开车门,头也不回地向校门走去。
其实在爸爸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远不止此。某同学放学回家,身上经常像出没于建筑工地的工人,校服鞋子沾满辛苦劳作后的风尘。她的书包里,塞得满满的书大大小小横七竖八,从来就没有伸直过腿脚,铅笔蜡笔橡皮尺子与文具盒四处分布互不打扰。写完作业桌子上一片狼籍地上到处笔头笔帽,书架上取下来的书翻完走到哪里顺手就放到哪里,做完手工满地边角料剪刀胶水丝毫不觉碍事儿挡路。总是在找东西,找作业本找课本,忘记作业,落了水壶,丢了眼镜儿……
好吧,二比一,就算是当爸爸的爱抱怨。抱怨的确是不对的,也是毫无益处的。可是要想视而不见,真是有些难度。有人说,这是因为星座的缘故。遇上两只白羊,这是宿命。又有人说,这是红人和蓝人的区别。还有人说,爱不是忍受而是接受。这里面的道理,似是而非,认真计较不得。但是有一条,爸爸似乎明白了:多数时候,需要改变的是自己。或者说,有些小朋友就是这样的。没什么道理,就这么简单。正如上面写的,爸爸时常忍不住牢骚。但他也一直在努力无条件接纳,并且认为接纳是一切的前提。除此之外,他竟然始终还抱着一份隐秘期待:长大后的某一天,三三同学突然懂得那些习惯的价值,所有的问题应刃而解。
好了,说回开心的事。三三八岁这一年,全家没有按往常几年的惯例安排长假旅行。最重要的旅行,是去年暑假去北京上正声艺术的山中课堂。尽管只有一周时间,却留下非常多的快乐回忆,让全家人回味不尽。在山里,除了画画方面得到的指导,三三最大的收获便是认识了予飞、筱音这几个朋友,从此后想念不已。这一年的正声课,让三三始终保持对画画的热情。虽然平时的练习不像有些孩子那样勤奋和投入,但每一次作业都能从中找到乐趣。虽然交作业的是三三,正声课其实是一家三口人共同的课程。爸爸借机补了美术常识课,妈妈兴之所至也经常刷几笔。很奇妙地,看似简单的网络课,不知不觉地越过美术课的界限,新的窗口一扇接一扇地打开。现在想来,三三与正声课,真是一场奇遇。
除了完成网络课的作业,三三还是喜欢自由自在地画漫画,画她发明的各种机器,画想象中的各种怪兽。有一天,三三回来说,我给同学升级怪兽精灵,赚了一块多钱。爸爸好奇,怎么升级?三三说,就是在纸上画啊,一次一角到两角钱,谁谁谁说明天还要从家带钱去学校让我再给他升级。妈妈大惊,你可别收费太贵啊!
新的一年,快乐的远行将在九岁的第二天展开。三三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西湖边的柳枝,去听鼓浪屿的涛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喜欢的书,带着画画的笔。画画像读书一样成为她生活中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那才是爸爸妈妈期待的结果。
这一年,三三还是那么忙碌。三年级的下学期,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兴趣班。每周一次羽毛球课,两次乒乓球课,两次管乐队的长笛课,周三晚上的古筝课,周四正声课……虽然主要上课时间是下午放学后的一小时,但是全部排下来,忙碌仍然不可避免。上学期,每周五晚上还会去白石洲上一次乐高课。她很喜欢给他们上课的几个乐高老师。一个课程结束后,课时用完,老师调走,那个班也散了。前些天,几个妈妈一合计,把乐高班又张罗起来,时间还是每周五。一起玩的,都是央校的孩子,过去熟识的。上一周,决定乒乓球课暂时取消。突然出现两个什么兴趣班都没有的下午,三三很开心。
古筝课赵老师回老家生BB去了,换了余老师。去年秋天考过了四级,得了一个精致的证书。今年学的技法越来越难,乐曲越来越复杂。弹得好的时候,自己也很享受。楼上新搬来一家人,孩子几个月前开始学古筝。练习非常刻苦,进度飞快。突然有一天,筝的音准完全跑掉,可是那孩子仍然每天执着地练习。三三每次听到,都长叹一口气,觉得心有不忍,狠不得上楼去帮忙把音给调准了。长笛是新课,妈妈认为长笛的好处是方便随身携带,而古筝可不能带着走。起初的新鲜感消失之后,三三已经开始感觉到长笛有难度,但是尚且能够坚持练习。三三说,改天我要学会哈利•波特里的乐曲,回家吹给你们听。
除了上课和兴趣班,三三最大的乐趣,是做各种各样的手工。橡皮泥的,布艺的,拼贴的,玩起来时间就不够用。电脑游戏玩的次数越来越少,只是偶尔上一下洛克王国,做做任务,来几个回的精灵战斗。去年八月暑假结束前,开了新浪微博@三三2003,第一条微博@了王卯卯,因为刚刚喜欢上《卯个人》。刚开始几天,有空还上去发发微博,自编O(∩_∩)O这样表情符号,觉得好玩。后来,不知不觉就失去了兴趣。到生日这一天,有129位粉丝呢。
这一年,三三最喜欢读的书,仍然是漫画。《数学大战》、《寻宝记》、《龙狼传》、《怪医黑杰克》、《兔子帮》、《阿衰》、《福尔摩斯》……以及《漫画世界》杂志。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爸爸读得最长最开心的是“阿甘先生”系列,六本书全部读过一遍。有时候是妈妈读英文原版的Harry Potter,花几个月的时间,很了不起地读完整本的Philosopher's Stone。今年读得最入迷的书,是爸爸偶然带回家的波西•杰克逊系列。读完盛赞,还到处向别人推荐。接着又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卫斯理小说。因为有意推荐的书经常遭到冷遇,爸爸从保护自尊的角度,现在一般不再轻易出手。偶尔会有意外的情况。比如爸爸要带《尼尔森老师不见了》去她的班上讲,结果这本书不经意地成为她的大爱。也许现在她还在好奇:尼尔森老师真的有那么厉害?
和二年级时一样,学校仍然只是三三生活中的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只不过重要性似乎有上升的趋势。主要的功课没有什么挑战性,考试测验尚能轻松应对。上个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全部获得免考,三三自己并没有觉得特别。最喜欢语文课,因为喜欢刘老师;英语课老师很严厉,不过上课比较有趣;不太喜欢数学老师,但数学课暂时没有发现跟不上的迹象。有一段时间,三三表现出对科学课很有兴趣,回家和爸爸讨论“超光速行驶的汽车”,讨论如何“隔磁”。老师发动大家养蚕,有同学送了三三两只。三三带回家来,很细心地观察,和爸爸一起去找桑叶来喂,还很认真地记了几篇《养蚕日记》。谈论起来,三龄蚕五龄蚕的,很专业的样子。
不久前的一天,三三回来说学校推荐她参加一个什么英语竞赛,老师让家长帮忙准备2B铅笔。那天三三放学回家说,英语竞赛没做完题,时间不够。这是三三同学第一次做标准化考试题。爸爸问,是不是因为涂格子花了太多时间?三三说,是啊。爸爸笑了。想当初,爸爸妈妈身经百考,考试前削铅笔那也是必修的技术活儿。
三年级的小屁孩儿,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江湖。和爸爸小时候上学时不一样,现在学校里女生看起来常常比男生强势。某大块头男生?“攻击力10,防御值10000”,经常被女生扁。某男同桌?“我是他师傅”!从三三偶尔透露的零散信息判断,她们班上似乎也是如此。一年级时三三颇有好感的乖宝型男生,现在似乎疏远了。据说有男生回家经常提起三三,还唱“我家大门常打开”。最铁杆的死党,可能是另外两个女生,马儿和小江。三三说,她们仨经常隔着座位传小纸条。这些纸条,有时在家清理书包后丢在垃圾筒里,爸爸会好奇地捡来看。其实不过是平常的聊天。最常见的是互相咒骂“你是猪”,或者谈论共同读过的书里的某个角色,比如:
你不是混血吧?
你才是!
我要是就好了。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眼看着这个班上的孩子长大,慢慢长变了样子。倒是家长们,似乎没有多大的长进。刘老师说,到现在还不停有家长打电话要求给自己的孩子换座位,实在不堪其扰。于是,班上的座位从上个星期开始大循环。这个星期坐第一组第二排,下星期就换到第二组第三排。如此,家长们即使不满,也只能闭嘴。
一年级起,三三便一直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但是这个学期开学后不久,刘老师把她往前调了两排。因为,三三同学近视了。
九岁的第一天,三三独自在家,写完了除作文以外所有的假期作业。晚上去上乐高课,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岸城,回到家已经快十一点,很疲倦地睡了。
明天,我们去杭州。
http://s4/middle/621ccd8d4bd0cd15a4443&690
前一篇:舍●得 阿宝老师沙龙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