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勤学苦练走错门——儿童音乐启蒙乱弹

(2012-02-28 20:36:56)
标签:

三三

育儿

音乐

分类: 絮絮叨叨

http://s12/bmiddle/621ccd8dgba058a0c56cb&690

    小区内忽然有人学筝,每天练习可谓刻苦,早起7点晚至十点,冬练三伏夏练三九,连常常偷懒的三三同学都觉得惭愧,这小朋友真是太勤劳了。

    听着听着,这几天吃晚饭的时候,忽然感觉不对味儿,琴音偏得越来越远,估计是没有老师来帮助调筝。问题是弹筝的人仍然按照全走了的调子勤学苦练。三三问我,妈妈,她弹的是什么曲子啊?我真听不出来。早几天应该练习的是三级的曲目,可是现在调子已经跑到不知哪里去了。

    不禁想起刚开始给女儿学习乐器的时候,很多专家建议,孩子学习乐器先从键盘乐器学起,比如钢琴、电子琴,音准容易把握。而古筝这样的弦乐因为需要靠感觉找音,孩子不易把握。但是键盘乐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每天要保证练习足够的量,比如钢琴要至少一个小时。我曾听太多家长说起陪孩子练琴的血泪史,所以尽管后来三三再三想学习钢琴,我都没答应,因为我了解这小家伙的个性,乐感很好,但是不肯吃苦。古筝按理说一般的琴行也会要求孩子每个曲子务必练习多少遍,每天务必练习多少小时,在给女儿找到古筝老师后,我每次上完课都摆好水果点心,跟老师聊一会儿天,首先跟老师沟通的就是,我们学古筝不是为了考级,所以不急,为的是能掌握一门可以表达自己感情的乐器。老师非常贴心,也理解我们的用意,每天布置的作业基本都在半小时以内,周末的时候如果有得玩,这半小时也让路到周一。就这样,学习了近三年,三三的兴趣还是保持得很好,虽然练筝还是要提醒,但是从来没有出现强烈的情绪抵触,而且常常乐在其中。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表达,最了解自己孩子的,莫过于父母。不知其他家庭让孩子学习乐器是什么目的,但是我想肯定不会是为了日后跟自己为了练习乐器而死磕到底,成为冤家。本来音乐是很美妙的一件事,但是学着学着功利的目的却让学习变了味道。甚至一开始,学习什么乐器都是家长指定的,孩子根本没有话语权。这样的学习能带来什么呢?即便获得一纸证书,却换来孩子日后根本连看都不想看琴一眼,值得吗?

    看俄罗斯以及很多欧洲国家的电影,很让人艳羡的家庭氛围就是,大家围坐炉边或桌前,有人拉着手风琴或者小提琴或弹钢琴,有人引吭高歌,甚至翩然起舞……音乐带给人的快乐是发自内心、渗入骨髓的。这样的场景在国内并不常见。是什么剥夺了音乐本身的功能呢?

    扯远了,说回来,一己之见,如果孩子乐感略弱而能够刻苦练习,还是应该从键盘乐起步,会容易掌握音乐本身的音准和节奏。而如果跟我家娃一样贪玩而乐感较好的,估计会有其他选择。至于到底选择什么,还是要听孩子自己的意愿,给她整个乐器花园,让她完全领略乐器之美,然后才能选中心仪并能陪伴一生的乐器伙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