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外剖宫产的历史与现状探究

(2012-05-14 16:07: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性科学

    国内外剖宫产的历史与现状探究



作者:陆于宏

 

  世界剖宫产的历史回顾

  剖宫产原名剖腹产,是医学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外科手术。早在公元前700余年,罗马帝国即颁布了关于剖腹产的法令:规定凡孕产妇在妊娠后期死亡或行将死亡时,医师必须将胎儿从母亲的腹中取出。这一法令维持了两千余年。但在当时,仅限于对已死亡或行将死亡的孕产妇实施,孕产妇死后,胎儿在子宫内仅仅只能存活5—20分钟,因此即使将胎儿取出,也都是非死即残,存活率几乎等于零。

  到公元15世纪,开始对难产的孕妇施行剖腹产术,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由于当时手术技能尚未成熟,既没有麻醉,又不懂得如何消毒,而医生在取出胎儿后也不知如何缝合子宫切口,而是任其自然收缩止血。所以几乎所有的产妇,在施行手术后的一周内,相继因出血或感染而身亡。随着医学技术特别是消毒技术、切口技术和缝合技术的发展,剖腹产术逐渐被医生们所采纳,并不断推广。

  国内外剖宫产的现状

  据Richard报道,美国的剖宫产率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5.5%,到1978年为15.2%,而到1988年升到25。0%,是当初的5倍,发展的速度也是极快的。但是从80年代起,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开始关注这种趋势,使剖宫产率逐步下降,到8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Francix在1994年对挪威、英国、瑞典、美国1980—1990年剖宫产率的变化作了比较,见表1。南美国家,如巴西,在1986年全国的剖宫产率已达到36.4%,一些地区超过了50%。

  我国据1989年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资料报道,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一2%,到1988年上升到22%。北京妇产医院1960~1994年35年间资料分析,60年代剖宫产率<5%,70年代末到80年代为20%,90年代上升到40%。上海市1980年剖宫产率为9.95%,1997年上升到45.51%。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剖宫产率1980—1984年为18.60%,1995年上升到48.24%。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但少数已超过60%。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在城市医院设法控制剖宫产率的同时,区、县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正在热衷于开展剖宫产术,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以上。

  国外剖宫产率上升的迅速阶段在70年代,到80年代已趋于稳定,而90年代则逐步下降,这种上升的趋势持续了大约20年。美国妇产科学会提出的目标是到2000年剖宫产率要降到15%以下,其中初次剖宫产率要<12%,再次剖宫产率<3%。挪威、英国及瑞典1990年的剖宫产率已在15%以下,日本仅为7%~8%。我国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在80年代中期与90年代,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并且继续上升。目前,据调查,剖宫产率已经到75%,甚至更高。

 

  国内外学者关于剖宫产现状的分析

  1 对剖宫产比率的判定

  2002年6月7日在广州举行的2002年国际围产及助产学术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剖宫产的增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并不会给母婴带来更多的安全。而且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也在提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剖宫产率在小医院应在10%左右,大医院为15%左右。然而目前,大多数国家已远远超过这一比例。

  2 对剖宫产高比率原因的分析

  2.1 医学科学本身的发展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技术明显提高,输血、抗生素及麻醉等都有长足进步,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某些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如重度妊高征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已不再是剖宫产的禁区,成为剖宫产的合理因素,因此,许多难度较大的助产技术已经被较安全的剖宫产所代替。

  2.2 剖宫产指征的人为扩大

  由于围产期保健更新了观念,产妇与胎儿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臀位、羊水过少、胎窘、巨大儿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臀位几乎是常规剖宫产,因臀位阴道分娩胎儿损伤和围产期病死率较高,剖宫产分娩的胎儿较自然分娩的胎儿预后要好。因此,有条件试产的也未予试产,而直接采用了剖宫产。对于正常骨盆,估计体重3000克以下臀位的胎儿,在产力良好的条件下,可经阴道分娩。B超的问世使羊水过少的产前诊断大为提高,在排除胎儿畸形所致羊水指数低值时,当孕足月估计胎儿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则选用剖宫产。Biggs.JSG认为,以胎儿宫内窘迫为剖宫产指征大约有半数是合理的。因此,一些胎心率或胎动异常并非都是胎窘。对于胎窘的诊断应根据多项指标综合分析。

  在头盆因素中,一些相对性头盆不称有很多是指征不足,有的尚未临产仅根据胎头高浮、跨耻征阳性、胎膜早破后胎头不入盆等就确定了头盆不称的诊断,有的已临产,发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阻滞或延缓,不做积极处理,就以此作为头盆不称的诊断依据而做了剖宫产,出现操之过急、试产时间不足,产程观察不严密、转化治疗不利等偏向。如果产程中能适时行人工破膜、药物封闭治疗宫颈水肿、静滴催产素保持良好的宫缩、静注安定等加速产程进展、手法旋转胎头适时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等处理后,使原有的头位难产倾向的胎儿从阴道娩出。由于我国特别是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在孕期营养充裕甚至过盛,胎儿过大也成为剖宫产的常见指征。

  2.3 传统习俗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但由于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社会上一些落后陈旧的习俗观念仍不少。而在目前医学科学水平下,能满足定时分娩这一要求的只有择期剖宫产,故有些产妇为达到目的就千方百计寻求医生的帮助。而有时医生也由于种种原因迁就了这种要求而实行剖宫产术。这种情形在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华人社区中都普遍存在。据某妇幼保健院介绍,医院每年都会接到产妇及其家属对剖宫产的预约,每年的新年、国庆、五一等日子要求作剖宫产的家庭都很多,更有甚者连宝贝出生的时辰都定好了,她们在医院上未作检查时,就强烈要求剖宫产。也有的产妇只是为了要让孩子赶上或避免某一属肖而寻找种种理由要求剖宫产。还有些产妇在分娩前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预测胎儿性别,当获悉是男孩时,就坚决要求剖宫产。有报道在43例无产科指征而行剖宫产的产妇,娩出的婴儿78.3%为男婴。这表明,我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始终不同程度的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

  2.4 关于分娩方式的健康教育水平低

  随着社会各种媒体对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很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治疗、预后等有了一定水平的认识,加之经济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也有能力对医疗保健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正因如此,人们往往会过分相信自己从某一渠道获得的信息,从而形成了认识误区。因此,科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在这一环节作用重大。对于分娩问题,如何通过健康教育使产妇选用恰当的分娩方式同样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我们所作的工作,无论是全面的大众知识的横向普及,还是纵向某医生对产妇的分娩知识的诠释,都不是很理想。

  2.5 医疗卫生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卫生法制法规尚不健全,一些规章条例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地位,这势必影响临床医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产妇一旦提出剖宫产的请求后,医生便处于两难的境地。如不同意剖宫产,万一试产失败,再行剖宫产,产妇和家属会认为是受了“二遍罪”,医生因而受到指责和埋怨。倘若阴道分娩发生意外,更是给院方及医生带来无休的纠纷,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类案例有很多,然而我国目前尚缺乏专门的法律、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这类纠纷。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类纠纷,一些医生只好同意产妇及家属的要求,医院领导或科室负责人为了减少麻烦也只能默认这一现实,让产妇或家属在所谓知情同意书或自愿申请书上签字,从而减少麻烦,保护医院及医生的安全。因此,大量的、无医学指征的或尚不足以构成指征的单一因素者施行了剖宫产。这种现象世界各地都存在,个别报道产妇要求剖宫产已成为列第一位的原因。英、美国家的许多医生也认为担心涉及医学法律问题的诉讼是导致70年代以来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2.6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

  因为剖宫产快捷,一般只需一个小时左右,可以节省医生大量的时间,而试产往往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去观察和处理产程。而且如果试产不成功,医生还可能需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剖宫产则可以避免这些麻烦,还迎合目前产妇和家属的剖宫产愿望,皆大欢喜。另外,更高的经济效益也诱使医生选择昂贵的医疗手段。不过,在国外,对于医生而言,收入的增加不是最主要的,而是因为剖宫产可以主动安排日程节约时间。因此,医生图方便是到植物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2.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原因

  我国由于国情的需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独生子女、优生优育,因此,胎儿比以前更加珍贵,产妇及家属不愿婴儿冒丝毫风险,更害怕会使用产钳助产等较危险手段,从而拒绝试产。同时,晚婚晚育也是计划生育政策所号召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控制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减轻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但是,一些妇女可能由于时代的压力或其他因素,过分的晚婚晚育,使近十余年来高龄初产妇比例明显升高。

  这类妇女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生理上的变化会对胎儿发育及分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异常分娩增加,剖宫产率升高。高龄产妇除生理上存在不利予分娩的因素外,心理上也有其特殊性,产妇和家属思想负担重,对胎儿的重视程度更大,再加上对于分娩的一些错误认识,她们往往从妊娠开始就认为自己只能行剖宫产。即使临近分娩时要求其试产,她们也表现为急躁、缺乏耐心、情绪不稳等,不能很好的配合,因而多数还是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2.8 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原因

  由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日趋健全,很多单位都以医保形式解决分娩问题的医疗费用。然而,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自己负担的部分相差不多,对于选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不会造成大的经济差别。因此,很多产妇没有了钱的顾虑而欣然接受剖宫产。

  结束语

  自古以来,生儿育女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是繁衍后代的自然的过程。剖宫产只是在这自然过程中发生某些意外的情况下被迫产生的一种医疗手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开始要利用剖宫产去人为的改变生育的过程与时间,人为地干预自然过程,这无疑是一件可怕与可悲的事情。不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产生的原因,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认清事实的现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事情的办法,寻求在自然中发展的途径。

 

 

(来自中国性科学官网http://www.zgxkx.org/sex/sexword/201108/1007_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