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621826d4tb70a988b771c&690
王英芹女士的《掀起你的盖头来》 特别感谢英芹画家在新年里为晓溪博客增彩
小语:年来了,坐下来,想填首长调,给这个龙年增添一点色彩,也给自己换一换感觉,但是真的没有心情,这些天,身心极为疲乏,工作太累,人也整个枯萎了一截。
不过,还好,2011年也还是有成绩的,10月份,出了一本书《晓溪散文随笔》,这本书是去年一整年的一个亮点,被确定了“全国农家书屋”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项目,自认为还是本可以让人受一点点启迪的书,就先把这本书的《后记》放在博里吧,以冲一冲空气中太沉闷的灰色氛围!
给博友们拜个早年,在岁月如歌的长河里,我们擦肩而没有过,晓溪万分珍惜这样的缘分,祝福你们,祝福新年,祝福你们,祝福真诚!
《晓溪散文随笔》后记
文/晓溪
《晓溪散文随笔》这本书尘埃落定了,在这40篇文章中,有百分之九十的篇章,发表过却没有细统地结集出版过,书名是“散文随笔”,其实出版过选进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我想,既然是选读作品,就要是好作品。因此,选进来的几篇都在《散文选刊》选载过,即便是这样,我也不敢保证读者对这本书是百分之百的满意,读者的召唤视野与作家的期等视野是相等的,情感的流动是带着作家生命的音符传递给读者的,只有这样,读者才会对作家的作品满意而接受。作品也才能经受时间与岁月的锻铸与洗涤。
收入的后三篇《岁月心笺》《荒漠拾忆》《尘缘小记》是很早以前就出版过的,当时在社会上有点反响,又在世界华文文学评比中被列入后选篇目,是个系列,就选了进来。还有三篇在散文随笔集《长天秋水》中出版过,有两篇《国粹》与《关于职业道德》在几家报纸上发表之后,也收过书,其它篇目都没有出版过。有几篇发表过却是年轻时候的文字,除了浅显,没有别的,想记录的是自己的历程与心绪,所以也选进来了。有一部分是我博客里的文字,在博客里发表后,赢得许多网友、博友们的青睐,留下了他们大量的发自内心的评论,每篇文字已上网,就立即被新浪选在首页,于是我的博客也变成了新浪首页的人气博客,这让我极为感动。只是有时太忙,疏于对自己博客的打理,自觉不自觉就怠慢了我的博友。
说忙是拉客观原因的,2007年出版《香格里拉笔记》,2008年再版过两次,之后的这两年,一直没有著作问世,这除了自己懒堕找不出别的原因,电脑上还存着两百万的文字没有出版收过集子。主要是对自己发表过的东西不满意,这是其一,其二也确实没有时间整理,认为收了集子的东西一定是精品,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读者,问世的作品不能是带水分的,带了水分的作品就是成书也会给自己留下一定的遗憾。
任何作品,一留下遗憾就不好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创作的原则问题,创作原则上的问题一经出现。这本出版过的书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即便它有着外观上的漂亮美丽,每一个严肃的作家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关于我的认真,对读者的认真,对文字的认真,还有对事情的认真,这是在朋友中出了名的。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些年来,本着对文字的严肃的态度,出了几百万字的书稿,也有留下遗憾的,但不留遗憾的占大多数,让自己深感欣慰的也有,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生命与生活中的绚烂无比,通过这样的方式回归到我的心灵,作为自己应该是高兴的,也应该是知足的。
因此,作家与读者在作品的召唤下走近了,距离逐渐没有了,由于时间,我拥有了众多美丽的读者,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信心与斗志,我想说,在文学创作方面,畅游在文字的大海里,我比别的同行都幸运,虽然在这架独木桥上思想沉重,步履维艰!
《晓溪散文随笔》这本书,只有20万字,是一本小书,但却是我这个热爱文学的人,捧送给我的读者的一份情感食餐,我不求读者对我回报,我只求我的作品能把我传递给读者的爱,送进每一个热爱生活人的心灵里,这一份关爱是一个执着的文字工作者固有的想法,能用文字来温暖世间的灵魂,是我一生都奋力追求的事业,为此,我愿用自己一生生命的时间,去与读者沟通交流,用情感的字贴把他们的心暖热,为这执着的事情,让我去干什么我都不会退却,是真的!
http://s8/middle/621826d4tb7083d8ad42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