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精神2014.10版
(2014-10-26 20:30:50)
标签:
传统文化耕读教育 |
耕读精神2014.10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者,大人之学,君子之学,成贤成圣之学。
大学之道淡薄之际,吾相勉于耕读,自砺为君子,
晴耕雨读,陶养心灵,圣贤为伍,师友同行。
(点出“大学精神”并引出“耕读精神”,大学之道、君子人格为耕读人之追寻)
为学先立其大本,先立乎其大则其小者不能夺。
大本者,立定生命根基、楷定人生大向。
生之根基,仁义也;为仁之要,诚敬也。学者须先识仁,君子所至精诚。
诚之者,诚己也,必慎独,毋自欺,旷然清朗,坦坦荡荡;
诚之者,敬物也,诚待人,敬惜物,怡然温香,洒洒落落。
君子至诚不息,乾健不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性参天。
(耕读人之生命本根在仁义与诚敬。至诚尽仁,则终能尽性参天。)
何为读?诚读圣贤书,诚读文明元典。
集天地正气,砥砺涵养尊德性;
读古今文章,琢磨切磋道问学。
诵读千年经典,变化生命气质。
耕读家园中,尚友古圣先贤,立定大本大根。
何为读?诚读父母心,诚读人民心。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孝亲当为首,奉亲须及时,
子常顽而伤亲心,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怀抱温情与敬意、同情之理解,
聆听彼心之美丽与哀愁、温热与寒凉。相视一笑,俯身而听,
听乐中苦、苦中乐,听善中恶、恶中善,听有声之言,亦听无言之言,
聆听而理解,理解而关怀,关怀而相连,生命一体,此情与共。
耕读家园中,促膝共剪西窗烛,听尽心头夜夜声。
(此二章释“耕读”中“读”之意涵)
何为耕?诚耕有机田。
躬耕有机农田,涵养天地情怀,
仰合天时,俯接地气,种豆南山下,听花细雨中。
厚德载物、润物无声者,其惟天地乎,
俯仰于其间,为之醉,为之忧。
何为耕?诚耕心性田,诚耕伦常地,
父子有亲,上下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师生有道,
不离日用伦常外,道在天地有情中。随时随事躬耕,随处体认天地心。
主动发心,历事炼心,回归本心,每一历事,皆为心灵之冶炼、生命之成长;
前行、正行、结行,每一同行,皆为师友之攻错、温情之流淌。
耕读家园中,历事炼心,观功念恩,悠游成长,温情与共。
(此二章释“耕读”中“耕”之意涵)
自强之耕耘,半根于义理,亦半根于生理。
养吾生,强吾体,路漫漫其修远,岂能羸弱,不堪跋涉?
启吾足,启吾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不全而归?
耕读家园中,益精、调气、养神,愿身心康宁以奉天地。
(上一章点明身心康宁以担耕读远道之重任)
躬耕从未忘忧国,躬耕北大而心系天下。
眼底未名水,吾对璀璨华夏之柔情;胸中黄河月,吾对沧桑故土之忧怀。
今日之变局,直千年之未有:
教育之专业化、知识化、学院化,文化之庸俗化、功利化、娱乐化,
社会之机械化、资本化、消费化,个人之商品化、原子化、单面化,
其功可叹,其利可嘉,其弊可悯,其痛可哀。
兴乎,我少年中国,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求索弃绝西方弊陋之东方现代化,开创融贯文明甘泽之大同太平世。
君子以伟大之担当,作坚忍之求索;以万世之远瞩,立当代之宏图。尽我人事而听于天命,百川入海,万转千回,虽遇困厄,归心不退。
耕读家园中,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立自强不息之志,养天地浩然之气。
(点明耕读人之天下关怀,今日之时代、社会、文化和生命正面临何种困境,耕读人该何所担当?)
这便是耕读人:
晴耕南山田,福田心性田;雨读北阁书,民书山河书。(“耕读”含义)
立定根基与方向,不失情怀与关怀。涵养温情与敬意,怀负使命与担当。(耕读人风貌)
建设精神家园,涵养君子风度;关怀文化教育,淳化社会风俗。(耕读社发展定位)
知行合一,身心康宁,民胞物与,圆成生命。(耕读社宗旨)
寻真、止善、尽美,致知、养情、诚意,惟愿生命完整成长;
亲亲、仁民、爱物,正德、利用、厚生,惟愿万物一体相通。
这便是耕读人,
理解社会格局,直面时代困境,审思自身定位,立定此生大道,
守护理想而扎根现实,下学人事而上达天理。
这便是耕读人,
亿万年中之此刻,亿万里中之此地,
相遇于读,相勉于耕,相惜于志,相敬于德;
相亲以爱,相待以礼,相逢一笑成知己,
各得其所而心心相印,各美其美而美美与共。
晴耕雨读,陶养心灵,圣贤为伍,师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