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耕读社前五任社长
(2014-03-14 00:18:02)| 分类: 素心 |
首任社长邓文庆(贤庆法师)是佛教徒,处事时非常随顺,偏爱清净,从不激动,说话说到接近激动了一定会停下来,内心却非常坚定,不妥协,不会因为外界环境改变自己的追求。他把宿舍收拾得非常干净,天天焚香敬佛。钱雪松师兄是他的室友,每天早上早读,他都会叫雪松师兄起床一起去。境能转心,心亦能转境。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
他的耕读社是小众的,像一个家庭,亲切温暖,每个人之间都很熟悉,常常在一起聊天交流。大家有什么苦闷的事了,找到他,不管他正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马上放下来,陪着人家聊天,直到消除人家的苦闷,甚至不惜为此花上一晚上的工夫。他很善于洞察人的内心,能看出别人在想些什么。
在他看来,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关键在于历事炼心,通过做事使人得到提高;不能急于做事,做不成也没关系,如果准备不充分,干得越大,倒得会越快。
而他坚信的一点是: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或许,就是这个信念支持他一个人早读,持续了好久,不怕被人视为疯子,直到吸引来其他人。
社团初期出现过一次分裂,有几名社员提出要兼容并包,把社团做大,而他坚持传统文化,非常镇静。
李明博师兄说,文庆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见到文庆的生活方式,首先感到好奇:怎么还有人是这样过的?随后是较深入的了解,通过读佛经和其他经典,他逐渐了解了这种生活方式,生命的境界也从单纯追求个人成功提升到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对时代命运的关怀。如果没有耕读社,他不会坚持理想直到现在,可能早就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过上平淡而无建树的日子了。一群人聚到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这让他感到非常充实。
柳智宇说他大二时认识了贤庆法师,并且得到了许多办社团的指导。柳智宇之前一直在追求帮助所有人的办法,通过自己的思考感觉佛法最能解决这个问题,参加禅学社的活动后,他发现这些活动虽然很好,却不够踏实。与贤庆法师聊天使人平静、轻松,在他身上,柳智宇发现儒释两家是能够相通的。
第二任社长王玲比文庆更加宽容,为了开拓视野,带大家读老庄、史记、圣经等经典,而不仅限于四书。她自己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追求。03年入学后她在万柳知道了有一群人每天早上读四书,感到很有兴趣,觉得读书可以督促自己早睡早起。有时候早上没能及时起来,遇到邓文庆师兄,会觉得很惭愧。
参加早读的时间一长,和社团里的人交流增多,发现都是很踏实的人。从开始只读书而不考虑社团,渐渐开始参加到农耕、读书班的活动中。耕读社的活动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能慢慢塑造人的世界观,增强洞察力。
第三任社长于超是个很单纯的人,高中时就认识了文庆,一直很敬仰他的为人,担任社长时坚守文庆的主张,最后也出家做了僧人。他原来是一个很腼腆的人,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出家前后变化非常大。孟祥兰师姐说,于超有些不修边幅,做事认真,思考深入,通过接触, 还发现他有活泼的一面。其实他当时做社长刚刚找到了感觉,但是由于导师认为他在社团上花了太多时间,并不同意他继续担任社长,所以他找到了孟祥兰。
第四任社长孟祥兰是一个很亲切的人,刚开始加入耕读社是为了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在bbs上查看各个社团的版面,发现耕读版上大家讨论的问题非常契合自己心中所想,就加入了。通过早读,慢慢和大家熟悉起来,开始负责一些组织工作。接任社长的时候,其实她也很忙,但是考虑到这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锻炼自己,便接受了。通过担任社长,她慢慢学会了在需要的时候放下自己的情绪,去关照到别人,责任心加强了。
在几任社长的引领下,耕读社把创立时坚持的人文关怀传承了下来。
第五任社长柳智宇有极大的奉献精神,有自己的信仰。李明博师兄说他在当初选举社长出现风波时力挺柳智宇,就是因为知道他皈依了佛教,而师兄认为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做成事情,口头上说兼容并包的人却往往容易半途而废。柳智宇刚参加耕读社早读的时候,对大家讨论的问题不感兴趣,自己带早读的时候,自己的想法并不成熟,也没顾及到其他人的想法,一个学期下来,十几个人没有一个留下来的。贤庆评论说,“对社团是很大的损失”。刚担任副社长时,他对社团状况了解很少,经验不足,与人打交道很困难。通过与贤庆法师的交流和一段时间的学习磨练,他明白了耕读社的初衷、理念,坚定了志向,明确了目的,净化了内心,并逐渐学会体察别人的内心。担任社长后,他想法很多,有过许多没有完成的设想,有些设想甚至不切实际,但通过接触老社员,了解他们的想法,知道了社团对于社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社团的作用更加清楚了。
总体上,他还不够成熟,有时候会鲁莽,会不了解人情,会受到别人的怀疑。但是他执着、专注,学到好的东西之后马上就开始照着做,而且做得十分彻底。比如他听贤庆法师教导说对人要恭敬,于是每天早读时都会对师兄师姐们鞠躬;在寺院里学到走路时低头后,在生活中就一直都低着头走路。这样的特质使他获得了前任社长孟祥兰的信任,也使他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在他担任社长期间,社员中本科生比例增大,男生增加,社团更加活跃,活动形式丰富了,组织有序了,与外界接触也更多。
几乎所有社长都通过这一工作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王玲师姐和孟祥兰师姐都不是主动表达愿望很强的人,但是一旦深入交谈,会发现她们的娓娓道来自有一番从容。柳智宇总是抓住每个场合发表自己的感想,有时甚至会有些不合时宜,谁又能想得到他当初并非一个善于口头表达的人呢?最重要的是,担任社长培养了他们的大局观和从容的处世态度,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平心静气的面对。
以传统文化为根,面向现代社会,影响青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