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花园读书会: 梭罗《瓦尔登湖》
(2014-02-11 10:59:58)| 分类: 耕读花园 |
耕读花园读书会
时间:2012年5月26日
地点:鸣鹤园小亭
成员:高健
主讲人:汪亮
记录人:徐佳希
汪亮:
徐佳希:海子自杀时身边带有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瓦尔登湖》。上世纪的作家苇岸(原名马建国),非常喜爱《瓦尔登湖》,他有一句座右铭——谦卑地与万物共荣辱。他的生活方式深受此书的影响。
汪亮:(选读书摘。)
1、关于早晨。黎明,唤醒人的应该是生活的希望,而不是机械的外在事物。联系到我们社团,晨读之所以是重中之重,是有原因的。很多同学说,我们可以其他时候读,我们可以自己读。其实,这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能意识到早起晨读背后的深层次的意义。打拳亦如此。师父说,一天有四个时间段适宜打拳,子时阴阳生。古代人对时间、节气是很有感觉的,而天文知识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对此愈加不关注,而把时间都交给了钟表。我们中国人想体会人与自然的节律相合是有很多方式的:打拳、晨读、中医,等等。其实,现在社会给我们的压力、束缚是比古代少的,关键在于大家能否看到,能否有自己的尝试。
2、关于新闻。想起台湾之旅。电视台充斥着各种娱乐,可是真正有价值的没有多少。不要被这些东拉西扯,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经典上。
徐佳希:是的,《瓦尔登湖》里讲到,人们花费很多在海洋底下铺设隧道,传到海洋另一边的确实某一皇室的公主患了百日咳之类的疾病。我们不必担心少读了点大家都关注的新闻而与社会脱节了,实际上,真正了熟了经典,那些东西,容易一眼看到底的。
汪亮:
3、关于阅读。有社员说,在我们社团,是在修“第三学位”,提供了许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社团里有这样的资源,这也是我们社团努力追求的。
蒋昱鑫:(朗读了《瓦尔登湖》中《声》章。这是一种意境,作者营造了非常美的一种意境。
对于读书,我们需要保持阅读的警觉。书本也是容易限制一个人、容易遮蔽一些东西的。
徐佳希: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句子。有一句是:“学费在这一学期的账目中是一笔大的支出,而他和同时代人中最有教养的人往来,并从中得到更有价值得多的教育,这却不需要付费。”这一句让我想起我们社团。其实很多专业课形同虚设,而我们社团不需要交学费,却能学到很多东西。
汪亮:这本书有许多读法。有人将它作为小说,有人作为生活手册,也有将其看做一本神圣的书。说它神圣,因为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万物极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其实中国古代的道家对此也有很深的理解。
章琼:实践这样的生活其实不难。
徐佳希:书中有一段描写的红黑蚂蚁大战,非常惊心动魄。负伤累累的蚂蚁死死地相持着,纵使身体已经残缺不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颜燕华:这段描写被选上了英语课本。梭罗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他追求个人的完全自由。而中国历来有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课本的观点是,无论战争为何,都是毫无意义的。
徐佳希:人类看这些动物时多少带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如书中所说,我们可能为一点茶叶税而战,蚂蚁可能为神圣使命而战。但是这群生灵到底为何奋不顾身,到底怎么想,我们无法理解。就像害虫益虫,都是人类的评价标准。看待自然,我们也需要一种自然的眼光。
汪亮:其实我很想谈谈中国古代的隐士。记得读过一本书——《空谷幽兰》。讲的是一个美国人寻找中国当代隐士的所见所感。我也想起了自己一年暑假的在山间修行的经历。当时与一个道士学医,每天采药,早晨在溪边洗漱,师父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教给许多知识,是真正的寓教于乐。其实隐士的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被隐藏在了主流话语之下。传统的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徐佳希:我读这本书,最直接的感受是人的物质生活可以很简单。现在听wl师兄的讲解,觉得人的精神生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很简单。与大家分享我导师的两句话:“物质的乐到一定程度是会变苦的。当你走上了追求物欲的道路,你就把自己交给了烦恼。”“当你开始烦恼时,你其实就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康虹:我觉得古代的隐士有些偏激。其实在大城市中,我们也可以过那样一种生活,关键在于内心的追求。
汪亮:美国有一个民族,他们信仰基督教,他们拒绝现代化的东西,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后来政府就义务教育问题与他们产生矛盾,但最终结果是服从了更高的宗教原则。在中国也有一个包容度的问题,公和私的界限到底在哪。
汪亮:最后大家再谈谈对读书会的看法。《读书会》只是个引子。
徐佳希:之前和汪亮师兄就读书会事情详细讨论过,师兄的看法很有启发意义——花园的耕种不只是一种劳动。“耕”如果只是种上一些花、收上一些菜,只是刨土、浇水、锄草、移苗这些体力劳动,似乎会流于表面。我们希望,我们能在古今中外的经典中,找到天地自然、万物相合的精神理念,希望耕读人在劳动中能始终带着一种情怀、一种对生命的敬爱,将“耕”与“读”真正地建立起连接。
汪亮:是的,这样“耕读花园”也才能有可持续的发展。
康虹:这次的读书会收获很大。刚刚大家读的那些句子,自己读书时也很有感触,但是没有那样的视角。在花园的劳动上,我想过我们可以不用水管,因为这会养成我们的惰性。
徐佳希:《瓦尔登湖》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作者与朋友要到同一地旅游,朋友工作一天赚钱,再坐火车;作者徒步,一路饱览风景,还锻炼身体。这就是两种态度。
康虹:可以事先给大家发些材料。例如书摘、个人想要讨论的问题。这样在读书会时成员就都有所准备。还有觉得,花园人相对来说缺少凝聚力,大家交流的深度不够。大家的沟通常常就是见面时打个招呼,没有深层次精神上的交流。这样的话,花园有点形同虚设的感觉。而且,经常参与花园劳动的就是这么几个人,之前还有一些,是抱着学习技术的目的来的,但是发现学习不到什么时,就不再来了。总之,我觉得我们的花园就像一种简单的劳动,缺少精神沟通。
汪亮:我们办活动不求人多、不求速成。凝聚力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多的是追求个人的心灵成长。精神交流有一定难度,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文字交流较少,“以文会友”做得不够。Google是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建立起来不是件轻松的事,大家一定好好利用。其实论精神交流的深度,需要每一个人敞开心扉,而不是依靠组织。我们能凝聚起几个人已经不错。交流也要看机缘和契机,需要坚持、多尝试。还是那句,每个人心灵的成长最重要。个人心灵达到一个高度,很多事情也就容易了。在这一点上,精神交流我们也是持随缘的态度。至于来花园的目的,这些都可以,学技术也没什么不好。
蒋昱鑫:建议每周劳动后大家可以读读诗,赏景赏诗,劳动后不错的休闲与交流。
高健:我参加耕读花园,完全出于对种花种菜这些的兴趣,没啥目的。今天这样的读书会很有收获。
康虹:很多人都说忙,自己也有一段“忙”与“慢”的经历。自行车丢了后,竟渐渐喜欢上这种“慢慢”的生活方式。
徐佳希:是的,静下来,给自己做减法,其实增的是智慧。
康虹:还有就是负责读书会活动有点压力,担心做不好。可能临近期末,大家还会没时间读这样的书。
汪亮:充实与忙不一定有对应关系。我们希望读书会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慢慢读书的机会,对自己的生活、人生有所启发,从而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同时,社团的活动大家不要有压力,我们最主要的是每个人有收获,而不是外在的评价标准。哪怕办砸了,只要自己心灵收获成长了,这就值了。
《瓦尔登湖》书摘
【作者简介】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生卒年:
国籍:美国
代表作品:《瓦尔登湖》、《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书摘】
1、 当我们用教义问答法的方式,思考着什么是人生的宗旨,什么是生活的真正的必需品与资料时,仿佛人们还曾审慎从事地选择了这种生活的共同方式,而不要任何别的方式似的。其实他们也知道,舍此而外,别无可以挑选的方式。但清醒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阳终古常新。抛弃我们的偏见,是永远不会来不及的。无论如何古老的思想与行为,除非有确证,便不可以轻信。在今天人人附和或以为不妨默认的真理,很可能在明天变成虚无缥缈的氤氲,但还会有人认为是乌云,可以将一阵甘霖洒落到大地上来。
2、 所谓生活必需品,在我的意思中,是指一切人用了自己的精力收获得来的那种物品:或是它开始就显得很重要,或是由于长久的习惯,因此对于人生具有了这样的重要性,即使有人尝试着不要它,其人数也是很少的,他们或者是由于野蛮,或是出于穷困,或者只是为了一种哲学的缘故,才这么做的。对于许多人,具有这样的意义的生活必需品只有一种,即食物。
3、 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所以关于奢侈与舒适,最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外表生活再穷没有,而内心生活再富不过。
4、"真的,近来他们并不时行这个式样,可是现在他们又时行这个了。"她量了我的身材,但没有量我的性格,只量了我肩宽,好像我是一个挂衣服的钉子,这样量法有什么用处?我们并不崇拜娴雅三女神,也不崇拜帕尔茜。我们崇拜时髦。她纺织,剪裁,全权处理。巴黎的猴王戴上了一顶旅行帽,全美国的猴子学了样。
5、我常常看到,在铁路旁边,一只大木箱六英尺长三英尺宽,工人们把他们的工具锁在其中过夜,我就想到,每一个觉得日子艰难的人可以花一元钱买这样一只箱子,钻几个洞孔,至少可以放进空气,下雨时和晚上就可以住进去,把箱盖合上,这样他的灵魂便自由了,他可以自由自在地爱他所爱的了。看来这并不很坏,也决不是个可以鄙视的办法。你可以随心所欲,长夜坐而不寐;起身出外时,也不会有什么大房东二房东拦住你要房租。
6、如果文明人所追求的并不比野蛮人追求的来得更加高贵些,如果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只是用来获得粗鄙的必需品和舒适的生活,那未他何必要有比野蛮人更好的住房呢?
7、 一个阶级的奢侈全靠另一个阶级的贫苦来维持。一面是皇宫,另一面是济贫院和"默默无言的贫穷人"。筑造那些法老王陵墓的金字塔的百万工人只好吃些大蒜头,他们将来要像像样样地埋葬都办不到。完成了皇宫上的飞檐,入晚回家的石工,大约是回到一个比尖屋还不如的草棚里。
8、我宁可坐在一只大南瓜上,由我一个人占有它,不愿意挤在天鹅绒的垫子上。我宁可坐一辆牛车,自由自在来去,不愿意坐什么花哨的游览污去天堂,一路上呼吸着污浊的空气。
9、学费在这一学期的账目中是一笔大的支出,而他和同时代人中最有教养的人往来,并从中得到更有价值得多的教育,这却不需要付费。
10、我们的发明常常是漂亮的玩具,只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离开了严肃的事物。
我们急急乎要在大西洋底下设隧道,使旧世界能缩短儿个星期,很快地到达新世界,可是传入美国人的软皮搭骨的大耳朵的第一个消息,也许是阿德莱德公主害了百日咳之类的新闻。
11、一个国家锤击下来的石头大都用在它的坟墓上。它活埋了它自己。说到金字塔,本没有什么可惊奇的,可惊的是有那么多人,竟能屈辱到如此地步,花了他们一生的精力,替一个鲁钝的野心家造坟墓,其实他要是跳尼罗河淹死,然后把身体喂野狗都还更聪明些,更有气派些呢。
12、我从两年的经验中知道,甚至在这个纬度上,要得到一个人所必需的食粮也极少麻烦,少到不可信的地步;而且一个人可以像动物一样的吃简单的食物,仍然保持康健和膂力。
在和平的年代,在日常的中午时分,除了吃一些甜的嫩玉米,加上盐煮,一个讲究理性的人还能希望什么更多的食物呢?就是我稍稍变换花样,也只是为了换换口味,并不是为了健康的缘故。然而人们常常挨饿,不是因为缺少必需品,而是因为缺少了奢侈品;
13、 我们必须学会再苏醒,更须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但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而应寄托无穷的期望于黎明,就在最沉的沉睡中,黎明也不会抛弃我们的。我没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
14、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
15、 在这浪涛滔天的文明生活的海洋中,一个人要生活,得经历这样的风暴和流沙和一千零一种事变,除非他纵身一跃,直下海底,不要作船位推算去安抵目的港了,那些事业成功的人,真是伟大的计算家啊。简单化,简单化!不必一天三餐,如果必要,一顿也够了;不要百道菜,五道够多了;至于别的,就在同样的比例下来减少好了。
16、 我也敢说,我从来没有从报纸上读到什么值得纪念的新闻。如果我们读到某某人被抢了,或被谋杀或者死于非命了,或一幢房子烧了,或一只船沉了,或一只轮船炸了,或一条母牛在西部铁路上给撞死了,或一只疯狗死了,或冬天有了一大群蚱蜢,——我们不用再读别的了。有这么一条新闻就够了。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
什么新闻!要知道永不衰老的事件,那才是更重要得多!蓬伯玉(卫大夫)派人到孔子那里去。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17、 我们如大自然一般自然地过一天吧,不要因硬壳果或掉在轨道上的蚊虫的一只翅膀而出了轨。让我们黎明即起,不用或用早餐,平静而又无不安之感;任人去人来,让钟去敲,孩子去哭,——下个决心,好好地过一天。为什么我们要投降,甚至于随波逐流呢?让我们不要卷入在于午线浅滩上的所谓午宴之类的可怕急流与旋涡,而惊惶失措。熬过了这种危险,你就平安了,以后是下山的路了。
18、"神鬼之为德,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我们是一个实验的材料,但我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我们不能够有一会儿离开我们的充满了是非的社会,——只让我们自己的思想来鼓舞我们?孔子说得好,"德不孤,必有邻。"
19、 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到国外去厕身于人群之中,大概比独处室内,格外寂寞。一个在思想着在工作着的人总是单独的,让他爱在哪儿就在哪儿吧,寂寞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真正勤学的学生,在剑桥学院最拥挤的蜂房内,寂寞得像沙漠上的一个托钵僧一样。
20、 有一次,听到柏拉图所下的人的定义,——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有人拿起一只拔掉了羽毛的雄鸡来,称之为柏拉图的人,他却说明,膝盖的弯向不同,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21、 大自然在更荒凉的、未经人们改进的地面上所生产的谷物,谁又会去计算出它们的价值来呢?英格兰干草给小心地称过,还计算了其中的湿度和硅酸盐、碳酸钾;可是在一切的山谷、洼地、林木、牧场和沼泽地带都生长着丰富而多样的谷物,人们只是没有去收割罢了。我的呢,正好像是介乎野生的和开垦的两者之间;正如有些是开化国,有些半开化国,另一些却是野蛮国,我的田地可以称为半开化的田地。
22、我常常从早晨五点钟锄到正午,通常是用这天剩余时间来对付别的事情。想想,人跟各种杂草都还可以结交得很亲热很奇异呢,——说起这些来是怪累赘的,劳动的时候这些杂草已经够累赘的了,——把一种草全部捣毁,蛮横地摧残了它们的纤细的组织,锄头还要仔细地区别它们,为了把另一种草来培养。这是罗马艾草,——这是猪猡草,——这是酢酱草,——这是芦苇草,——抓住它,拔起它,把它的根翻起来,暴露在太阳下,别让一根纤维留在荫影中间,要不然,它就侧着身子爬起来,两天以后,就又青得像韭菜一样。这是一场长期战争,不是对付鹤,而是对付败草,这一群有太阳和雨露帮忙的特洛伊人。豆子每天都看到我带了锄头来助战,把它们的敌人杀伤了,战壕里填满了败草的尸体。有好些盔饰飘摇、结实强壮的海克脱,比这成群的同伴们高出一英尺的,也都在我的武器之下倒毙而滚入尘埃中去了。
23、 我还获得了下面的更丰富的经验:我对我自己说,下一个夏天,我不要花那么大的劳力来种豆子和玉米了,我将种这样一些种子,像诚实,真理,纯朴,信心,天真等等,如果这些种子并没有失落,看看它们能否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能否以较少劳力和肥料,来维持我的生活,因为,地力一定还没有消耗到不能种这些东西。唉!我对自己说过这些话,可是,现在又一个夏季过去了,而且又一个又一个地都过去了,我不得不告诉你们,读者啊,我所种下的种子,如果是这些美德的种子,那就都给虫子吃掉了,或者是已失去了生机,都没有长出苗来呢。人通常只能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勇敢或怯懦。
24、 古代的诗歌和神话至少提示过,农事曾经是一种神圣的艺术,但我们匆促而杂乱,我们的目标只是大田园和大丰收。我们没有节庆的日子,没有仪式,没有行列了,连耕牛大会及感恩节也不例外,农民本来是用这种形式来表示他这职业的神圣意味的,或者是用来追溯农事的神圣起源的。现在是报酬和一顿大嚼在吸引他们了。
25、 我拒绝付税给国家,甚至不承认这个国家的权力,这个国家在议会门口把男人、女人和孩子当牛马一样地买卖。我本来是为了别的事到森林中去的。但是,不管一个人走到哪里,人间的肮脏的机关总要跟他到哪里,伸出于来攫取他,如果他们能够办到,总要强迫他回到属于他那共济会式的社会中。
26、 我确实相信,如果所有的人都生活得跟我一样简单,愉窃和抢劫便不会发生了。发生这样的事,原因是社会上有的人得到的多于足够,而另一些人得到的却又少于足够。
27、 是那唯一的真正的美国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你可以自由地过一种生活,没有这些食物也能过得好,在这个国土上,并不需要强迫你支持奴隶制度,不需要你来供养一场战争,也不需要你付一笔间接或直接的因为这一类事情而付的额外费用。
28、 记住你年轻时候的创造力。黎明之前你就无忧无虑地起来,出发探险去。让正午看到你在另一个湖边。夜来时,到处为家。没有比这里更广大的土地了,也没有比这样做更有价值的游戏了。
29、 渔夫,猎户,樵夫等人,终身在原野山林中度过,就一个特殊意义来说,他们已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们在工作的间歇里比诗人和哲学家都更适宜于观察大自然,因为后者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前去观察的。
30、 我确实像第一个捕鱼人一样,是由于需要的缘故才捕鱼的。尽管我以人道的名义反对捕鱼,那全是假话,其属于我的哲学的范畴,更甚于我的感情的范畴。
当一些朋友们不安地探问我的意见,应不应该让孩子们去打猎,我总是回答,应该,——因为我想起这是我所受教育中最好的一部分,——让他们成为猎者吧,虽然起先他们只是运动员,最后,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才成为好猎手,这样他们将来就会晓得,在这里或任何地方的莽原里并没有足够的鸟兽,来供给他们打猎的了。
迄今为止,我还是同意乔臾写的那个尼姑的意见,她说:
"没有听到老母鸡说过猎者并不是圣洁的人。"在个人的和种族的历史中还都曾经有过一个时期,那时猎者被称颂为"最好的人"
对那些沉湎在打猎上面的少年,我也说过这样的活,我相信他们将来是会超越过这个阶段的。还没有一个人在无思无虑地过完了他的童年之后,还会随便杀死任何生物,因为生物跟他一样有生存的权利。兔子到了末路,呼喊得真像一个小孩。
31、 在捉了,洗了,煮了,吃了我的鱼之后,我也并不觉得它给了我什么了不起的营养。既不足道,又无必要,耗资却又太大。一个小面包,几个土豆就很可以了,既少麻烦,又不肮脏。
32、 我想,身体固然需要营养,想象力同样需要营养,二者应该同时得到满足,这也许是可以做到的。
33、 不管我自己实践的结果如何,我一点也不怀疑,这是人类命运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必然会逐渐地进步到把吃肉的习惯淘汰为止,必然如此,就像野蛮人和较文明的人接触多了之后,把人吃人的习惯淘汰掉一样。
34、食物入口并不足以玷辱一个人,但他吃这种食物的胃口却足以玷辱他。问题不在量,不在质,而在口腹的贪嗜上,如果吃东西不是为了养活我们的生命,也不是为了激励我们的精神生活,而是为了在肚皮里缠住我们的蛔虫。一个猎者爱吃乌龟、麝鼠或其他野蛮的食物,一个漂亮太太爱吃小牛蹄做的冻肉,或海外的沙丁鱼,他们是一样的,他到他的湖边去,她拿她的肉冻罐。使人惊奇的是他们,你,我,怎么能过如此卑劣的禽兽生活,只是吃吃喝喝。
35、当纯洁的海峡畅通了,人便立刻奔流到上帝那里。我们一忽儿为纯洁所鼓舞,一忽儿因不洁而沮丧。自知身体之内的兽性在一天天地消失,而神性一天天地生长的人是有福的,当人和劣等的兽性结合时,便只有羞辱。我担心我们只是农牧之神和森林之神那样的神或半神与兽结合的妖怪,饕餮好色的动物。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一生就是我们的耻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