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老得太快 却聪明得太迟

(2011-06-21 17:49:35)
标签:

活在当下

享受生活

善待

生命短暂

杂谈

今天是好朋友@selina猫眼看世界的生日,再一次生日快乐亲爱哒~看到一篇盟盟发来的小文,很有感触,决定在Selina生日这天,作为精神礼物送给她。虽然我知道这并不能改变你什么,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的生活可以减少说一些“以后……”“等到……”“明天……”

 

希望今年实现你去年生日落下的三个愿望!

 

我们都老得太快 <wbr>却聪明得太迟

把钱省下来,等待退休后再去享受

结果退休后,因为年纪大,身体差,行动不方便,哪里也去不成。

钱存下来等养老,结果孩子长大了,要出国留学,要创业做生意,要花钱娶老婆,

自己的退休金都被拗走了。

 

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善待自己时,就立刻去做,

老年人有时候是无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

年纪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

小孩子从小就告诉他,养你到高中,大学以后就要自立更生,

要留学,创业,娶老婆,自己想办法,自己要留多一点钱,

不要为了小孩子而活。

 

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我的学长去年丧妻。

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来不总是如此。

学长说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鲜花给他,但是他觉得太浪费,

总推说等到下次再买,

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

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会如何如何」我们对自己说

「等到我买房子以后!」

「等我最小的孩子结婚之后!」

「等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

人人都很愿意牺牲当下,去换取未知的等待;牺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钱,去购买后

 世的安逸。

 

在台湾只要往有山的道路上走一走,就随处都可看到「农舍」变「精舍」,山坡

地变灵塔,无非也是为了等到死后,能图个保障,不必再受苦。

许多人认为必须等到某时或某事完成之后再采取行动。

明天我就开始运动

明天我就会对他好一点

下星期我们就找时间出去走走

退休后,我们就要好好享受一下

 

然而,生活总是一直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

是层出不穷。

身为一个医生,我所见过的死人,比一般人要来得多。

这些人早上醒来时,原本

预期过的是另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没想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事;

交通意外、 脑溢血、心脏病发作等等。

剎那间生命的巨轮倾覆离轨,突然闯进一片黑暗之中。

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生命呢?我们毋需等到生活完美无瑕,

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稳,

想做什么,现在就可以开始做起。

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

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  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记住!

给活人送一朵鲜花,强过给死人送贵重的花圈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尽头,许多人经常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

没有做,有许多话来不及说,这实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空余恨。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未卜,最珍贵、最需要实时掌握的「当下」,往往在这两者

蹉跎间,转眼错失。

 

 

人生短暂飘忽,包得有一首小诗这样写:

高天与原地,悠悠人生路;

行行向何方,转眼即长暮。

正是道尽了人生如寄,转眼即逝的惶恐。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有许多人,

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  已成旧人。

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过后再追悔

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

「那时候」已经过去,你追念的人也已走过了你

 

一句瑞典格言说:「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

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

人生并未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

将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时间才享受」

我们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松口气」,或是「麻烦都过去了」。

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

享受它们、品尝它们,

善待你周围的

每一个 人,

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完满结局」上。

 

 

找回迷失的生命

死亡也许是免费的 ─ 但是,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劝大家一句话:把握当下,莫等待。

 

说的很有道理,所以现在就开始对所有的朋友(包括我)好一点吧,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