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重温握笔的感动]
(2010-12-27 15:40:31)
标签:
广告拜物教李欣频握笔感动重温文化 |
知道李欣频已经很久了,之前买了她写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可惜只读了一部分。
今天又入手了念叨了很久的《广告拜物教》,翻开第一个文案,就觉得很合我味。
今天和远在美国做光物理研究的迪迪还在探讨工作和兴趣的关系,没什么结论,也没什么高下。
今天看到一段话说“也许很多年后才会懂。那些外在的物质的东西,随着我们的努力和付出,随着岁月流逝,我们渐渐都会拥有的。至于,感情的际遇,却是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遥远的。”
我想,岁月洗涤之后,也许,物质的东西会变得很淡薄,而除了感情,思想也是更加珍贵的礼物。
废话不多说了,相比于我粗糙的文字,还是来看李欣频带给我们回味悠长的文案作品吧。
诚品敦南店古董笔特展
【重温握笔的感动】
一只竹笔沾了尼罗河的水,填满了埃及的历史哀荣。
一只钢笔沾了日夜思念的泪水,写成了阿拉伯与哀绿绮思的情书。
一只彩笔沾了大溪地的水,画出了高更的原始野性。
笔因气候而有情绪,人因情绪而有灵感,笔因灵感而有生命。
在每张白纸的童贞前,
百枝有年份、有来历、有气味、有流传的古董笔,更显珍贵。
6月15日——6月30日,诚品敦南店古董笔特展,邀请你重温握笔的感动。
◆文案之前的灵感思路◆
写字的人不说话,一段关于笔的二三事
曾几何时,工厂统一规格的笔,取代手工制笔,让不同的手习惯一种握笔、一种表达。
曾几何时,电话取代了书信往来,一分钟90字的效率,取代纸上耕耘的笔迹;过耳即忘的冷漠,取代永志于心的感动。文字失去了入木三分的感情线条,人失去纸上刻镂思绪的力道,而笔,失去了人的气味。
史学家的笔,第一次写字的笔,父亲送的笔,签约用的笔,专家用的笔,代表身份的笔……古董笔展,重新端详每一枝有年份的笔,重新思考另一种无声的情绪表达,重温握笔的感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