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间,刹那芳华,
是快还是慢?
我可曾到达?
在韩岩老师三天的课程里,顿悟纷至沓来。
我内心的冲击与震撼,是无法描述的。
大多数是稍纵就逝。
其中一个,借小T同学的一个直言不讳,我才捕捉到它也存在过我这里。
小T说:“韩老师,我觉得你做个案的时候,一下子变得好老啊。”
我借她的表达,终于把自己那刻描述出来。
我:“是的。我当时也有与小T同样的感觉。”
韩老师微微向前倾,询问小T:“是吗?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小T迟疑了一会,说:“唔。我当时,觉得是对你的同情。你的工作好艰巨啊。”
我借她的表达,察觉着自己那刻与小T感觉肯定有的微妙的不同。不,我的感受肯定不是同情。是什么?我还没能力说出来。
我沉浸于其中。大家的对话已经进展到其他地方了。
我还没缓过来。突然,我可以用我的话来表达出来我的不同。
我赶紧插话:
“我的感觉不是同情。我知道我感觉到的是什么了。我是感觉到韩老师做个案时,一下子有千年的颜容。他把我们整个团辅室都圈进去了。好象当时这里的时间被胶住了。好象是停滞不前或是很慢的前进。我们可以不急不慢,很从容。很从容。然而,结束时,我注意了一下时间。整个个案时间也只是不超过45分钟。而,这45分钟,真是我有感觉以来,最长的45分钟啊。”
韩老师说:“嗯
。时间被胶住了的感觉。时间变长了。”
我:“嗯
。”
我感受着:
那时刻的效果:是我们一起完成很多,很有质量,具有着疱丁解牛的利落,高效,进退变化。
但,那时刻的背景:不是紧锣密鼓。没有催促,没有压迫,没有截止。是静谧自然舒缓的。
太有意思了。我第一次把高质高效与静谧联系起来。
然而,我有无能力再度捕捉到它呢?
直到,韩岩老师说:
“这是一个全新的感受信息,它融入到你的人生经验里了。”
一波三折。经过这样的对话,我真正大经历了:共情,神入,心理话。
到达把我身体的感觉用语言命名,是让我具备创造,捕捉这个感觉的能力吗?
我觉得是的。我的老天,这难道就是心理话的作用?
李子勋讲:“心理学,不会延长你的寿命。但,为减慢你的衰老。”
这是什么样的经验?看着李子勋的状态显优雅智慧,猜不出他究竟多少年纪。。是,他的基因使然,还真是后天造就?
多少还是诱惑我前往探索,他到达过的那个经验。
什么是延长我的衰老?时间是怎样被拉漫长的?
我的心,这时,把李子勋老师的经验与我刚才的经验关联起来。
在外看,人生俱百年千古风流。
向内观,弹指间含蕴楠柯一梦。
同时,我被自己感动。因为,我这个感受,突然形成了一串感受震动。
在曾经我经验中的每一个,我与女儿共情的时刻。
在我曾经经验中的每一个,我与先生神入的时刻。
在我曾经经验中我给女儿情绪命名,与她说出心理话,感受到她的欣然接纳的震动。
我先生说出我的心理话,让我情绪有欣然震动。
一波一波涌出,,一串一串,让我体验到“懂得”的美妙。
我是否可到达这个经验?
要有这个经验,才会到达。。。。。。
触及到内心里,有什么没有呢?
这一两个月里,听了一些课,那许多稍纵就逝的体验,还在吗?我懂得的,才可再度到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的。但,并不是不是名,还是要名。。所以,这是我听心理学课正式的笔记之始。要写下这一个名可名系列。以存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