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大会:3500人云集悉尼情人港会展中心探讨幸福成因(之四)

(2007-06-27 16:30:00)
标签:

杂谈

 

定义幸福(情绪和幸福)

 幸福大会四天议程, 演讲者议论纷呈,一个值得强调的问题是:尽管每个人都在谈论幸福,可是他们说的都是一个东西吗?于是如果要想对幸福有个深入的了解,也许首先需要对幸福的意思做个精细的解析。

 美国SAN FRANCISCO 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VID MATSSUMOTO做的正是这种努力。

 这位原籍日本的教授,长期研究文化和情感。这位教授功夫十分了得,他的专长是训练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面目的表情,了解对方潜藏的压抑的情感。可想而知,这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位教授平时还修习相扑, 于是他的幻灯片播放中常有关于相扑竞赛的事。

 他的演讲题目是:“不同种类的幸福”。

 当人们谈论幸福的时候,一种可能是指的那些短暂的情绪体验,所谓幸福的时刻, 快乐的时光。但是这些“时刻, 时光”的说法, 也可能指的是一段时间, 比如前者可能是一个小时,后者可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

 但真正从心理学角度来观察, 理解情绪可以将它分成不同的层次: 首先最基本的, 当我们被触发情感时最初始的反应,心理学家把它叫AFFECT,或叫基本情绪,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物性的, 固定的一套反应。可以把基本情感分成7类(心理学关于基本情感的分类有几种, 现在暂时取7类种)。它们是:愤怒,悲伤, 恐惧,高兴,惊讶, 厌恶,蔑视。为什么说是固定呢?比如:当我们愤怒时,我们会皱起眉头,提高声音,心跳加快,眼睛强烈地锁在激怒者那里。。。

 基本情绪产生时,一套固定反应完本来时间很短暂。最多几秒种。科学上的这种发现大约会让我们大为惊讶吧, 因为我们对情感感受远不是这么短的啊!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蕴涵着人性许许多多的秘密啊!

 首先, 基本情绪产生的时候,依据它的定义,它是不涉及语言的!它反应迅速,在你的意识之外。而当我们意识到它,开始说,我感到“愤怒”,语言介入, 就已经开始影响它的发展途径了!一些心理学家把被意识到的情绪叫做不同的名称,以与基本情绪区分开来。

 千万不可小瞧这个环节啊! 正是这样一个环节, 人类实现了从动物的,生理性的到心理性的飞跃!靠得就是意识, 语言!

 接下去更复杂的在后头!

 婴儿的时候,我们只有基本情绪, 没有意识语言所带上一个层次的情绪;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每个情绪都和当时触发我们情绪的情景连系在一起储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一个情绪还触发另个情绪, 也许当时我们还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所有一切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特殊的情绪记忆库!!!

 所以, 当我们成年之后,如果我们某时高兴,它和我们过往生活中无数次引发我们高兴的情景息息相关, 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特殊的高兴!如明月夜的故事所说,我们吃北京烤鸭时的高兴,联系着我们过往吃红烧肉, 牛肉,没有肉的面的历史,也许我们在吃北京烤鸭的高兴还会加上我们非常努力挣钱所以才有幸吃上它的自豪感以及自己认为悟到的人生必须拼搏才能享受好生活的道理。。。

 读到这里, 你还会单一地以为幸福只在那个外在于我的烤鸭上吗?你可以看到“欲望”构建的个人史了吗?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幸福分成几个层次帮助我们思考:其一是属于基本情绪的快乐, 其二是经意识和语言将它绵延下去的快乐情感。这两部分也许就是我们日常语言所说的快乐时光。

 然而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鲜有人可以永驻快乐而不遭遇其他情感的,那么从更长的时间角度来看,我们谈论的幸福将如何界定了?

 一种思路是,较多的正面情感,而当负面情感升起的时候, 它不至于形成一种淹没性的洪流。这可以叫做持续性的幸福!

 那么这取决于什么呢?

 关于这点, DAVID MATSSUMOTO 教授的演讲只点到为止。 他的演讲重点集中在区分基本情绪,持续较长的情绪, 和性格。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区分:快乐的基本情绪,持续一段的快乐情绪, 快乐性格。

 秘密就在这个词之中:性格!

 这里的性格不是指我们日常语言中天生的个性的意思,而是指那种虽然较为稳定,但不是不可以变化,可以通过努力去塑造的品格!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关于幸福的初步答案:

 持续性的幸福是特定品格的函数!

 这里意味着思考幸福追求幸福思路的转向:关键不那么在于你到底要什么,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可欲的外物可以给予你永恒的关于幸福的承诺,因为一切在于这个可欲物它在你的性格中的关系结构。

 我们在思考幸福的时候,时常会陷入一种思维, 那就是好象决定因素的是自己要的是什么,然而如果我们暂时换个角度也许更有帮助?当然这种思维的根源也需要仔细分辨:

 一种情形是, 它的来源可能源于我们这个消费主义时代的思维惯性,我们已经被它洗了脑,将快乐和幸福等同于对外在自我物的拥有,于是接下来只有买这个还是买那个的区别。

 另一种情形是,我们着实在生活道路中必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选择。选择结果将形成惯性影响着我们接下来的生活。

 然而无论如何, 单凭一个人要什么,我们无法辨别幸福是否伴随,我们也许需要继续问:为什么要? 怎么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