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再补充几点:
一些严重的压力反应叫心理创伤.比如,你被抢劫, 经历地震伤亡....创伤中最要命的是童年时代的创伤, 尤其是父母施加的. 比如父母的虐待, 长者的性骚扰. 因为幼儿如此需要依靠父母,创伤可能破坏孩子的心理发育. 则它成为心理疾病的温床.为什么? 因为这里还有个原理: 当遇到和创伤有点点类似的情景,则创伤记忆被下意识地诱发,闯入当下的意识中, 则眼下的事件都被染上的暗色, 你的心情可能没来由地变坏起来. 更奇的是:如果父母自己有创伤, 则他/她自己如果经常进入创伤态,在孩子面前表达出来, 孩子可能会被"感染", 于是心理问题代代相传.
在做我的那个情感测试时候, 如果第二个测试, 你的两个倾向(回避和依附)都大大高于4, 则有可能和创伤有关.
当然也别太紧张, 人有得病机制, 就会有恢复机制. 对心理问题最有力的免疫系统是自我反思能力. 这你可看我那篇<咨客必读>, 那里有点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了解现代生活中健康的这一大杀手吗?
这杀手不是别的, 就是:
压力!
你也许会觉得谁不知道压力啊。
这种想法恰说明了对压力的多层次内涵的缺乏了解。
说来话长,
从医学,心理学和健康教育领域出现的这个词,
本叫做STRESS.
中文将其翻成了”压力”。
这一翻译,
就漏掉了许多关键的意义。
你也许会以为这终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因为反正压力反应是由压力刺激者引发的。 且慢,
你要定睛了再看. 说”
她先生和她吵了好几次”
所以她有压力,
当我们开始产生压力反应时,
这是一种叫做”准备战斗/逃跑”的生理反应。
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一种警报系统。
它源于我们原始动物祖先的本能:
在丛林里,遇到危险时, 警报就拉响.
我们的大脑传达指令给我们的荷尔蒙分泌素让它大量分泌,
于是我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肌肉发紧,
血液流向四肢,
我们准备好要不逃跑,要不就要战斗。
更有意味的是,在我们某些器官功能加快时,
另一些功能却因抑制而减慢,
如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
所以当我们在压力反应的初始阶段中,可能食欲下降,易被细菌病毒感染。
一定程度, 一段时期的压力反应并非是个问题,
因为它是应急状态下的应急反应。
我们的身体具有一种自我校正,平衡机能,
警报过后,它会自发调回正常状态。
问题就在如果这个警报响个不停。 此时,
身体进入第二阶段,
警报系统响个不停的状态,
欲减轻或消解慢性压力, 除了合理饮食,适当娱乐运动之外, 关键在于调节这警报系统, 而这警报系统, 如我上文中所强调的, 是由对事物的认知体验方式构成的. 在这方面,心理咨询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情感中心疗法都提供了改善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