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数量论英雄——唐山转型记(一)

标签:
杂谈 |
当前,唐山市深入推进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努力推动这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焕发青春活力,探索发展新路,取得了初步成效。http://www.tsgy.gov.cn/image/tanggang.jpg
钢铁大市的“烦恼”
◇单位GDP能耗全省最高,用全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实现了全省五分之一的GDP
一位唐山的钢铁老板曾轻松地说,在唐山建个钢铁厂,随便一划拉,从职业经理人,到炼钢工人,一夜之间就能配齐,而且全是经验丰富的“熟手”。
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有着70余年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钢铁产量占全省50.48%,在全国也占到11.69%,是全国产钢量最大的城市。唐山拥有钢铁生产、技术、管理人才10余万人,6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与钢铁有关的职业。
“唐山市的财政收入中,每三元钱,就有一元是钢铁贡献的。”地处全国三大地矿带之一的冀东矿区,铁矿保有量57.5亿吨,再加上丰富的煤炭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这座钢铁城市,也将唐山推上了河北经济总量第一大市的“宝座”。
“第一产业”带来的高污染、高耗能也困扰着唐山。长远看,亿万年形成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经过长期大规模、超强度开采,最终会走向枯竭,难以为继。近期看,最大的压力是节能减排,唐山单位GDP能耗、电耗在全省11个设区市均排第一位,用全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实现了全省五分之一的GDP。
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传统优势产业钢铁则首当其冲。
http://www.he.xinhuanet.com/zhuanti/2006-07/21/xinsrc_56070321112925018148106.jpg
历史性突破
◇成立渤海、长城两大钢铁集团,集结了39家地方钢企,产能达2800万吨,占该市钢铁产能的51.7%
2007年1月,唐山首次确定“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奋斗目标。
唐山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如果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分为A、B、C三个阶段,当前,我们正处在C阶段的前期。现在转型,还尚存动力。如果等到资源全部枯竭之后再转型,就悔之晚矣。”
2008年12月,唐山市委八届五次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入推进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程。
坚持把推进钢铁工业整合重组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也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破题之作。“钢老大”不再以规模论英雄,开始坚定地寻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8年底,唐山市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在70多年的历程中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渤海、长城两大钢铁集团揭牌运营。一家以国丰钢铁为龙头,丰南区12家企业重组成立唐山渤海钢铁集团;一家以九江钢铁为龙头,迁安市27家钢企成立唐山长城钢铁集团。两大集团产能总规模达2800万吨,占该市钢铁产能的51.7%。
不是扩张规模,而是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的前提下联合重组;不是“归大堆”,而是以资本为纽带上大压小、增高减低。在坚持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唐山不断加大政府协调推进力度。去年底,《促进钢铁工业科学发展的意见》、《支持渤海长城钢铁集团政策的意见》出台,加强了差别电价、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力度,强化了重点要素的调控力度。
“钢铁整合重组是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唐山构建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出路。”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说。
http://www.tourism.gov.cn/uploadfile/picture/uploadpics/200805/20080507105758705.jpg问鼎高端
◇冀东大油田的开发建设,有望用上来自本土的产品
虽然经过不断调整,唐山市地方钢铁工业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内外一流钢铁企业比,生产集中度低,工艺装备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高精产品少等问题依然突出。目前,地方钢企有11家企业集团,52家生产单位,单家生产规模仅为100万吨左右。近四成钢材品种还属于普通螺纹钢、线材、窄带钢等低技术含量产品;有近五分之一的炼铁产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应在2010年淘汰。“河北钢企较多,但产品种类大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的板材、棒材等。这些钢铁产品价值大概在人民币4000—5000元/吨。相对的,石油行业用的无缝油套管、油气运输管线、钻杆价值在10000—20000元/吨。省内生产石油、天然气运输管线的企业寥寥无几,江浙两省的民营石油管材生产企业,却通过在河北等地购买钢坯,经过运费不菲的运输再加以生产,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今年“两会”上,一位港澳委员不无惋惜地说。
这也正是第一钢铁大市的遗憾。长期以来,守着冀东油田这个家门口的大客户,唐山的企业却止步于门前。因为唐山几乎不生产石油管线用钢。
如今,渤海钢铁的龙头企业国丰钢铁石油管线钢项目已开工建设,未来冀东大油田的开发建设,有望用上来自本土的产品。按照规划,两大集团的产品定位明确:渤海钢铁为高牌号管线钢、宽厚板等精品钢材,长城钢铁为优质卷板和高强度建筑钢材。
尽管目前钢铁市场仍旧寒流涌动,但唐山钢铁科学发展的热情却未冰封。由唐山市发改委联合冶金规划研究院制定的《唐山市钢铁产业链发展规划》近日出炉。按照装备大型化、企业规模化、产品精深化的发展方向,唐山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冷轧薄板、涂镀板、宽厚板、H型钢、优质特殊钢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目前,首钢京唐公司钢铁厂、首钢迁钢公司2250毫米热轧卷板、唐钢中厚板B级船用合金板、津西钢铁公司100万吨/年中小型H钢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产达产。
http://www.he.xinhuanet.com/zhuanti/2009gk/2009-08/16/xin_363080616111923408021.jpg沿海布局
◇这是由资源型布局向市场型布局转变的重要标志
通过整合重组,淘汰落后,把“散兵游勇”整编成战斗力强的“集团军”,唐山钢铁更实现了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 由分散在靠近铁矿原料产地的内陆布局向沿海布局转变。“沿海大钢铁的建设局面,是钢铁企业在目前条件下高水平过渡必须走的一步。”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
宋继军介绍,这是由资源型布局向市场型布局转变的重要标志。目前,全国沿海钢铁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雏形,鞍钢鲅鱼圈项目、首钢京唐钢铁曹妃甸项目,国家新批准的广西防城钢铁项目、广东湛江钢铁项目,正在论证的山东沿海日照钢铁项目和正在谋划的莱钢、济钢向沿海转移,以及正在向沿海搬迁的青钢,正在谋划论证的福建宁德或福清沿海钢铁项目等,都是市场型的沿海布局。
今年刚一开春,河北钢铁唐钢公司就在厂内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相当于该公司厂区面积1/5的空地上搞起了绿化,不再规划建设任何生产项目。而这块空地,就是唐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先后拆除了3座450立方米高炉、电炉炼钢厂等落后装备后腾出来的。未来,唐钢将有1500万吨的产能搬到沿海,老厂内将只保留300万吨产能。
依托曹妃甸深水大港,唐山沿海地区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尤其是对于能源、原材料需要大出大进的钢铁行业。首钢京唐公司捷足先登,2007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今年4月投产;渤海钢铁集团风头正劲,即将在沿海地区建设千万吨钢铁联合企业。未来唐山将依托曹妃甸、京唐港两个港口,有望形成两个钢铁生产基地,钢产量逐步达到全市的70%—75%。
著名质量专家朱兰曾预言,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当今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首先是质量强国。“第一钢铁大市”唐山,今后将不再靠数量称雄,而要靠一流的产品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