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忧郁症”怎么办?

(2018-01-19 00:20:30)
标签:

杂谈

肖雪萍心理工作室-精神心理科-心理咨询师 肖雪萍

                          “冬季忧郁症”怎么办?

朋友说她最近状态不太好,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后来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一个听起来还蛮专业的名词:季节性情绪紊乱,即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人们通常称呼它为冬季忧郁症。

顾名思义就是每到冬天——即昼短夜长的日子——就会出现抑郁的状态,但是在春天、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情绪又会好转起来。这是一种季节性比较明显的、会循环往复的情绪紊乱症状。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常出现身体疲乏、头昏脑胀、嗜睡、社交退缩、贪吃(以及体重增加)等症状。

朋友问我怎么看待“冬季忧郁症”,她该如何度过这个忧郁的冬天呢?

有一种听起来蛮科学的观点认为,这种情形是和冬天日照时间较短有关。比如荷兰的《情感紊乱杂志》曾发表报告说,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冬季忧郁症的症状,是因为他们眼部负责编码感光蛋白质的光色素基因发生了变异,以至于人对光线的敏感度下降,需要比较强的光照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冬天的时候,阳光照射不充分,就会诱发这些基因变异的人的情绪失调。所以有些人被认为患上“冬季忧郁症”的人,会比较喜欢开着很明亮的灯,就像是补偿光照不足的缺失似的。

但有趣的是,相关数据也在告诉我们,会患上冬季忧郁症的人,是以女性为主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女人们以前为自己情绪不佳开脱的理由,常常是“生理期”,而今又多了一个新的理由,那就是“冬季忧郁症”。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季节性情绪紊乱也好,冬季忧郁症也罢,其本质都是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内在乏力。当一个人对自己缺乏了解,也长时间疏于对自己内心的照顾时,就可能出现躯体化反应,诸如身体乏力、头昏脑胀之类。躯体化,是一种很常见但是却没有被大众熟知的心理现象。当人们遇到情绪和心理的困扰,可是种种原因使得这些困扰无法被理解,无法被表达,也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释放和疏解,就可能会转换为身体的疾病症状。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些感受,如果不能用语言表达,那么人们的潜意识就是帮助他们用身体来表达。

但是大部分时候,人们都倾向于把情绪和身体的不适,归因于天气、环境、饮食、工作压力等外在的因素。似乎如果这样归因之后,那些不适的感觉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了。

我认为那些白天也要开着灯,过度追求房间的明亮度,被认为是“阳光饥渴者”的冬季忧郁症患者,也许更多是因为内心里总有一个地方是暗淡的,是有些无助和恐惧的,或者是非常孤独的,所以才极度渴望外部环境的光亮,那会让他们感觉好受一些。

如果理解到“冬季忧郁症”背后的心理意义,我的朋友也许可以尝试如下几种方式,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个冬天:

1、     找亲密的好朋友聊聊天,跟对方一起探讨你可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扰,无论那个困扰是现实的,还是心理的。都把它找出来,然后坦诚地面对它,一点一点地去解决它;

2、     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某某症的标签。人的潜意识非常强大,如果你认为自己是AB型血,那么你可能不由自主地让自己往纠结上靠;这个原理就像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有“冬季忧郁症”,那么很可能你只要到了冬季,就让自己是萎靡不振的状态;

3、     多穿带彩色、亮色、浅色的衣服和饰品。颜色是有能量的,让充满活力的颜色给你带来好的心情,充满希望和热情的感觉;

4、     安排一些户外的活动,也可以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身体的运动会带动让肌肉充血,带来活力的感觉。同时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你有一些愉快的心情;

5、     找一些喜剧的影视剧来看看,还有好玩的真人秀节目,比如《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这些娱乐节目总让人忍不住大笑起来。刻意的大笑也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人感到愉快和轻松。

6、     找一个心理咨询师聊聊,把“冬季忧郁症”作为潜意识向你释放的信号,进去自己的内心,去了解和探索自己。寻找更多可以支持和帮助自己的路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