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雪萍心理动力团体体验沙龙招募

(2015-08-15 14:08:38)
标签:

情感

健康

肖雪萍

分类: 心理活动

肖雪萍心理动力团体体验沙龙招募

心理团体体验沙龙

顾名思义,心理团体体验沙龙就是带领者营造一个心理团体的雏形(接近于成熟的心理团体,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团体),邀请对心理团体感兴趣,同时也期望通过心理团体进行自我探索的人士,来体验心理团体的工作过程。

 

你将在这里收获什么?

1、  了解心理团体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

2、  初步了解自己在关系过程中的人际模式;

3、  初步理解不同个体的心理多样性,提升自我包容度;

4、  可能性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心理团体体验沙龙的安排和设置

1、时间和频次:2015年9月5日-2015年9月26日,每周六 10:00-11:30(60分钟体验,30分钟分享),共4场。

2、地点:北京 西城区 广安门外大街182号远见国际公寓

3、费用和人数:每场沙龙体验招募6-12人,费用 100元/人。

4、特别提醒:a、认识的人(同事、朋友、伴侣等)不能参加同一个团体;b、正在进行中的个体咨询的来访者不能参加;c、6次的体验沙龙是开放性团体,成员可能不固定;

5、报名流程:发邮件至2473471882@qq.com索取报名表——填写报名表并回邮——带领者电话确认——发送报名确认短信(包含详细地址和时间等信息)——报名成功;

6、工作室联系:010-63381400  18501926027(微信)  网址www.xiaoxueping.com

 

团体带领者肖雪萍

心理咨询师,擅长婚恋家庭和自我成长心理咨询,新浪情感名博和专栏作家果壳网旗下在行心理行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驻心理嘉宾,著有《成长,长成自己》、《结婚后,爱情怎么办》、《滚床单心理学》。
     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累积了大量心理咨询和培训经验。曾接受系统的精神分析、结构性家庭治疗、存在主义团体、心理动力团体的训练和督导;关注自身的成长和情结修通,长期接受个人体验和一对一个案督导,且目前仍然在进行中。

新浪微博:@心理师肖雪萍
微信公众号:xiaoxuepingxinli

 

 

以下是关于心理团体的详细介绍:

心理成长团体不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地方。而是通过生活的实际问题,来认识和理解自己,然后主动寻找内在资源和自我力量去帮助自己,最终的方向是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和自我内在的提升。

 

心理团体的成长原理

心理团体可以起到一个模拟社会的作用。通过在小组内“此时此地”的互动,在安全和开放的氛围中,成员将试图本着真诚、接纳和开放的态度表达自己和对他人的真实感受。成员们带着各自的人生课题和自我经验,一起相互陪伴和交融。在这个过程中,团体成员将贡献自己成为别人的镜子,同时也投入到与其他成员的关系里,在别人的镜子里看到自己——大家共同组成一面多棱镜来照见彼此——通过成员间建立起的安全、信任、包容和开放的关系,去认识和理解自己,并从中汲取心理力量,用以滋养和成长内在自我。

 

心理动力团体简介

心理动力团体的显著特点是没有具体的主题设置。受过严格训练的团体带领者,在设置严明清晰的工作框架内,和成员们一起营造安全、真实、充满内在张力的成长空间,温和有力地容纳成员们的故事、情感、想法等等。

通过团体内建立起的移情关系,让早年家庭关系模式在团体关系再现和体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成员们通过自我觉察、获得他人反馈(照镜子)帮助他人觉察(给他人照镜子)的方式去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内容:比如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对关系的期待?如何受到早年生活的影响?如何应对情感体验?怎样看待自己?有什么样的内心渴望?恐惧什么?需要什么?怎样自我保护?有怎样的心理资源?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最终,成员们将在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团体成员的互动交融,尝试发展与以往不同的更健康自由的关系模式,用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活出真实的自己。

 

心理团体的优势和局限

当一个人进入新的动力团体,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势必会有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不同的人,就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自己的这个部分。这其实也很像初生婴儿在家庭里“呱呱”坠地那样,一切都那么陌生,因为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环境,就会有一些茫然和无助,还有各种期待和想象。

没有具体的主题设置的团体,就像是提供了一个原始的充满各种未知和幻想的家庭环境,成员们仿佛被置身于早年父母亲的家庭,类似的陌生,类似的未知,类似的情绪情感体验……这将激起团体成员诸多的内心体验,从而无法掩饰地呈现出最真实最本能的自我。与此同时,团体里的8位成员将提供八个视角,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包括一对一咨询里)惯用的自我保护的法宝——伪装、被动、否认、逃避等——失去用武之地。

心理团体里的成长是无法抗拒也是很难“幸免”的。换句话说,只要加入无主题无结构的心理成长团体,并坚持不低于25次活动之后,想要没有任何成长是很困难的。

此外,心理团体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费用的低廉。由于是至少8位成员参与团体,分摊到每一位成员身上的费用就比较经济,非常适合渴望自我成长,又不想支付高昂心理咨询费用的人群。

但是心理团体也有它的局限性,大致有如下三个:

1、由于团体活动没有明确的主题,带领者也显得比较被动(只在有必要时开展工作),让某些习惯“上课”式学习的成员在团体初期感到无所适从。如果耐受焦虑和模糊未知的能力比较弱,就不适合参加这样的团体;

2、由于是1位咨询师面对至少8位团体成员,参与者必须与其他成员分享咨询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无法在某一位成员身上集中花费过多时间这使得一些较深的个人问题,比如抑郁、焦虑、丧亲、离异等重大事件,将无法在心理团体中得到充分讨论。如果是这些问题,就更适合参与个体咨询,而不是来到心理团体。

3、心理动力成长需要调动团体成员自身的资源,所以对团体成员的心理成熟度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要求有自我反思的愿望和能力。所以每一位申请入组的成员,都需要经过不低于3次的入组访谈。入组访谈会涉及费用,并且如果访谈认为申请者不适合进入团体,费用是不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