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离婚率的背后

标签:
肖雪萍百合网离婚率婚恋调查报告情感 |
分类: 婚恋情感 |
某天看到百合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一组关于明星婚变的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
76.9%的人表示“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们结婚、离婚是正常事儿”;
18.5%的人认为“名人应该注重社会影响,谨慎对待感情”;
只有4.6%的人认为会“让我对婚姻的看法有些悲观”。
记得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有明星陷入离婚风波,人们就会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2013年,天后王菲离婚的事情可说是万众瞩目,但是这一年的百合婚恋调查报告里,认为名人婚变有影响到自己的婚姻态度的人,却跌到了不足5%。
到底是什么促使了人们态度上的转变呢?
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微博的出现。微博大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拉近了明星与普通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微博,人们随时能知道明星吃了什么,用了什么,某事某刻正在做什么。这样的“亲密接触”,无疑让人们直观地感觉到:明星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吃饭,也会被堵车,也有普通人常有的喜怒哀乐。
另一个强化“明星也是普通人”的媒介,就是2013年火热荧屏的各种明星真人秀。人们亲眼看到,面对压力和挑战,明星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紧张、焦虑,甚至是出丑。明星也会被评委批评,被观众投票,还被同伴讥笑,以及明星也会有性格上的弱点,也会在亲子关系上遭遇困窘而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近年来离婚率的持续走高,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当身边离婚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明星离婚也就不再激起太大的波澜,因为人们不再觉得离婚是多么严重的事。但尽管如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依然认为离婚是不好的事。在三十年前,离婚的人可能会被认为是品德败坏,甚至因此丢掉工作。所以有人感叹说,离婚率高是因为社会风气不好。
社会风气确实可算是导致婚姻解体的黑手之一。网络媒介的发达,使得外遇的成本低廉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外遇是导致离婚的头号杀手。但我认为推高离婚率的真正凶手,却是社会价值观的进步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
因为大部分的离婚,都是女性提出的。
社会对离婚现象的包容和女性的日渐独立,让人们对不幸福婚姻的忍耐程度大大降低。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女性,更在意婚姻质量而非婚姻的形式,并且由于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与上一代人相比,她们更不愿意委屈自己在一段不快乐的关系里。相关报告表明,经济收入越高的女性,在感到婚姻不幸福时,越倾向于选择离婚。
没有了单位、街道、亲朋好友等外界因素的约束,想要让婚姻关系稳定而长久,年轻人需要比父辈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就要选择互相欣赏、相互爱慕,并且婚姻价值观相对严肃的人作为伴侣;其次,结婚前参加适当的婚前辅导,充分认识到婚姻的本质和双方的差异,以及学习基本的沟通和处理矛盾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最后,不断提升爱的能力,付出足够的耐心去彼此了解和融合,承诺有矛盾时选择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走了之,是建立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