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情婚姻房子男人女人情感 |
分类: 婚恋情感 |
由嘉宾们争论的焦点而延伸出来的问题是:没有房子就不结婚,这爱情还是爱情吗?是什么原因促使女孩子们在择偶时如此在乎房子、物质经济基础,竟不惜“忽视”对方的个性、价值观等对婚姻幸福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
有些女人缺乏独立精神,不认为她有能力(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水平,而是需要依靠一个男人。她们于是放弃自我的努力,梦想着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找一个有钱的丈夫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这使得她们在择偶时一切以物质为导向(这实在是一种短视的投资:因为物质的满足是有止境的,物质永远无法真正填补一个人内心的空洞)。
有些女人无法建立对爱情关系的安全感,当她发现伴侣无法给予安全感时(通常是再多都不够的,因为那黑洞在她的内心里),就会想通过对物质的索取以得到暂时的安全感。安全感这个东西是无法看到和触摸到的,并且想要建立起安全感,需要人们向内求索好长时间才能得到——那不是容易做到的,并且大部分人还缺乏能力和方法;但是金钱、房子、车子等一些物质的东西却可以实实在在,在能力和方法上往往也比较明确,于是人们便将物质、金钱作为安全感的代名词。
“没有房子就不结婚”的论调之所以经久不衰地让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讨论,除了女人自身的焦虑感让她忍不住就拿出来说事之外(这样可以缓解她的焦虑),也掺杂着男人的自卑感(金钱某种程度上是男性性能力的外化)。其实所谓“无房不结婚”的背后,还是归结到人的内心是否足够独立,以及关系中的人是否有足够的承诺和自我安全感,而不仅仅是“爱情的纯度”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