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幸福婚姻的杀手

(2012-12-14 10:14:39)
标签:

爱情

婚姻

肖雪萍

幸福

关系

分类: 婚恋情感

警惕幸福婚姻的杀手

 

    从事婚姻恋爱咨询工作,在接待的许多来访案例中,我发现要使一段关系从最初的甜蜜缱绻走到形同陌路,甚至是离婚,总有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在或明或暗地起作用。可是大部分身处关系中的人们,却对此一无所知,自以为自己过得还不错,也已经很努力地要做一个好伴侣,结果直到婚姻关系陷入危机中时,才如梦初醒似的嚎啕痛哭,然而那时候通常都已经晚了,诸多的实际例子表明,当一段婚姻关系真的陷入绝对的危机中,想要使之恢复到淡出恩爱甜蜜的状态,是很难很难的,甚至在有些案例里,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婚姻咨询师们才总是说,幸福的婚姻就是要未雨绸缪,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幸福婚姻的杀手都有哪些吧。


 一、长期忽略对婚姻关系的照顾,以为结了婚就万事大吉
  很多人都容易有这样的心态,以为婚姻幸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因而允许自己的婚姻长时间处于无人照顾的状态,这就好比让一艘无人驾驶的船航行在漫漫大海上,任凭风浪侵袭也不去维护,任凭船头自行翻转也不去掌舵,如此这艘船只会逐渐破落,乃至不知所终。


 

  二、对婚姻有过高的期待,进而产生对对方的不满
  各种影视剧中常表现的是女人对婚姻期待过高,爱渲染女人结婚后依然渴望丈夫像婚前那样浪漫呵护,却忘记了婚姻就是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除此之外妻子还可能期望丈夫像父亲一样保护自己,或者期望他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细心周到和有能力。但事实上,男人们也可能对婚姻的期望过高,尤其是期望妻子像母亲一般照顾自己,或者期望自己婚后也依然保持单身时的习惯和爱好等等。
  问题是伴侣一般都无法做到你期望中那样,因此不满的情绪就会在角落里暗暗滋生,一旦有了合适的出口就会诱发不可预估的风险。


 

  三、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共处时间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不少夫妻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分居两地,殊不知这会导致两个人缺少培养亲密感的机会和时间,日子久了也容易使两个人的生活缺少交叠,失去沟通的平台,而这会使互相猜疑的问题浮出水面。
  此外,长期两地分居也容易导致个人独处的时间增多,性欲求无法满足,因而容易遭到第三者的诱惑。


 

  四、金钱、与上一代的关系问题没有处理好,从而影响夫妻关系
  在婚姻里面,天天都需要和钱打交道,由于两个人金钱观、消费观的差异,导致在钱的问题上频起冲突,从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案例屡见不鲜。
  另外一个会影响到婚姻关系的因素,就是上一代人对年轻人婚姻的介入,如果没有处理好,也容易导致婚姻关系的失败。
  所以我每每听到谁说自己是个孝顺儿子,所以找个女朋友一定要同意与父母同住,否则就不行。我就会暗暗地替他们的婚姻担心。因为与父母同住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要能够处理好与上一代人的关系,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耐心才行。

 

五、情绪管理能力差,而这导致解决问题的渠道受阻
  有些人听不得伴侣说一句不顺耳的话,稍不如意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立刻发作,在日常的生活沟通中,死穴也很多,伴侣一个不注意,就会让他觉得是受到了伤害,轻则哭哭啼啼,重则大吵大闹。
  这样他们就无法建立起沟通的平台,很多的问题也无从解决,大小矛盾和纠结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两个人之间的嫌隙就会越来越大,此时关系就会陷入冷漠,一旦关系冷漠,那么距离外遇、离婚就不远了。

 

  六、性生活不和谐
  婚姻为性提供了一个合理合法的温床,可是如果夫妻之间较少沟通性,在性需要上严重不对等,也容易导致婚姻关系的破裂。


 

  七、缺乏尊重,使用有害的沟通模式,导致怨恨积压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当然人也是一样。由于原生家庭、生活背景、个人认知、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夫妻在日常相处中有诸多的争执,而此时如果彼此之间没有足够的尊重,而多采用嘲笑、讽刺、挖苦等有害的沟通模式去攻击对方,久而久之双方就容易在心理积压对彼此的怨恨,这样的怨恨有时候深切到可以恨之入骨的地步。
  在婚姻咨询中,很多夫妻都是走到这一步时才想到要来做婚姻咨询,但殊不知当病入膏肓,想要根治会难上加难。


 

  八、外遇
  外遇者常存有侥幸心理,即以为自己的保密工作可以做得很好,从而尽享齐人之福。却忘记了老祖宗常教导的“纸包不住火”的俗语。
  外遇对婚姻的打击力度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它常常是使婚姻解体的主要原因。然而一段婚姻从甜蜜走到一方的外遇,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婚姻关系内部先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被及时处理(比如前七个因素),久而久之才促使了外遇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