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电影学院
(2011-01-13 23:06:25)
标签:
杂谈 |
学校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你不用独自摸索,只要准备好大脑,甚至纸和笔都不需要,听走过很多路的前人们讲述过去人们走过的路,见过的风景,哪里有弯道,哪里有坦途。上课是奇妙的旅行,更是最快找到出口的捷径之一。前人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人们的智慧,一股脑地交给你。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读书。工作十年后,忽然回到课堂,刚开始还很不适应这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但是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又不免一边窃喜,一边沉浸其中。
插班进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班半年,昨天结业典礼。我们的短片在阶梯教室播完,掌声一片。汪流教授在台上说,他从事教育工作这些年,这是他看到学生毕业作品中视听语言应用方面比较突出的影片,赏大石榴一个。杜老师沿袭着第一堂课给我们讲电影学院是梦想破灭的地方的悲观主义论调,嬉笑怒骂里都是对晚辈的爱。张民老师,张柏镭老师,当然还有班主任何亮老师,依次点评了老孙的和我的毕业短片,表示基本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感谢电影学院老师们对晚辈的教导和褒扬,对他们的鼓励表示感谢。
我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尤其是电影方面,自始至终我不属于学院派,不过一个喜欢琢磨的爱好者罢了,能被大家看得上,收获最大的是获得了大多数的认同,找回一点点小自信。
酒桌上同学们凑上来祝贺,只好一遍一遍地敬各位老师的栽培,同学们的鼓励。敬梅峰老师的时候,很庆幸梅老师能叫出我的名字。其实梅老师的课总共就那么三四次,每次我都不太爱说话。梅老师说,瑞博,你经常坐在靠窗户的位置,有心和没心的学生是不一样的。跟梅老师聊起来视觉特效,我做了十年视觉特效却从不喜欢这些,视觉奇观只能满足一时的视觉享受,很难记录和再现我们的生命体验,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放下特效学电影的原因。
酒过三巡,K歌,倒了。
再见,电影学院。
感谢何亮老师,杜庆春老师,刘珈茵老师,梅峰老师,苏牧老师,丁牧老师,张民老师,孟中老师,陈山老师,黄丹老师,汪流老师,张献民老师以及所有在电影学院期间无私授业解惑的老师们。也谢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谢谢所有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