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旅人》-围墙上的天使

标签:
文化 |
一个成人寓言故事。
一个以乌鸦为衣,手执黑色破雨伞的可可;一个不堪忍受求学多年被同一个班主任责难人杀死对方,等待世界末日的卷毛;一个极力遵守规矩,生怕触犯却最终触犯规矩,整天靠手淫自我解脱的小悟。
三个罪孽深重而自我折磨的人,三个精神病院的囚徒,三个围墙上的天使。他们逃出气氛压抑的精神病院,沿围墙一直走下去。只能走在围墙上,但他们的围墙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漫无目的的行走,行走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三个人各自被自己的罪孽折磨,无法被自己原谅,更无法被世人原谅。于是,三个精神纯粹得高贵的人,向着前方进发,寻找各自的救赎。
唱诗班的孩子们,还有他们的神甫,看到围墙上的天使。神甫还专门爬上墙头,与可可和卷毛交谈,并赠一本圣经给期待救赎的两个人。事实上,那些被社会抛弃的孩子们,只不过沉溺于期待救赎与自我救赎里,无法原谅自己罢了。他们的精神是如此的干净透明,让人敬畏。
卷毛和可可在圣经里看到世界末日,看到自己被救赎的那一天。他们在暴风雨里亲吻对方,紧紧相拥以相互拯救。小悟在找到一只断手后心理失衡,最终跌下围墙。脖子断了,他依然挣扎着要回到围墙上去,那是他的规矩所在,最终死在围墙下的草坪上。围墙也有尽头,他们沿围墙走过荒凉的城镇,走过杂技表演的人群上,走过火车铁轨,最终来到海边。太阳正在褪去光芒,海水金光灿烂。可可坚信只有自己死亡,世界才能得救,自我才能被救赎。于是她拿起当初从警察手里拿来的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自尽,倒在卷毛怀里。黑色的羽毛在风中飞扬,夕阳下两个剪影如此凄美。
故事本身非常简单,无非三个不被原谅而自我折磨的人,沿着围墙走的故事。但故事放到严井俊二这里,变得轻快自然,耳目一新。故事本身带有一些寓意,不过最吸引人的是故事讲述的角度。非正常人看待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故事开始,大家一起画自己晚上做的梦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比正常人更加的敏感,更加的纯粹,更加的精神强大,另一面也更加的脆弱不堪。
大量的仰拍,让围墙上的天使变得神圣无比。镜头跟随他们在围墙上奔跑,撩拨起每一个人对自由的憧憬和向往。该影片开篇扑满玫瑰的街道,结尾夕阳下大海那一场戏,散发着摄象机解放后自由的光芒,平实中渗透出唯美的气息。可可手中的伞,卷毛以及小悟后来手中的黑旗白旗,很好地发挥了道具的作用,让演员表演更加自然,最重要的是让画面更加的飘逸梦幻。
这次不说别的,先只说一下电影的叙事姿态。不同的故事讲述者,对故事本身是不同的姿态,是像台湾电影一样远远地看,还是像希区柯克一样大量主观镜头切入让你感同身受,都充分地展现出故事讲述者的个人观点倾向。严井的影片大量的全景中景镜头以及少量的特写运用,个人觉得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叙事姿态。不轻易走进故事本身,又不远离故事主角,适度的距离让观众既不觉得自己的安全空间被侵犯,不会被强制参与故事本身,又不会离主角太远而无法感知他们的感受。
电影发展到今天,讲故事发展到今天,已经与几十年前截然不同。如今的我们,每个人大都看过一百个电影故事以上,读过一千个文章故事以上。单纯的悬疑,视觉刺激,以及惊险剧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电影的期待。
走进电影院,或者打开电脑看碟,我们不希望被训示各种大道理,也不想被无厘头搞笑弄得自己很无聊,不想被某个顾弄玄虚而迷惑,不想被韩式剧情刻意营造的煽情而无限感动,我们要的是休息和放松,或许还需要那么几分小感动,小思考。抛开现实的诸多嘈杂,让心情放松下来,给自己一段时间听一个不太复杂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定要有真实度,不要太多人物,不要太多噱头,只要有那么一些稍微吸引我们看下去的情节,并在我们九十分钟后的疲倦前把故事讲完。一段故事里,一定要有一些共鸣的东西,有一些能小敲击我们疲惫的心灵的东西,其实就已经足够。我们要的其实只有这么多,或者严井俊二的观众们要的,只是这些。
是啊,有时候我们要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