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遗址】江苏东台:丰盈关  戚继光抗倭遗址

(2014-08-27 08:51:05)
标签:

文化

云梯

东台

关隘

倭寇

分类: 旅游指南

            【盐城地名】东台:丰盈关        戚继光抗倭遗址:(东台)丰盈关

 

 

 

 

    丰盈关,古地名,旧属东台场,位于海堰之南、丁美舍海口,为古代重要关隘。遗址在今四包公路(四灶至沈灶镇包灶村)与东台河交界处,四灶中路附近。60年代,汽车、轮船票面印有“东台—丰盈关”。文革后,四灶下辖的红星大队曾改名为丰盈大队(今盈河村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及90年代曾在海堰、丰盈关一带建立海丰区(镇)。

 

 

   明清时期,盐阜地区有多处海边关隘,包括云梯关(今响水境内)、孟大关(阜宁境内)、丰盈关(东台境内)等。《东台县志》载,丁美舍,在城东丰盈关,去场三十五里。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连年不靖,皆由丁美舍登岸,乃设兵千人守讯。”明正德年间(1507-1521),为抵御倭寇骚扰,大将军戚继光曾在海陵县(今东台市)一带筑有多处烟墩,设丰盈关,最多时驻军一千多人,把守关隘,后于嘉靖年间多次击退从丁美舍海口丰盈关登陆入侵的倭寇。

 

 

 

     【链接】响水县:云梯关

 

 

   云梯关,古代重要关隘。据《阜宁县志》记载:“宋元以前,北沙即为海口,自黄河夺淮合流入海,淤沙渐涨,有土套(河湾)十余,形若云梯,故以名云梯关。”清河督靳辅在《开辟河口》一书中提及:“云梯关者,不知起自何时,乃黄淮二渎所由入海者也,往时关外即海。”由此可知“云梯”关名来源于关口地理形势。据《史记·东越列传》、《战国策》、《竹书纪年》、《晋书·孙恩传》等古籍记载,云梯关当古淮河入海口北岸(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以前),淮河水势浩荡,舟楫便利,在这里建立关卡,征收关税,巩固国防,以便通商航运,因此云梯关是历代海防关卡国门之一。

 

     明初,洪武帝在京师和全国各地设置卫所,卫以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一个卫的总兵力为五千六百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设置内外卫三百二十九个,其中就有一个大河卫。明成祖时,内外卫增设到四百九十三,其中仍有大河卫,卫所就设在云梯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六年(1557年),倭寇曾两次入侵云梯关,均被当地军民击败


  龚自珍有诗《咏史》云:“宣室今年忘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流。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分流泻豫州。猿鹤惊心悲往事,鱼龙得意舞高秋,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