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屋脊”、非洲最西南端闻名遐迩的岬角--好望角
铺满五彩云朵的天空,无垠的海面重新归于平静。劫后余生的人们走上甲板,惊喜的呼吸着久违的清新空气。三艘方舟载着仅存的生命与憧憬,驶向新的世界屋脊——好望角,即将开始人类的新纪元。这是以“世界末日”为题材的电影大片《2012》结尾的场景。眼前的好望角,除了她本身在航海史上的传奇与这部电影赋予的神秘,更不乏“海天一色”的妖娆风光。
儿时,在地理学课本上就知道非洲西南端有个好望角。这几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有时间走南闯北,一直想有机会去看看“好望角”,未来的“世界屋脊”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到开普敦,就不能算到过南非;不到好望角,就不能算到过开普敦。”开普敦、好望角,是南非之行不能或缺的地方……
史载,五百多年前(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Bartolomeu
Dias)在远航探险、返回葡萄牙的航程中,发现了处于非洲最南端这一充满“美好希望的岬角”。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记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最初迪亚斯将之命名为“风暴角”,后来葡王约翰二世将此地重新命名为“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后任印度总督)首次通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印度。他开辟的航路,促进了欧、亚商业关系的发展。
好望角,是一条细长的岩石岬角,像一把利剑直插入海底。(题图:从开普半岛“迪亚士角”俯瞰好望角)
好望角景区标牌,分三段,两边分别用不同文字书写相同的内容,右边英文介绍“好望角,非洲大陆最西南端”,中间注明地理位置:东经18°28′26″,南纬34°21′25″。
CAPE
OF GOOD HOPE
THE MOST SOUTH-WESTERN POINT
OF
THE AFRICAN CONTINENT
18˚ 28
′ 25 ۫″ EAST
34
˚ 21
′ 25 SOUTH
好望角,为非洲大陆最西南端的岬角。而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140多公里外的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200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为厄加勒斯角正名,非洲最南端并非好望角》,指出:“但愿我们能认识一个真正的非洲,不再出现类似‘好望角是非洲最南端’的错误”。
好望角,左边印度洋,右边大西洋
崔一良摄影
好望角,位于南非西开普省开普半岛的最南端,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带只有非洲的好望角、南美洲的合恩角,以及澳大利亚南部沿岸和新西兰的南岛位于这一位置,其它几乎被三大洋的南部海域所环绕,构成一个封闭的水圈通称为南大洋。


2012“世界末日”之后的新“世界屋脊”---好望角
来自印度洋的温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在这里汇合。因此,这里终年西风劲吹,风暴频繁。夏季也是西风咆哮而过,冬季更是寒风凛冽,常年的西风把海水也驯服得环绕地球由西向东奔驰,形成了著名的“西风漂流”。

其他游客忙着拍摄海景,我一鼓作气登上好望角之巅
原生态的好望角保护区,作为申遗项目,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好望角一侧的“迪亚士角”俯瞰好望角
因为处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点,从好望角俯看海水,一边是黄色,一边是绿色。
好望角一侧的“迪亚士角”新灯塔
(杭州)王彩芳摄影
在距好望角1.2海里的迪亚士角,矗立着一个白色灯塔(老灯塔),她不仅是一个方向坐标,同时在他的告示牌上还清楚地写着世界上十个著名城市距离灯塔的长度,如北京12933公里。据悉,这座灯塔建造于1849年,因为好望角经常有雾,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它作为灯塔的作用,于1919年废弃,改装成观景台,倒也物超所值。
从中国东部来到非洲南端,日行万里,难怪从上海到开普敦要经过漫长的24小时(含转机时间)的旅途。
一游客从迪亚士角俯拍好望角
崔一良摄于迪亚士角
好望角,为太平洋与印度洋冷暖流水的分界,气象万变,景象奇妙,耸立于大海之上,更有高逾二千尺的达卡马峰,危崖峭壁,卷浪飞溅,令人眼界大开。登上好望角的角点俯瞰悬崖下,惊涛拍岸,远眺微曲的水平线,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迪亚士角 (杭州)王彩芳摄影
好望角
(杭州)王彩芳摄影
本博照片除注明作者(王彩芳)外,均为博主崔一良拍摄
【链接】: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不在好望角,而是厄加勒斯角
*
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
(南纬34度49分42秒,东经20度00分33秒)
好望角(大西洋与印度洋交汇处)厄加勒斯角
1966年,在非洲工作过17年的法国记者路易·约斯,写了一本《南非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史陵山译)。书中写道:“非洲大陆最南端是这个地方(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好望角”。
这就更正了一个史实: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不在好望角,而是位于开普敦东南约170公里,距好望角147公里的厄加勒斯角(南纬34度49分42秒,东经20度00分33秒)。厄加勒斯角属于桌山山脉,有时也被称为桌山沙岩。印度洋与大西洋两大洋的实际交汇处则是在厄加勒斯角与好望角之间的海域内不断移动,随著洋流的强度、温差变化和月球的引力大小而不停地变动著,并非一成不变,固守在一条线上。
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标志
有厄加勒斯角石碑,用旧南非的两种官方语言阿非利加文和英文标明:你现在来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厄加勒斯角,下面注明地理位置———南纬34度49分42秒,东经20度00分33秒。石基上左边写着印度洋,右边写着大西洋。
历史上,厄加勒斯角是一个著名的危险海区,葡萄牙航海家命名为厄加勒斯角(也译为奥古哈斯角)。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罗盘磁针”,意译为“针角”,因为这个地区磁北极与地理北极(正北)方向正好一致。
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不在好望角,而是位于开普敦东南约170公里,距好望角147公里的厄加勒斯角(南纬34度49分42秒,东经20度00分33秒)。《人民日报》2003年1月23日曾发表文章《为厄加勒斯角正名,非洲最南端并非好望角》,指出:“但愿我们能认识一个真正的非洲,不再出现类似‘好望角是非洲最南端’的错误”。
请记住,并告诉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