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2013-06-18 14:52:20)
标签:

房主

陈琼贵

重点

工作人员

车站

分类: 旅行日记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一)与成骏兄同游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可园”


   上午,成骏族兄陪同游览位于东莞市中心的“可园”。前人赞之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齐名,成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与成骏兄同游东莞“可园”                      一游客 摄影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可园,为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莞城人张敬修所建。张公官至广西按察,后因弟丧母病回乡,便修建可园,至1864年才基本建成。面积2204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绕以青砖围墙。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可楼的邀山阁,可园的制高点



   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等等,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最高建筑可楼,不足20米高,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山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成骏兄(右)与温池先生(左)交谈              一良 摄影


   在可园,我们巧遇粤曲(广东音乐)艺术家、北京奥运会音乐顾问之一温池先生(13556618828)。成骏兄夫妇中午设家宴为我饯行。


 
  (二)深圳南山,拜访凤亮校长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与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在办公室合影                陆平 摄影



    凤亮校长,江苏阜宁人1971年11月出生,刚过不惑之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是我校的优秀校友,1987年曾经以盐城市中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我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94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今江苏师范大学);之后一步一个台阶,2001年获暨南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后,2007年至2008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在专业方面颇有建树,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

   凤亮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学者型领导,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分管学校文科教学、学生工作、学校办公室、文化产业园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兼任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职。他的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文化研究。现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6项。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凤亮校长2009年回家乡阜宁时合影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网》李永军 摄影


    下午3:50,抵达深圳市福田车站,凤亮校长派车接站。在他的办公室见面,我转达了学校刘毓航书记的问候,并邀请凤亮校长适当时间回母校与师生交流。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凤亮校长陪同参观“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号艺栈”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凤亮校长陪同参观南山校区的文科楼、理科楼及“3号艺栈”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与书法家、画家马波生教授合影,获赠书法作品“顿悟”一幅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在版画家、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齐凤阁工作室参观   工作人员 摄影


   凤亮校长陪同参观深圳大学校园(题图,与凤亮校长在校园合影,背景中的迎客松--日本黑松为校友马化腾赠送,价值36万元)。学校坐落在深圳南山后海湾,依山起伏,荔枝成林,花木繁荣,环境优美。建校30年,培养出马化腾、史玉柱等优秀企业家。重点参观“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号艺栈”,获赠书法家、画家马波生书法作品“顿悟”一幅。在陈琼贵教授工作室,一起品茗。晚上小聚,继续叙谈。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在陈琼贵教授工作室,与凤亮校长(右)、陈琼贵教授(左)一起品茗


【粤澳行】深圳大学:拜访校友凤亮校长


  深圳大学“3号艺栈”房主任(右一)等陪同参观


  

   链接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教授是个奇迹


《中国青年报》 2011年07月18日


  

1971年12月出生在苏北的他,2006年不到35岁时,就被当时执教的暨南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次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又以全票被遴选为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成为该校当时最年轻的文科教授和博导之一。

2008年9月,李凤亮又在3000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成绩被选派到深圳大学出任校领导,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大学副校长之一。

出生于江苏盐城阜宁县一个农民家庭的李凤亮,自幼聪颖且成绩一直较好,在乡人眼里,他属于“应该上重点高中,争取考清华、北大”的那种学生。但1984年父亲的病逝让他“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在五兄姊中排行老幺的他很懂事地报考了当地有名的老牌“中师”——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当时“中师”属于优先录取),因为当时“考‘中师’可以跳出农门,解决就业问题”。

1987年初中毕业,李凤亮考了全盐城第二、全阜宁第一。盐城中学是当时江苏省的重点高中,校长去市教育局交涉,希望“阜师”能将提前录取的前10名学生让给盐城中学:“苏北人爱读书,这些小孩是上清华、北大的料,读‘中师’有点可惜了。”这件事最后还是没有办成。当所在初中的教导主任将盐城中学与阜宁师范学校的“生源争夺战”透露给李凤亮时,不轻易流泪的他当即大哭了一场,“很绝望的,觉得自己再也没机会上大学了”。

不过人生总是峰回路转。甫一进入阜宁师范学校,校长就勉励大家,这届400个学生3年后毕业时将有4个保送上大学的名额。为了这百分之一的希望,李凤亮拼命努力,“6个学期的成绩都是第一名”,还有师范生要练的“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成绩也都名列前茅,还担任了学生干部。当学生干部时间紧,为练好字,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练两小时字后,带领同学们绕着县城跑两圈作为晨练。

“后面做行政,其实跟‘中师’那段经历很有关系,就是早熟。”李凤亮当时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务。1990年,“中师”毕业的李凤亮被保送进入徐州师范学院(1996年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后,最多时,他同时担任了7个学生干部职务,还以校报学生记者站副站长的身份被破例吸收进校党委对外宣传报道小组。

1996年,他又考入暨南大学攻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两年后提前攻博,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留暨大任教后,李凤亮一边从事教学科研,一边协助领导做学科建设工作,最多时担任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学术秘书。“要填很多表,别人觉得很苦,我以苦为乐,因为材料的搜寻、组织,人员的协调、运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却能让年轻人得到锻炼。”李凤亮乐在“填表”。

由于中等师范学校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所以李凤亮在“阜师”读书时并没上过英语课,直到进了徐州师范学院,才“给我们‘中师生’单独开了一门简单的英语课”。当时补课用的是复旦大学版的小开本英语教材,“我觉得那个太简单,不够我学,就跟着全日制其他班级一起听英语课”,“跟不上,我每天多花4个小时去预习。”

后来,一位外语系女同学送给李凤亮一套新概念英语》,并辅导他“系统地学习”,他的英语水平终于突飞猛进,如今能够顺畅地用英语主持国际会议。而当时赠书的女同学,如今成了他的太太

李凤亮从不讳言自己的“中师生”身份,也时刻不忘作为人生重要里程碑的阜宁师范学校,2009年暑假回老家还带着妻儿去校园里静悄悄地转了一圈。

在李凤亮看来,较早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对于他们的后天成长极为关键,“像我们这批人很早就被抛向社会,进入一种社会角色,而不单单是一种学生的角色。这种情况之下,慢慢地培养了我独立、自强的意识。”

                                              (张彦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