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澳行系列报道之一:
广州增城:瞻仰崔与之太师祠
6月9日下午,由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崔氏宗亲组成,中华崔氏历史研究会会长崔立新任团长的中华崔氏代表团在广东增城正式组建(题图,与海南家壮宗亲、山东相臣宗亲在崔与之故里增城中新镇坑贝村合影)。我担任代表团副秘书长兼宣传报道组组长,负责在网络(包括《崔氏统谱网》)及时进行“粤澳行”系列报道的文稿,参与《情深谊厚》(粤澳行)画册编写。
代表团来到崔与之故里坑贝村“崔屋”,瞻仰太师祠
“情深谊厚”粤澳行,开始第一站--广东增城的考察活动。增城,为广州崔氏自江西迁徙岭南的入籍地。下午三时,代表团来到南宋名相崔与之故里--广州增城坑贝村“崔屋”,瞻仰太师祠。
太师祠,为纪念崔与之而建,现存三进,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东侧为建设中的“崔与之纪念馆”,主体建筑已完工。
建设中的增城坑贝村“崔与之纪念馆”效果图
“宋丞相崔与之谥赠清献号菊坡公之墓”碑
崔与之墓,位于增城市朱村镇凤岗村官庄华山"狮子滚球"(土名),广汕公路北侧,离中新镇坑贝村不远。墓园为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代表们分别在太师祠和“菊坡”墓前举行拜谒仪式,缅怀这位名垂青史的一代宗师、南宋名相,崔氏先祖。
曾出知扬州,兼淮南东路安抚使的崔与之像
在缅怀这位崔氏名臣的历史功绩时,不能不提及崔与之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临危受命,出知扬州,兼淮南东路安抚使。嘉定八年(1215年),是之根据城防图,加固扬州城防,提高防御能力。作为扬州知府、淮东帅臣,他关心民众疾苦,建仓储粮,赈灾济民。他积极练兵,收编义军,四处巡查,运筹帷幄,威震敌寇。崔与之很好地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建立了力挽狂澜的历史功绩,谱写了人生辉煌的篇章。扬州及淮东百姓应当世世代代永远记住崔与之这位历史名臣。

香港耀华宗亲等一起参加下午的拜谒活动

澳门佳华宗亲(左三)赶到增城欢迎中华崔氏代表团(右三为香港耀华宗亲,右二为海南家壮宗亲)
南宋名相崔与之故里--广州增城坑贝村“崔屋”在丞相路
澳门宗亲代表佳华宗亲赶到增城欢迎代表团,香港耀华宗亲等一起参加下午的拜谒活动。
【附】中华崔氏代表团部分成员名单
团长:立新(山东)
名誉团长:保国(北京)
副团长:传义、令先、志远(广东)、家壮(海南)、进光、月刚(山西)、相臣
秘书长:相臣(兼)
副秘书长:广生、景璋、汉杰(山东)、一良(江苏)、清福(河北)、显博(澳门)
代表团成员:
北京(1人):保国
河北(3人):清福、继赏、增伦
江苏(2人):一良、桂成
山西(3人):建中、俊万、崔刚
海南(1人):家壮
山东(20人):相臣、进光、传义、广生、景璋、汉杰、乐安(临淄)、兰海(维坊)、志勇(东营)、振忠、国锋、同海(滨州)、崔森、宿光(临沂)、玉涛、祥泰(济宁微山湖)、德勇、培杰(枣庄)、永东(青州)、庆龄(聊城)……
广东(10多人):庆华(增城中新)、令先(番禺)、柏全(北亭)、杰华、棠城、就朝(中山)、志远(罗定)、志雄(珠海)……
广西(3人):启康(梧州岑溪)、勇能(贵港)
香港(1人):耀华
澳门(10多人):祖锐、佳华、显博
【链接】赠凤亮校长
崔一良
难忘初夏南山下,把酒听涛话桑麻。
探秘航母明思克,缅怀邓公上莲花。
三号艺栈精英萃,妙语连珠品茗茶。
如画园畦勤劳作,欢歌人生显韶华。
2013年6月8日于深圳新桃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