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新课标:减少小学识字量,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

标签:
新课标《登幽州台歌》《滁州西涧》《回乡偶书》宋体教育 |
分类: 百家文汇 |
新课标:减少小学识字量,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
本报讯
记者在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看到,相比旧课标,新课标减少了小学低年级识字量的要求,同时增加了中、小学各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以及推荐课外阅读的内容数量。
■小学三四年级识字要求减20%
虽然语文新、老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总量要求相同——中小学生在9年内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但新课标降低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数量要求。
根据新课标,一、二年级学生应会写字800字,而老课标要求会写800到1000字;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老课标要求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减少了20%。
■背诵篇目、课外阅读量增加
对比旧课标,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小学阶段增加的5篇是:汉乐府《长歌行》、贺知章《回乡偶书》、韦应物《滁州西涧》、曾几《三衢道中》、朱熹《观书有感》。
初中阶段增加的11篇是: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北朝民歌《木兰辞》、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等。
此外,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比老课标多出16篇。新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内容丰富: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红岩》、《简·爱》……都在名单之列。
■新增毛笔书法要求
此外,新课标还对三到九年级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要求三到四年级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教育部此前曾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
【链接】增加背诵推荐篇目
小学1至6年级
增加六篇: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减少一篇:乐游园(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初中7至9年级
增加14篇: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湖心亭看雪,张岱;
河中石兽,纪昀。
减少两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此篇移至小学阶段);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