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看点】盐城市一中旧址发现宋代墓葬群及汉代古井

标签:
俞洪顺盐城市龙路实验学校考古工作陪葬品文化 |
分类: 环球世界 |
盐城市一中旧址发现宋代墓葬群及汉代古井
http://paper.ycnews.cn/ycwb/res/1/20110929/42171317265383582.jpg
考古专家在现场进行测量
“这里是一个宋代的墓葬,距今约九百多年”,考古专家俞洪顺现场告诉记者,可以确定这里不止一处墓葬。记者在现场看到,棺材里有一具相对完整的尸骨和一些陪葬品。
据介绍,毓龙路实验学校二期工程建在市一中旧址上,发现墓葬的深度约在地下70厘米,但为什么几十年前在建设市一中的过程中没有被发现呢?俞洪顺解释说,这个墓葬的位置是在老一中旧房子里,而不是墙基处,因此当年没有挖掘到这个深度,所以延迟了它重现天日的时间。俞洪顺还告诉大家,此处在宋代时是土瓢城的城北。
在挖掘现场,工作人员还小心翼翼地从泥土里捧出一个瓷器,俞洪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宋代四系瓷器,旁边一个器皿是宋代橄榄瓶。除了这些,现场还有很多陪葬器皿等待专家一一鉴定。
现场专家表示,目前具体鉴定结果还未出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是一个成叠墓葬群,考古研究价值很大。具体结果要等进一步挖掘后才能确认,对此,本报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
||
|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口古井的位置距离之前已挖掘出的墓葬不足一米。据市博物馆考古顾问俞洪顺介绍,这口井直径约为70cm,外围材料为汉代烧制的陶。但是,它与之前挖出的一口棺材不是同一时期的文物,相距一千多年。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汉代时期人们定居在这里,挖了这口井,在之后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人们又数度迁徙,原先的聚居区变成荒芜地,宋人来了,又变成了墓葬区,这很正常”。市博物馆考古工作小组专家这样解释。
据了解,往年盐城发现多口汉代时期的古井,以及宋代的棺材和陪葬品,但今年市区工施工过程中发现如此年代久远的文物,还是第一次。
记者同时了解到,此前挖掘出的瓷器、钱币等陪葬品已经存放到市博物馆,等待专家鉴定,具体属于几级文物,鉴定结果还未出来。
市博物馆考古工作小组专家说,需要提醒的是,施工现场挖掘工人主动掌握一些辨别文物的常识,对有可能是文物的物品“手下留情”,使得更多文物能够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