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宗门宝塔之颂
http://www.chinacu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4/220713rn1ntlgvkykrhy7z.jpg
清河《崔氏宗门宝塔之颂》石刻文字,记述崔氏宗门合亲姻十六家于天保九年(558年)共同建造了一座宝塔,上面刻有崔氏家族30余人的名字。
http://www.chinacu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4/2207082hhwff4t7wzb77q2.jpg
崔氏宗门宝塔之颂
盖正道冲静,若觉者晓其壃;危途渊□,□惛者迷于境。然昞昞慧室,烛恒莫之所断;而闇闇愚堂,瞑常靡之所绝。唯十号慈尊,独升般若之岳;八难毒品,众沦生死之河。于是能仁开运,德光六道;圣期隐曜,涌沸三途。遂致金门停唱,范户流音。育王层构」而形布,真檀德体而影拖。是故崔氏宗门,芳树高岸,与金璧量同轩。盖自先冠冕仍此,乃祖乃孙,唯□唯道,合亲烟一十六家等,味典湌文,契崇玄拭,无以为功,舍珍投匠。以大齐天保九年岁在戊寅十月廿三日敬造宝塔一区,磐基数刃。宇架崚嶒,缘栌郁律。扶爵篱之初起,逼祇桓而创成。其内龛题丽色,窟著金仪。万相虚飞,千形□立。丹青照灼,珠紫扬辉。士女逻观,于焉□返。以斯福善,愿皇家民祉,苍生唯赖。范轮不息,锋炭仍伓。
其辞曰:‘眇眇至圣,绝响无形。应德王室,鹿苑扬名。于兹有体,复示提河。宝池稍竭,秽垢生多。妙解之士,可谓崔宗。邀衢起塔,为人善功。化物须导,理无不扬。凭斯金石,以托永章。
崔叔凤、崔麟、崔文起、崔伏援、崔徽业、崔兰、崔提、崔叔宝、崔荣宾、崔暎世、崔法护、崔昙方、崔环、崔老虎、崔远、崔敬元、崔略、崔侯、崔祖文、崔郎环、崔元长、崔波、崔徽祖、崔智彦、崔珍宝、崔均、□庆宾、崔智伏、崔孝穆、崔山岩
http://www.chinacu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4/220700p6ftzz60es97ueta.jpg
http://www.chinacu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4/2206511ajt6tazpvrh41t1.jpg
http://www.chinacu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4/2206390k0d8gvuuyszy9k0.jpg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家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东晋时期很多崔氏族人南迁。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崔霸一支不太兴旺。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时尚书、中尉。崔琰有二子,崔谅、崔钦。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崔遇为后赵特进;崔遇之子崔瑜,为黄门郎,崔瑜之子崔逞,曾任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另外五个儿子中又以崔諲、崔祎、崔颐较为有名。
崔諲在刘宋占据山东时期,曾任青州、冀州刺史。崔祎曾在刘宋为官,北魏占据青、齐后,崔祎之孙相如进入北魏,曾考举冀州秀才。崔颐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马,后又升至散骑常侍,再后来又被魏太武帝任命为冀州刺史。
崔钦这一支被称为清河青州房。崔钦之子崔京,崔京之孙崔琼,崔琼之子崔辑。
崔琼曾担任慕容垂的车骑属。崔辑时,随慕容氏南迁青州,崔辑曾任刘宋泰山太守。
崔辑有二个儿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崔道固。崔修之之子元孙曾担任刘宋尚书郎。元孙之子崔亮,少年时丧父,先随母亲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齐后,又被迁往桑乾。后来得到李冲的赏识,被推荐为中书博士。崔目连之子僧祐,曾担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他的弟弟僧渊,曾担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在刘宋为官,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后又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后来降北魏后,担任平齐郡的太守。
天兴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硅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所以此后所说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诸子后裔与灵茂的后裔,而崔浩的后裔情况后人知道得很少。灵茂后裔从灵茂之子稚宝担任北魏祠部郎中开始,才在北方政权做官。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其中崔浩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北朝隋唐时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与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到了后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