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桐诗集】(05)七言律詩八十首(《东洲集》第5卷)
(2011-06-17 05:00:48)
标签:
宋体崔桐诗卷东洲集白蒲青衿 |
分类: 崔氏踪迹 |
○經筵進講敬頌二章
朝罷雲軿下紫清, 龍顏咫尺仰天行。
虎賁彩仗旌旗肅,鵠立仙班劍珮迎。
霄漢履聲趨國老,文華經幄引儒英。
小臣幸荷昇平日,進講聊輸獻納情。
經幃講罷聖情傾,天語親承賜燕榮。
風動茟蒲行玉饌,露分仙掌下金莖。
鳳樓春色花飛近,鶴篆殘熏袖拂輕。
沾醉從容歸路晚,九重回首慶雲生。
“进讲”,谓为帝王讲解诗书文史等。
“国老”,原指中药甘草;西周、春秋时,喻指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儒英”,谓饱学的儒士。
○進呈實錄敬頌一章
六館新成一代編,九重親御五雲軿。
典模遙獻金函重,霄漢同曕寶鑑懸。
錫寵濫沾周鎬宴,傷心還憶鼎湖年。
虛傳往事留弓箭,秪有清氛琰琬傳。
○庚辰歸省,觀江水逼縣有感
十年鄉夢水雲涯,
歸日殘墟欲泛槎。
野哭有人悲稅役, 春耕無地種桑麻。
魚龍水濶通層漢,鴈鶩烟深影斷沙。
心折可堪回皓首,嘯歌酟酒醉漁家。
○狼山五首
澹雲千頃帶江城,蕭寺閳千倚晝晴。
亭殿嵐飛深樹色,魚龍風動送潮聲。
烟中吳舫衝波渡,天外虞山對岸橫。
江北江南瞻氣象,一聲長嘯盡平生。
招提何代布黃金,松檜蕭森晝亦陰。
佛擁葆幢丹閣迥,塔懸珠影碧潭深。
風江元氣連吳楚,繡嶺靈光峙古今。
暇日登臨成勝賞,滄洲牽引故鄉心。
疊嶂冥冥雄古郡,澄江皛皛浸秋屏。
臺虛鷲嶺隋梁跡,岩俯龜田卦畫靈。
牛女深宮浮素靄,姑蘇遙景借餘青。
何當一棹玻璃月,倒看芙蓉暎玉缾。
混茫銀漢千流會,嵂屼青螺五嶺參。
巳愛遙陰開海甸,更招空翠過江南。
傷心金地曾兵燹,對景瑤觴暫佛龕。
擬卜夜關成舊約,未妨頹日送高談。
危峯森列峙江邊,淼淼寒流秀色連。
翠野三秋金壁削,青天萬頃雪濤懸。
風烟對岸開南北,塔宇逢僧話歲年。
我亦白頻洲上客,石樓還擬借高眠。
○登白蒲陳南村樓,次王晴川韻
小憩元龍百尺樓,看山開卷事多幽。
清憐江海談仍古,閒愛林泉道更優。
石鼎丹烟凝燕榻,竹欄芝雨淨雲裘。
何當移廣臨秋水,風月尊前次第收。
○舟宿濟寧思親
疏燈凉月宿秋城,永夜愁生萬里情。
何處笛聲催高短,隔船人語話鄉頻。
白頭菽水違遊子,黃葉關河秪病身。
不寢推蓬看天色,銀河耿耿玉繩橫。
○遊鄭園泛舟曲池
危橋曲徑護芳塘,翠竹蒼藤拂檻長。
獨往真成經鄭谷,勝遊何用数高陽。
蘭舟載客移春宴,錦瑟隨盃醉晚凉。
笑折花枝相把贈,不妨月色在西墻。
○九日同陸雙石過陳石亭斗園
聯鑣廣陌出詞垣,重九携琴過斗園。
對客談詩憐陸賈,開尊下榻得陳蕃。
坐遲城日斜苔徑,秋暮槐雲護菊軒。
笑折繁花共君醉,忘情相對欲無言。
○陪毛勵翁門老祀文廟,次韻二首
鳳闕春丁承帝遣,虎闈禋祀肅橋門。
黃流三獻文壇迥,絳炬雙瞻上相尊。
樂奏金懸和籥舞,香聞寶篆儼宸垣。
禮成子夜喧歸騎,星斗光搖碧宇繁。
○陪祀祭品
碧殿瑤壇松檜深,曲欄迴砌晝陰陰。
庶蒸展視徐鳴珮,兩序追陪幸合簪。
俎豆百玉崇報典,綱常千載繫人心。
元台公暇揮篇翰,金玉鏗鏘太古音。
○聞梁厚齋閣光訃
賢科策士懷元弼,曾採蒭言讀御前。
自謝鼎勳歸海嶽,每古劍氣動星躔。
立朝雅量岩廊重,推轂高名琰琬傳。
騎鶴忽間仙已去,可堪愁入五羊天。
○別張南溪謪廣西
漠漠風烟萬里分,燕山盃酒竚殘曛。
乾坤道在應無愧,兄弟心傳木不群。
槎泛迥隨鯨海月,劍雄還倚鱷溪雲。
清時宣室思賢俊,會見瑤環早賜君。
○送蕭子雍督學南圻
鳳城花映繡衣裳,遙秉文旌指帝鄉。
白簡暫辭燕日月,青衿新識漢文章。
風烟極北三春別,桃李江南十郡香。
此去莫教遲奏最,天朝補袞借輝光。
○丁亥參議湖藩舟宿彭澤
停舟愛宿陶翁里,小酌江頭坐月明。
窓色迥含彭蠡影,鐘聲新報小孤晴。
薕葭風撼魚龍宅,松栝雲圍虎豹城。
偶爾披襟向寥廓,可堪回首古今情。
○戊子供陵事寓郢中王子宅觀庭竹
幽人堂下新移竹,頗覺叢叢野意生。
斜影玲瓏秋半壁,寒聲蕭颯月三更。
費翁應待分龍杖,王子還容借鳳笙。
已辦數看忘問主,不妨隨意醉深甖。
○同侯方山登王氏亭臺
危亭眺望春無極,曲徑蜿蜓况有臺。
萬木雲烟□□擁,數峯空翠隔城來。
最憐江近帆檣見,更聽林喧鸛鶴迴。
巳約良朋情爛熳,不須簫管促深盃。
○渡宜城河戲簡省中諸公
炎天王事馳驅急,燈火肩輿夜渡河。
轉覺衝濤凉意動,更憐踏石碎聲多。
角驚睡犬山翁起,月散虛林野雉過。
臺省故人多暇豫,北山吟罷意如何。
○贈申都間北上
陽臺氷雪歲驚殘,別路將軍巳據鞍。
山繞雙旌金闕迥,雲隨千騎鐵衣寒。
功高豈謂遲封李,壇築真看更拜韓。
近日潢池戲赤子,捷書無惜報平安。
○郢中燈夕高或山邀歛玄妙觀以疾不赴
幽栖頗愛高詹事,芳夕張燈能見招。
媿我無緣鳳簫讌,過君遂遣馬蹄遙。
虛疑寶月星橋度,更想金枝錦席搖。
回首川塗各南北,幾時尊酒共花朝。
○送吳榕東太常使郢北上
兩捧帝庭新鳳詔,重遊□國舊龍窩。
周家禮樂瞻依重,楚地山河氣象多。
已鞋青絲迴錦節,且吟白雪當驪歌。
交遊高誼如君幾,江漢茫茫柰別何。
○初至太和山麓,羽士導登三天門,飄然有仙舉之意
危峯漸近擎空柱,草樹深霾玉洞春。
雲路霏微浮殿閣,天門虛敞綴星辰。
碧簫度曲翻雙鳳,絳節朝元下列真。
何待來朝凌絕頂,此身今已渺飛神。
○登太和絕頂謁金殿
凌曉朝元山欲秋,登登曲磴到峰頭。
靈池雲捧龍眠穩,碧柱天衘鳥過愁。
瓊草光搖金像殿,翠松寒壓玉城樓。
凭欄楚望層巒外,縹緲烟霞瀚海浮。
○太和五龍宮
緣蘿披竹入仙城,漠漠層陰萬壑生。
玉像雲霾涵寶氣,珠林風撼帶龍聲。
池分清濁流天地,岩改陰晴屢晦明。
布襪角巾凌絕頂,俯看頹日泛滄瀛 。
天池、地池
○己丑督學湖藩赴德安試士,張犀浦憲長留燕不能奉約
春朝別友意不愜,今夕渡江何處家。
雙旌霑濕况山雨,滿眼亂紅空野花。
尊酒無緣謝鄭驛,風流愽物憐張華。
閣東尚有梅花樹,消息能教違使車。
○長至夜宿常德大龍驛,次楊邃翁韻
蕉黃桂落秪枯蓬,古驛蕭條寄此踪。
歲暮尚騎驅坂馬,長吟真愧臥廬龍。
一宵旅况侵窓雪,萬里歸心到枕鐘。
晨起喜逢陽至節,衣冠遙拜五雲重。
○元夕燕,崇本書院次韻
設醴良宵重楚元,張燈瑤院巧仍繁。
星橋影外烟花落,月璧光中戲舞喧。
蚪漏聲沉筵尚改,鳳簫曲度譜新翻。
獨慚受簡才無補,但願湘衢共此尊
。
海色蕭蕭鴈影孤,池荷庭樹半淍枯。
尊開苔石憐青錦,菊對疏籬尚綠珠。
愁入塞雲鳴寶劍,懶開塵匣老陰符。
且湏酩酊酬佳節,呼取高陽舊酒徒。
中秋無月
中秋兒女諠瓜餅,坐待嫦娥玉鏡開。
未見清輝生海嶠,卻教微雨送陽臺。
兔光寂寞應藏窟,桂影糢糊不映盃。
世事陰晴渾不定,明宵圓魄好還來。
○秋夜園池小坐對雲山有懷二親
月色亭池此暫留,文園病骨不禁秋。
閑堦黃葉生凉思,素壁吟蛩入暮愁。
風木斷魂雙別淚,雲山對客幾搔頭。
共誇金紫雙親慶,□養何由到故丘。
○槐第下第有作,用其韻慰之
吾家季子黑貂裘,歸興蕭條白露秋。
每愛瑤華能吐鳳,更看劍氣欲吞牛。
荊開庭榭春還在,草夢池塘意巳投。
他日雲龍終有會,不湏惆悵仲宣樓。
注:
槐第,王氏。隆里,位于锦屏县西南。古中有龙王、所王、西王、魏王四支王姓,分别来自江西、安徽、山西,均称“三槐”王氏。
下第,指科举考试不中者,又称落第,名落孙山。